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实现策略探究

2021-05-27 15:14孔晔
考试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提升高中

孔晔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与提升学生思维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逐步提升。文章通过对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的現状及必要性进行有效分析,并制订出实现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的有效策略,以期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维发展;提升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慢慢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对其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思考氛围,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进行深度探究,然后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都能得到有效发展和提升,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提升和发展的必要性

(一)学生思维的提升和发展是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

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固有的教学模式,加上部分人认为语文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只要将答案背下来,就可以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这就使得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得不到有效提升和发展。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大多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固有模式,导致学生对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当中采用统一的思想方法和内容进行课堂内容的教授,这就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并且建立的相关教学评价体系只是关注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让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流于一种形式,并没有达到深层次的贯彻,而导致学生的思维也达不到深度提升和发展。针对以上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学顺利有效开展,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提升和发展。

(二)思维的提升和发展是高考命题的要求

从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国家统一命制的高考试题,还是地方命制的高考试题,其试卷里都相继出现了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展示一定的思维结果,而且要展示详细的思维过程。例如,在2018年全国二卷作文的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题目给出了一个关于幸存者偏差的一个材料,其中展现的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要写好这篇作文,必须要从材料本身出发,透过事物的表象来了解事物的本质,联系实际全面分析,不能只片面地看表象,题目的意图也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走出自己的惯性思维,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抓住文章的矛盾之所在,运用逆向思维思考突出其本质含义。这个作文材料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这足以看出高考命题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将会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需要,而且也是高考发展的趋势。

三、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教师的实践教学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可以促进教师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给学生灌输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从而在学习当中让学生以结果为导向,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还有的教师也意识到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而且也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从深层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迟钝,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为了教学目标有效地实现,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而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学习过程来达到的,这就促使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第二,思维发展和提升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维发展和提升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慢慢积累形成的。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逐渐的培养,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实现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发展空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一般是教师牵引着学生的思维走,让学生没有足够思考的空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变得就比较固化。所以想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思维变得灵活敏捷,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内容的开展,并且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深度探究,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让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对整篇文章进行学习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先让学生对文章当中的主要角色项羽和刘邦的个性特征进行详细了解,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现场还原文章当中描述的刘邦是如何化险为夷的相关情景,而且在表演过程当中还可以进行临场发挥,在里面适当地加入一些现代元素。通过这样的表演互动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理解和思考,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当中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当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准确把握。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提升高中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