农村高中学生逆反心理成因的对策方案探究

2021-05-27 15:51卜志斌
考试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

卜志斌

摘 要:在如今的农村高中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抵触情绪及好奇心在作怪。这种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农村高中生的学习成绩,阻碍了家长和教师与孩子的顺畅沟通,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健康,是目前农村高中学校教师及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成了许多农村高中教师和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一起来探讨如何应对农村高中学生逆反心理成因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高中;逆反心理成因;对策方案

一、 农村高中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和本质

高中生特别是农村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渐渐地开始疏远自己的教师和家长,家长认为是正确的教导,而学生则认为家长的教导不对,或者认为家长的教导是对自己的约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家长像小学初中时一样对自己那样要求严格,自己完全可以独立自主了。这其中有农村高中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家长教育方式不妥当的因素。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导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遵守和认可的,也有极个别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管束是限制自己的自由,进行千方百计的抵制和敷衍。这是农村高中学生对是非的认知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成长探索世界的一种现象。

究竟什么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一种特殊的态度。它是人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和影响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抵触的对立的情绪,它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特别对于农村高中学生表现尤为明显,例如禁止吸烟问题,越是学校和家长去强调、去禁止,他们越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偷偷地吸烟。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教导对他们一点作用都没有,他们强烈地要求学校教师和家长不要监护、管教一个独立的人,成为一个可以自己做主的人,特别反感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那种絮絮叨叨的教导方式。这是学生要自我探索未知世界适应环境的一种心理机能,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探索的心理表现。

二、 农村高中生的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好奇心驱使

随着年龄增长,对于世界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广,对于事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表现为越不让做的事情越去做,越不让看的越要去看,越是你强调的越不认同,家长和教师越反对的他们反而越喜欢。随着知识的积累,经历的丰富,认知方式的改变,农村高中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慢慢开始用自己的独立想法和观点去衡量是非,用自己的认知和标准去判断曲直。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观点保持抵触怀疑的态度,以至于甘愿接受惩罚也要去尝试一些新奇的和被禁止的事物。这一切都使农村高中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激情。

(二)抵触心理导致了逆反心理

农村高中生的这种抵触心理繁多,抵触心理的产生因素也很多,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等。例如有的教师言行不一,对同学不能一视同仁等,家长对一件事情揪住不放,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农村高中学生不同程度的反感和抵触,也是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种逆反心理是学校和社会以及家长的对外宣传、教育引起的不满,但是个人对于这种反感又无能为力,也无法改变什么,这个时候就反其道而行之,对着干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农村高中生家长忙于生计和工作往往忽略了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高中学生往往产生逆反的心理抵触的情绪,什么都对着干以便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关注。这就是抵触心理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 农村高中生的逆反心理的应对对策

农村高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要想对这些农村高中生进行教育、纠正、引导,改变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那就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改变不利因素引导这些农村高中生健康成长。从而把这些农村高中学生培养成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些农村高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纠正农村高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是学校、社会、家长共同的责任。应对农村高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应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一)照顾学生的情绪,尊重学生的想法,进行旁敲侧击

对高中学生的错误和缺点点到为止,不能揪着不放,更不能一再强调。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也日渐趋于成熟,更希望教师和家长能够把他们当成同等的大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意见,不再以命令强制的语气和他们交流。农村高中学生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判断力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和用自己的想法来处理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由于社会的复杂,以及农村高中生社会经验缺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完全成熟,无法正确分辨事情的好与坏,也无法辨别一些是与非,往往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高中这个年龄段正是青春年少自以为是、自己认为正确就去模仿的时期,往往做了自己以为正确,实则对他人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学校和家长不能一味地批评教育,反复强调,这样反而使得这些农村高中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和家长对高中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多考虑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想法出发去引导,理解学生的愿望,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通过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去反思,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妥。从而辨别出是与非,究竟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要学习的,哪些是要摒弃和抵制的。慢慢地就会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分辨力,正确地去理解和分辨人和事,正确地把控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也就可以适当地避免逆反心理。

(二)對农村高中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教育和引导

农村高中生处于青春时期,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时候容易在行为上走极端,或者在行为上做出家长和教师认为不对的事情。往往这个时候家长和教师恨铁不成钢,希望农村高中生的所作所为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家长,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情,轻则痛骂责怪,重则拳脚相加。这样往往伤害了农村高中生的自尊心,也使得学生更加的抵触和叛逆。对于家长和教师这种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成年人可以理解,但是高中时期的学生有时候却无法理解和忍受,太武断地去责罚这些学生,会使得这些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与愿望背道而驰,与教师期望相差越来越远。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充分地尊重孩子,充分地理解孩子,充分地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充分地认识到孩子已经渐渐长大,不能再武断地简单粗暴地对待这些长大的孩子,不能不考虑这些高中生渴望理解,渴望尊重的心理需求。家长和教师需要更大的耐心,充分理解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去和孩子沟通,去正确地引导孩子,跟孩子做朋友,让孩子看到他们被尊重被理解,才能换位思考,才能理解家长和教师的一片苦心,才能慢慢地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鲁莽。才能理解家长和教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能够理解家长和教师的谆谆教诲,理解家长和教师的苦口婆心,理解家长和教师对农村高中生的期望。这样就会慢慢减少叛逆心理,农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才能真正地成熟起来,才能真正地走向成熟,走向成人的世界,接受社会的历练和洗礼。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
浅议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导课策略
再论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