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君,王宝爱,符文雄
(海口市中医医院, 海口)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指处于一种特定的头部姿势时引发短暂的阵发性眩晕,眩晕特点表现为位置性、疲劳性、阵发性、自限性、潜伏期并伴随眼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性眩晕疾病,约占所有眩晕患者的20%[1-3]。临床治疗 BPPV 的主要方法是手法复位,成功率能达到90%[4-5],但复位成功后仍有22%~38% 的患者存在残留头晕等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抑郁焦虑情绪、视物模糊、行走不稳感等[6],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BPPV 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无风不作眩。”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风痰上扰之眩晕的经方,在临床常用于治疗眩晕类疾病[7],针刺风池、完骨、百会穴对眩晕等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BPPV患者,观察二者合用是否具有增效作用,并通过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间我院眩晕疾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 19 例,女 15 例,平均年龄(45.12±9.3)岁,病程 0.5 h~5 年,平均病程(2.43±1.4)年;对照组中男 16 例,女 18 例,平均年龄(45.85±9.7)岁,病程0.5 h~5 年,平均病程(2.46±1.4)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BPPV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BPPV 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版)[8]:头位向重力方向运动时,出现短暂、反复发作的眩晕或头晕;仰卧侧头位试验阳性或 Dix-Hallpike 试验阳性,持续时间小于60 s呈疲劳性。
1.2.2 眩晕中医诊断标准[9]有眩晕症状:自身有晃动或旋转感,或目眩,或视物旋转,或头晕、昏沉、晕胀不适;风痰上扰证症状如眩晕、恶心胸闷、呕吐痰涎、脉濡滑、舌苔白腻。
符合 BPPV 诊断标准且为首次诊断;符合中医眩晕诊断标准,辨证符合风痰上扰证型;年龄 18~70 岁;患者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有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颅脑外伤等导致的继发性 BPPV 者;严重焦虑、抑郁或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者;长期饮酒、吸烟者;不能配合完成相关病史采集患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法半夏10 g,白术10 g,天麻10 g,黄芪15 g,茯苓15 g,当归10 g,川芎10 g,橘红10 g,泽泻10 g,大枣10 g,生姜10 g,甘草6 g,由中药房,浓煎 200 ml,早晚各 100 ml,连服 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风池、完骨、百会穴(均双侧)。针刺操作:患者取坐位,颈项直立,术者立于患者身后,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顺序,依次对风池、完骨、百会等穴位进行消毒、针刺。双侧风池、完骨进针深度30~40 mm,得气后捻转运针180~260°,每分钟60~80次,连续3 min。百会穴延头皮方向进针,深30~40 mm,得气后提插捻转运针,捻转幅度为180°,每分钟50~70次,共计1 min均不留针。
1.6.1 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 DHI 量表[8]由总指数和躯体评分(Physical score,P)、功能评分(Functional score,F)、情绪评分(Emotional score,E)四部分构成,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测试DHI评分并记录,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DHI评分变化。
1.6.2 视觉模拟评分(Visuo-analogic scale,VAS)[9]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测试VAS评分并记录,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变化。
1.6.3 眩晕病临床证候积分表 本量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10],由1项主证、5项次证、19项兼症以及舌苔脉象组成。主症分4种程度:重度(6分)、中度(4分)、轻度(2分)、无(0分),次证、兼症分4种程度:重度(3分)、中度(2分)、轻度(1分)、无(0分);舌苔脉象分3种情况:异常(2分)、好转(1分)、正常(0分),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由主治医师对其进行眩晕病临床证候积分表评分,并记录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评分变化。
1.6.4 疗效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眩晕、头部不适及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有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无减轻。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病例数×100%。
1.6.5 安全性考察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情况,若出现不良反应,记录反应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治疗措施、转归,然后判断该反应是否与治疗措施相关。
1.6.6 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检测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次日上午8∶00~11∶00之间抽取肘静脉血3 mL,将静脉血置于促凝管中,室温下静置30 min,4 ℃ 5000 r /min离心处理离心10 min,收集血清样品,检测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ophan,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及其相应代谢物高香草酸(High vanilic acid,HVA)、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3-methoxyl-4-hydroxyphenylethanol,MHPG)、5-羟吲哚醋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和3,4-双羟苯乙酸(3, 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水平,月经期女性暂不采血。
表1示,治疗后2组患者躯体评分、功能评分、情绪评分及DHI 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说明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DHI评分比较(分,
表2示,治疗后2组患者VAS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表明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3示,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说明观察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表3 2组患者眩晕病临床证候积分比较
表4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1.2%,对照组总有效率73.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说明临床使用针刺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BPPV较为安全。
表5示,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NE、DA、5-HT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
表 6示,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MHPG、DOPAC、5-HIAA水平均显著升高,HVA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5 2组患者血清中NE、DA、5-HT水平比较
表6 2组患者血清中代谢物MHPG、HVA、DOPAC、5-HIAA水平比较
关于BPPV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统一定论。近年来,中医在治疗 BPPV 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BPPV 患者多表现为脉沉、舌苔白腻,中医认为乃因风、痰、虚所致[10],治疗应以息风、化痰、平肝为原则[11-12]。
风池穴为一身祛风之要穴,是足少阳胆经在颈部的要穴,针刺风池可以平肝息风、祛痰利咽[13-14]。完骨属足少阳胆经,刺之既可调肝息风又能开窍醒神[15]。百会为督脉经穴,《金元针灸学》载:“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16]”其属督脉经腧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该穴位于头部,头为诸阳之会,有填精补髓之功,为治疗眩晕要穴[17],诸穴并用可祛风化痰、填精补髓、开窍醒神。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功能化痰息风、健脾祛湿,是治疗眩晕风痰上扰证的经典方剂。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发现患者DHI 评分及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联用针刺风池、完骨、百会穴改善效果更为明显,说明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基础上,联合针刺可更为有效地改善BPPV患者的眩晕,调节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HT 是大脑中非常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抑郁、焦虑情绪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引起抑郁情绪最主要的原因[18]。Drummond[19]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消耗色氨酸减少脑内 5-HT 的合成,会引起眩晕、恶心、畏光等症状,提示 5-HT 缺乏可能会诱发强烈的眩晕、恶心等。在BPPV患者中,5-HT合成减少会引起患者平衡障碍。5-HIAA是 5-HT 的代谢产物,可反映多巴胺能的活动状态。多巴胺是脑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神经递质,对于机体的各种精神活动都能发挥调节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多巴胺与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多动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有文献报道,静脉注射多巴胺会引起眩晕、呕吐等症状,当使用药物抑制芳香族氨基酸脱梭酶的活性时,眩晕、呕吐的症状得到了缓解[20]。HVA为多巴胺二级代谢产物,反映多巴胺能的活动状态。基于此研究从单胺递质类水平入手,探索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BPPV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NE、DA、5-HT 水平均显著升高,MHPG、DOPAC、5-HIAA水平显著升高,HVA 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联用针刺风池、完骨、百会穴后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说明针刺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BPPV 患者血清单胺类递质水平。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更为明显地改善BPPV患者的眩晕或头晕严重程度,还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促进其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二者联用后更为有效地调节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