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00+N”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2021-05-27 12:35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园区协同中心

文/本刊记者 杨阳

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生产一线,加速科技成果在农村基层的转移转化,着力解决农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科技难题,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资料图)

编者按: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进入了效益导向、链条延长、功能融合、业态拓展的新阶段,创新发展更多依靠系统化、体系化的力量统筹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

面对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人才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社会资本资源进入难等难题,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自2019年8月开始建设“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建立技术研发供给、成果转化服务、园区提质增效、人才进乡入村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使一颗颗分散的创新珍珠汇聚成一条条金灿灿的项链,形成以点带面、纵横贯穿的农业科技创新格局。为此,本刊特策划“100+N”体系专题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存在着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人才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社会资本资源进入难等问题,影响着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把分散的创新资源要素串起来,把更多投资者吸引到创新链上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牵引,在充分尊重地方需求和有关单位意愿基础上,按照“上下联动、同题共答、主动谋划、成果共享”原则,共同建设“100+N”农业科技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以下简称“100+N”体系),探索破解成果转化对接有障碍、项目基地平台人才引进难、创新要素集聚难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

集聚创新要素形成农业科技创新一盘棋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各类主体构成的网络与组织系统,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科技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难以适应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100+N”体系的建设正是为了贯彻科技部党组关于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将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在“100+N”体系中,“100”是指重点联系院所、高校、园区、示范县(市)、乡镇、村、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星创天地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10个方面各10个单位;“N”是指与N个金融、智库、知识产权以及相关部委涉农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明确定位,将创新要素“串”到一条“链”上来。构建“100+N”体系,农村中心和各签约协作单位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各自优势,主动谋划作为,充分发挥各单位、各创新要素在创新链上的主体作用,强化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等市场化社会化主体的创新能力,推动各协作单位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开放协同,形成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一盘棋。“100+N”体系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以科技计划项目为牵引,强化绩效产出和创新供给,提高成果转化服务效能,推动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集聚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战场。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特色和优势,加强相互协作与融通,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网络,形成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一盘棋。

激发活力,将创新要素导入发展实践。构建“100+N”体系,农村中心力求破除制约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障碍,充分激发各协作单位创新活力,将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导入农业农村发展实践,加快实现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良性互动。

注重实效,让科技创新的力量落到实处。农村中心在构建“100+N”体系中,坚持重心下移、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发挥科技园区和县域综合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和力量作用,引导重点联系院所、高校、园区、示范县(市)、乡镇、村、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星创天地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主体深入基层,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生产一线,加速科技成果在农村基层的转移转化,着力解决农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科技难题,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将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导入农业农村发展实践,加快实现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良性互动。(资料图)

积极开展建设探索协同创新服务新模式

2019年8月10日,由农村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内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融合发展四川内江会议召开。会上,农村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内江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联合推进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备忘录》,正式启动“100+N”体系建设,将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纳入“100+N”体系布局。截至目前,农村中心已经与四川、重庆、辽宁、陕西、湖北、安徽、河南等9个省(市)厅、科技厅(局)以及数十个园区、县(市)、高校、院所、央企等各类主体签署三方或多方备忘录,融入到“100+N”体系中来。

不同省份的自然禀赋不同,农业科技基础不同,创新主体侧重也有所不同。农村中心在构建“100+N”体系中,在充分尊重地方需求和有关单位意愿基础上,发挥各签约单位所在省市的优势。湖北省科技厅在对接“100+N”体系过程中,深入梳理省内农业科技需求,围绕本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平台,构建全省开放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并将其纳入湖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划进行统筹布局;辽宁省科技厅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将推进“100+N”工作纳入辽宁省政府与科技部的部省会商工作中,积极推动构建以辽宁农科院为核心、以省内农业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县域园区为载体的省级农业科技转化服务体系;河南省科技厅推动“100+N”体系建设,探索“园区带县域”创新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动服务重心下移的积极探索,更好发挥园区辐射引领功能,带动县域创新发展。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智能制造、转化应用、集成示范等创新合作,构建农业装备全产业链创新服务机制与模式。(资料图)

在推动构建100个创新单元的同时,农村中心着力在“N”的合作方面下功夫,努力推动社会资本、金融服务向园区、县域等载体集聚。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开展科技金融服务,选取部分农业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县(市)进行试点探索。在农村中心的推动下,科技部、中国农业银行于2020年10月20日签订《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提升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为目标,围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企业成长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推进科技创新与金融相结合的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在未来三年内,提供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亿元的意向信用额度,切实助力园区和县(市)建设,提振地方经济活力。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科技部、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现代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促进园区和县市依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农村中心积极探索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服务新模式。食品发酵院作为发酵食品、功能食品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自农村中心提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后,积极参加四川内江国家科技园区“100+N”启动会,并在后续参与内江园区成果转化对接工作。在与农村中心多次沟通基础上,主动谋划、积极响应,加入到“100+N”体系,充分发挥自身在新资源食品、发酵食品行业技术优势,与农村中心共同探索科技创新服务新模式,推动食品产业提质增效。中国农机院也积极加入“100+N”体系,和农村中心将联合国内农机装备领域高校、院所、企业、协会、园区、县(市)等优势创新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智能制造、转化应用、集成示范等创新合作,构建农业装备全产业链创新服务机制与模式。

面向未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中心主任邓小明强调:“签约意味着开始,更意味着责任和动力。”农村中心和各签约协作单位将牢牢把握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将“开放、跨界、协同、融合、下沉”作为谋划工作的着力点,推动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服务“三农”。

农村中心将继续发挥指导谋划作用,做好顶层设计与谋划推动,建立开放协同的工作机制。一方面,注重发挥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作为创新主体,在多领域开展科技合作,推动重大成果产出;另一方面,组织好园区、创新型县(市)等载体,承接好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和产业化示范,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食品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农村中心也将积极引导“N”要素及时介入,探索构建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更多资源向农业农村集聚。

农村中心与各协作单位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按照备忘录合作重点,针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制约的瓶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统筹推进、分步实施,探索出一条以行业创新型企业为主体,集聚多方资源,强化成果供给,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同时,农村中心将推动“100+N”体系各签约合作单位发挥主体实施作用。做到主动服务、积极对接,以各签约合作单位自身科技创新资源和技术保障平台为纽带,围绕各签约合作单位的特色优势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园区、服务基层。在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为“100+N”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农村中心也将与各签约合作单位立足各自优势,协作联动、同题共答,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构建“100+N”体系,将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立足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农村中心深入贯彻科技部党组部署要求,把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和县域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在促进“十三五”专项成果转化、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社会资本要素导入基层创新、打造农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样板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园区协同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