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丽
(1.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烟台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为了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安全,我国自主设计研发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经历了北斗一号(BDS-1)和北斗二号(BDS-2)的过渡,截至2020年6月底,北斗三号(BDS-3)已完成了全部卫星的发射,但部分卫星仍处于测试阶段[1-2]。BDS-3由30颗卫星组成,星座类型与BDS-2相同,包括24颗MEO卫星、3颗IGSO卫星和3颗GEO卫星,MEO卫星的发射时间早于IGSO卫星和GEO卫星[3-4]。为了增加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定位的兼容性,BDS-3卫星频率在保留BDS-2卫星B1I和B3I的基础上,增加了B1C和B2a两个新频率,B1C频率与GPS系统L1频率、QZSS系统L1频率和Galileo系统E1频率兼容,B2a频率与GPS系统L5频率、QZSS系统L5频率和Galileo系统E5a频率兼容[5-6]。QZSS系统是日本建设的区域增强系统,于2018年初开始提供服务,由于我国处于QZSS系统服务范围,BDS-3与其组合定位将会具有独特的优势[7-10]。随着BDS-3完整星座的成功部署,其定位性能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自BDS-3开始建设以来,部分学者就对其数据质量和定位性能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如戴金倩[11]等分析BDS-3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发现,BDS-3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水平向精度优于2 cm,高程向精度优于4 cm,而BDS-2/BDS-3组合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比BDS-2单系统有较大提升;张乾坤[12]等分析BDS-3多频点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发现,2019年初BDS-3不适合单独进行定位,而Galileo/BDS-3组合能有效弥补BDS-3的定位精度,且BDS-2/BDS-3组合B3I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和BDS/Galileo组合B2b伪距单点定位精度与GPS系统L1定位精度相当;尹志豪[13]等评估BDS-3数据质量发现,BDS-3的信噪比优于BDS-2,也优于GPS和Galileo兼容频率,BDS-3卫星B1C频率的伪距多路径误差大于GPS,BDS-3数据完整率优于Galileo但低于GPS,BDS-3的数据饱满度与连续性优于GPS和Galileo;曹相[14]等分析BDS-3、GPS和Galileo重叠频率观测值的紧组合RTK定位精度发现,相同类型接收机组成基线间3个系统的偏差几乎为0,而相较于松组合模型,紧组合模型在模糊度解算的模型强度、固定率和准确率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在定位精度方面也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在高度角为40°时,提升效果最明显。
为了进一步分析QZSS与BDS-3组合的定位性能,本文基于MEGX发布的跟踪站BDS-3/QZSS实测数据,分析了QZSS系统L1频率和L5频率对BDS-3系统B1I、B3I、B1C以及B2a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
BDS-3单频伪距单点定位模型的一般表示为[15-16]:
式中,P为伪距观测值;ρ为站星间距;c为真空中光速;dtr为接收机钟差;dtS为卫星钟差;Vion为电离层延迟;Vtrop为对流层延迟;ε为未模型化误差和观测噪声。
卫星位置以及卫星钟差通过广播星历计算得到和改正,通过 Klobuchar 模型改正电离层误差,采用Saastamoinen 模型改正对流层误差。
对式(1)进行误差改正,且按照泰勒级数展开,通过最小二乘原理得到误差方程为:
根据式(1)进行双系统组合,但组合定位时,对接收机钟差的改正并不完全,因此需对两个接收机钟差进行估计。BDS-3/QZSS定位误差方程为:
式中,B为BDS-3卫星;J为QZSS系统;n、m分别为BDS-3和QZSS的卫星数。
实验采用MEGX参考站WUH2的BDS-3、QZSS实测数据,观测时间为2020-05-06-2020-05-12,采样间隔为30 s,接收机类型为JAVAD TRE_3 ,天线类型为JAVRINGANT_G5T。该站可接收13颗BDS-3卫星和3颗QZSS卫星信号,可接收BDS-3卫星B1I、B3I、B1C和B2a四个频率以及QZSS系统L1、L2和L5三个频率。
为了详细分析QZSS系统L1频率对BDS-3兼容频率B1C和非兼容频率B1I、B3I和B2a,以及L5频率对BDS-3兼容频率B2a和非兼容频率B1I、B3I和B1C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采用3种数据处理方案进行数据处理:①解算BDS-3单系统B1C、B1I、B3I和B2a频率的单频伪距单点定位数据;②在方案①的基础上加入QZSS系统L1频率进行解算;③在方案①的基础上加入QZSS系统L5频率进行解算。
BDS-3单系统以及BDS-3/QZSS组合的卫星可见数与位置精度因子(PDOP值),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BDS-3/QZSS组合的卫星可见数和PDOP值较BDS-3单系统有较明显的增加和减小,平均卫星可见数从9颗增至13颗,平均增加了44.44%,平均PDOP值从2.13减至1.87,平均减少了12.21%;且在2 305历元处,卫星可见数明显减小,而PDOP值则明显增加。
