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引领 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食品发酵院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21-05-27 12:30孙洁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营养食品科技

文/本刊记者 孙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科技创新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为民众提供安全营养的食品供应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前提。食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基石,食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营养健康已经成为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生产已由传统粗放型生产向营养型农业转变,消费观念也从吃饱、吃得安全向吃出健康、吃出愉悦转变。(资料图)

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伴随着以多技术耦合、多学科交叉、多领域渗透为主要特征的新农业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细胞培养肉、多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智慧互联信息技术,3D打印、柔性机械等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向食品产业渗透发展,催生食品产业变革,颠覆着人们对传统食品的认知。营养健康已经成为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生产已由传统粗放型生产向营养型农业转变,消费观念也从吃饱、吃得安全向吃出健康、吃出愉悦转变。同时,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肥胖等迫切需要定制化的营养解决方案,婴幼儿、中小学生、老年人等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存在个性化健康需求。

近年来,通过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融合、技术渗透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特膳食品消费升级,推动“食品+文化创意”、定制消费、体验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十三五”食品专项实施以来,我国食品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在大宗粮油贮藏加工、特膳食品开发、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如江南大学研发的特色油料适度加工关键技术和配套浸出装置,打破了油脂浸出技术国外垄断的格局。北京工商大学牵头承担的“传统酿造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项目,实现了传统酿造食品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连工业大学突破了一批适合我国民族特色食品工业化的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研发了针对糖尿病、肥胖人群的营养功能性新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新时期食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原始创新不够、底层创新不足。我国食品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研发缺乏关键理论和科学基础支撑。领跑技术比例小,美国、日本和德国在食品领域领跑技术比例分别占48%、29%和13%,而我国在食品领域领跑技术比例仅占5%。

二是高端装备受限、主体活力不强。我国大型食品企业80%的关键高端装备依赖进口,科研仪器、试剂耗材等大量源自国外。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食品相关企业23家,其中美国11家,中国仅有2家(华润集团、中粮集团)。

三是资源流动不畅、成果落地不多。我国食品科技成果的研发与产业需求、创新链布局与产业链衔接存在错位现象,缺乏系统化、体系化的力量统筹推进,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县乡村、园区以及企业的模式有待深入探索。

(资料图)

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食品发酵院”)成立于1955年,作为发酵食品、功能食品行业具有影响力的科研院所,致力于为业界提供更多元的专业服务,助力中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新时期,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呈现跨界交叉融合、营养健康引领、模式业态创新等发展趋势,如何加快推动食品创新供给与成果转化,积极发挥央企在推动食品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食品发酵院理清发展思路,从顶层加强谋划。

2020年9月26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与食品发酵院签署了《“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食品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

“我们将围绕新资源食品、功能食品、发酵食品等行业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统筹设计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产品研发创新服务体系架构,科学推进,分步实施。”食品发酵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优化配置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方面,也将建成具备战略前沿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和装备研发、国内创新资源集聚、国际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团队培育功能的创新服务体系。面向“十四五”,食品发酵院会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技术落地。

以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引领、开放协同为目标,加强谋划、联合推进,统筹推动营养功能食品、传统发酵食品、新资源食品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资料图)

在食品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以国家新食品资源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依托,重点开展新食品原料的制备工艺、评价体系、功能机理、协同营养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建立新资源食品生物加工、绿色制造和全产业链质量过程控制体系。通过产业规划、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系列综合性服务,推动园区、县域等区域性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化落地实施和食品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促进中华传统与民族特色新食品原料的工业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功能食品方面,以北京市蛋白功能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功能主食创制及慢病营养干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重点开展食品功能因子工业化富集分离、鉴定分析、调控机制和生物活性稳态保持及递送控制技术,基于营养代谢基因组学和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人类健康关系,系统开发针对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慢性代谢疾病和儿童、老年、运动等特殊人群的系列化功能食品,开展营养健康食品成分的精准分析及功效评价技术研究,建立个性化精准营养功能食品创制体系。通过为园区、县域等区域相关企业提供法规咨询、先进适用技术、核心功能原料等系列综合性服务,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特色功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发酵食品方面,以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为依托,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合作,为园区、县域等区域传统发酵食品企业提供绿色工艺技术、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等系列综合性服务,全面提升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质量,推动传统发酵食品和酿造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构建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服务平台也是此次签约的一大亮点。

“建设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为行业提供检验检测、政策法规、标准化技术等专业性服务。”食品发酵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农业科技园区合作服务模式,建立符合第三方要求的真实样品库和数据库,为行业提供高品质的第三方“标准-检测-认证”技术保障服务。开展酿酒行业品酒师、酿酒师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以及涵盖食品全产业链科技、营销、管理等培训服务,形成与产区政府、行业企业联合经营的培训模式,打造食品行业品牌教育培训体系。

签约意味着开始,更意味着责任和动力。

作为首个以食品行业为主题的“100+N”体系央企合作单位,自农村中心提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后,食品发酵院积极探索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服务新模式,参加四川内江国家科技园区“100+N”启动会,并在后续参与内江园区成果转化对接工作,以自身科技创新资源和技术保障平台为纽带,围绕发酵院新资源食品、特殊膳食等特色优势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企业、服务园区、服务基层。

猜你喜欢
营养食品科技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科技助我来看云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科技在线
蔬菜与营养
科技在线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