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选梅
(文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于2012年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5年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为响应文件精神要求,各中小学纷纷建立心理辅导室,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研究表明,当代部分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1-2],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2.1%[3]。从研究报道数据来看,理论上中学生应有较大的心理咨询需求。但笔者对云南某地州中学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心理普查结果表明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在二成左右,但实际上各中学心理咨询室的咨询接待量却较少,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中学生较少求助专业性心理咨询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
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是指个体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向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4]。以往研究分别从人口学变量、心理疾病污名、自我效能感、自尊、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对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关于自尊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研究已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自尊存在很高的正相关[5]。大学生自尊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显著正相关[6]。性别、求助经验、自尊、当事人自我效能感、社会容忍度五个变量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均具有预测作用[7]。研究表明,自尊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密切相关。个人成长主动性是指在成长过程中,个体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去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倾向[8]。研究表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显著部分中介作用[9]。个人成长主动性对个体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0]。但关于自尊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研究的文献则较少见。
综上,自尊与个人成长主动性是影响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两个重要因素,过去大多是以单一影响因素视角进行研究,未将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分析他们共同作用时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个人成长主动性、自尊对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以期解释影响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内在机制。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云南某地州三所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于2018年11月随机抽取580人参与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548份,有效率为94.5%。其中男生231人(42.2%),女生317人(57.8%);初一96人(17.5%),初二103人(18.8%),初三81人(14.8%),高一89人(16.2%),高二91 人(16.6%),高三88人(16.1%);独生子女227人(41.4%),非独生子女321人(58.6%);城市生源学生400人(73%),农村生源学生148人(27%)。
本研究运用SPSS23.0、AMO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APGIS)
采用郭纪昌2018年编写的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该量表25个条目,由成长韧性、主动改变、成长路径、成长阻碍四个因子构成,1(非常不同意)~6(非常同意)6点记分,6个反向记分题,得分越高个人成长主动性越高[11]。在本研究中各分量表和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63、0.757、0.819、0.734、0.905,信度较好。
2.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
采用崔君红2013年编制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该问卷共有5个分问卷,20个题目组成。其中正题16个,反题4个。采用1(完全赞同)~5(完全不赞同)5点记分,问卷的得分范围是20~100分 ,得分越高,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越积极[12]。本研究中各分量表和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分别0.805、 0.643、0.689、0.690、0.632、0.843,信度较好。
3. 自尊量表(SES)
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该量表共10个题目,采用1(完全不符合)四级评分~4(完全符合)4点记分[13]318。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自尊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1,表明信度良好。
从表1可看出自尊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中学生自尊水平越高求助态度就越积极。
表1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各维度与自尊相关矩阵(N=548)
相关分析发现,个人成长主动性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2。成长阻碍与信任、接纳、求助者评价相关不显著(P>0.05);求助者评价与主动改变、成长路径、成长阻碍相关不显著(P>0.05)。其余各因子及总分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0.01)。中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越高,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就越积极。
表 2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各维度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各维度相关矩阵(N=548)
相关分析发现,自尊与个人成长主动性总分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3。中学生自尊水平越高,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动力就越足。
表3 自尊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各维度及总分相关分析矩阵(N=548)
为了进一步探讨自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和个人成长主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考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的方法对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考虑自尊为单维量表且所含题目数较多,因此,在建构模型之前将自尊量表的项目进行打包处理[14],将自尊量表打成3个包,作为自尊的观测指标。将自尊作为自变量,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作为因变量,个人成长主动性为中介变量进行路径分析。模型的拟合与修正见表4和图1所示。
图 1 个人成长主动性、自尊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图
表4 模型经过模型拟合指数和修正所得各项拟合指标
有研究者认为,拟合指数RMSEA低于0.1表示好的拟合;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低于0.01表示 非常出色的拟合。GFI、NFI等拟合指数要高于0.9以上,表示模型拟合很好。本研究模型的GFI、NFI、IFI 等拟合指数均高于 0.9,RMSEA 的值为 0.081,低于 0.1,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模型显示,自尊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直接效应为0.14,以个人成长主动性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为 0.125 4,总效应为 0.265 4,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7.25%。即自尊能直接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也能通过影响个人成长主动性来间接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采用偏差矫正的Bootstrap 程序检验模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性,结果如表5可知,模型中的中介效应路径的 95%置信区间,间接效应不包括0,直接效应包括0。说明个人成长主动性在自尊与专业性心理求助之间的中介成立,且属于完全中介。Preacher 和 Hayes (2008)呼吁放弃完全中介的概念, 将所有中介都看作是部分中介[15]。Zhao 等人(2010)建议直接报告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显著性[16]。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自尊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直接效应不显著,只有中介效应。个人成长主动性在自尊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中介效应显著。
表5 中介效应检验的Bootstrap分析
研究数据表明,自尊与个人成长主动性、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量表得分与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个体自尊水平越高,就越追求积极主动的自我成长。林崇德认为自尊是与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自尊是人们对自我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评价[13]318。个人自尊需要越高,要获得较高的自我价值体验,个体就会反思现状,意识到改变的需要,主动改变的愿望就会强烈,就会具有更加积极的意志行动,越有可能通过主动改变达到个人目标,从而制定计划,整合资源,积极主动的追求成长与进步。
自尊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5-7],即高自尊的中学生比低自尊的中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愿意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中学生个体自尊水平越高,越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追求进步,就越容易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关于自尊与求助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致性假说和脆弱假说。本研究中高自尊的中学生求助态度更积极,支持脆弱假说,低自尊的学生比高自尊的学生更不愿意求助。
高中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得分越高,其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就越积极。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9-10]。按调节匹配理论观点,个人成长主动性可视为调节导向的形式来指导行为。个人成长主动性高的个体,有较好的调节导向意识与反馈,为达到目标,个体在遇到困难时一般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求助愿望较为强烈。个人成长主动性高的个体主动改变的意愿较为强烈,对自身成长道路的认识越清晰,也就越会利用资源,寻求帮助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当他们面临成长阻碍,出现心理问题时,为更好地达成自我成长的目标,也就更愿意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从而获得自身的成长。
由此可见,自尊、个人成长主动性都是中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保护性因素,对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个人成长主动性在自尊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自尊水平高的个体有着高水平的自尊需要,为获得高水平的自尊体验,个体就会有着较为充足的成长动力,积极地去改变现状,有计划地做出努力和改变。当他们面临困境时,也会积极地寻求各方面的帮助,他们更相信通过专业的心理求助行为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实现自我的成长。
研究结果还表明,自尊还通过个人成长主动性间接地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高自尊水平的个体总有着高自尊的需要。主动的自我改变是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核心。高自尊需要可以促使个体的主动认知和行为,进而促使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的提升。个人成长主动性的行为方面包括抓住机会提升自己[17],当个体面临困境时,自然也会抓住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途径来提升自己,其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也就更积极。低自尊的个体对自我持消极的态度,对自我的接纳不高,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主动改变的动力不足,往往有着较低的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自尊水平低的个体,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也低,他们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害怕被拒绝,对自己不信任,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选择放弃,不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可见,自尊通过影响个体个人成长主动性进而影响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其个人成长动性也高,个人成长主动性高的个体有更好的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有寻求帮助的意识,其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水平也就更高更积极。该研究结果也表明个人成长主动性可较好的预测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对中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干预,可通过干预提高中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而间接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
第一,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个人成长主动性、自尊三者之间两两正相关。
第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自尊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