根据数据处理方案,对BDS-3/QZSS不同频率组合下的数据进行伪距单点定位解算,得到每个历元坐标值,再以IGS周解算坐标值为参考值,计算得到不同频率组合下E方向、N方向、U方向的误差序列,如图2~5所示,可以看出,BDS-3/QZSS组合伪距单点定位在E方向、N方向、U方向的定位误差比BDS-3单系统有所减小,但减小趋势并不明显,不影响3个方向定位误差的波动范围;在E方向,BDS-3/QZSS组合B1I、B1C、B3I频率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在±3 m以内波动,B2a频率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在±4 m以内波动;在N方向,BDS-3/QZSS组合B1I、B1C、B2a、B3I频率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在±3m以内波动;在U方向,BDS-3/QZSS组合B1I、B1C频率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在±9 m以内波动,B2a、B3I频率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在±10 m以内波动。
图1 卫星可见数与PDOP值
图2 BDS-3/QZSS组合B1I频率与L1、L5组合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序列
图3 BDS-3/QZSS组合B1C频率与L1、L5组合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序列
图4 BDS-3/QZSS组合B2a频率与L1、L5组合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序列
图5 BDS-3/QZSS组合B3I频率与L1、L5组合伪距单点定位误差序列
根据计算得到的BDS-3/QZSS不同频率组合在E方向、N方向、U方向的定位误差,统计BDS-3/QZSS不同频率组合在E方向、N方向、U方向的定位精度(RMS值),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 BDS-3/QZSS组合伪距单点定位在3个方向的精度均较BDS-3单系统有一定提升,但提升量不是很明显;在E方向,BDS-3/QZSS组合B1I、B1C、B3I频率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优于0.5 m,B2a频率的定位精度优于0.6 m;在N方向,BDS-3/QZSS组合B1I、B1C、B3I、B2a频率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优于1 m,BDS-3单系统B2a频率的定位精度优于1.2 m;在U方向,BDS-3/QZSS组合B1I、B1C频率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优于2 m,B2a、B3I频率的定位精度优于3 m。
为了进一步分析相较于BDS-3单系统,BDS-3/QZSS组合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提升量,本文统计了QZSS系统L1、L5频率对BDS-3单系统单频E方向、N方向、U方向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提升量,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QZSS系统L1、L5频率对BDS-3单系统单频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均有一定提升,其中L1频率对B1C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提升量最大,为34.94%,对4个频率伪距单点定位3D方向精度的提升量依次为B1C>B2a>B3I>B1I;L5频率对B1C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提升量最大,为34.40%,对4个频率伪距单点定位3D方向精度提升量依次为B2a>B3I>B1I>B1C。
表1 QZSS系统L1、L5频率对BDS-3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提升量/%
图6 BDS-3/QZSS不同频率组合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
本文基于MEGX跟踪站BDS-3/QZSS实测数据,分析了QZSS系统与BDS-3兼容与非兼容频率组合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主要结论为:
1)相较于BDS-3,QZSS/BDS-3组合在卫星可见数和PDOP值两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卫星可见数平均增加了44.44%,PDOP值平均减少了12.21%。
2)当前BDS-3单系统B1I、B1C、B2a、B3I频率伪距单点定位E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0.6 m;B1I、B1C、B3I频率N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1 m,B2a频率N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1.2 m;B1I、B1C频率U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2 m,B2a、B3I频率U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3 m。
3)相较于BDS-3单系统,BDS-3/QZSS组合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有较大提升,且二者兼容频率组合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优于非兼容频率组合,兼容频率组合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约提升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