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皮瓣在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2021-05-27 08:45林津津梁永辉郑彦焱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4期
关键词:鼻翼鼻部皮瓣

林津津,梁永辉,郑彦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108)

鼻部位的皮脂腺代谢较强,这也导致鼻部皮肤肿瘤的诱发风险较高[1-2]。其是位于鼻部下端的肿瘤,对患者的影响更大,不仅损害患者的鼻部,且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鉴于鼻部皮肤肿瘤的危险性,需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消除肿瘤,其中手术治疗比较常用,但手术治疗的方式会造成缺损区,破坏面容,进而影响面部的美观,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3-4]。为了修复缺损区,恢复面容的美观,采取科学有效的修复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局部皮瓣修复的应用,发现其对接受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能够修复鼻部的缺损,且患者的鼻部结构无变化,创面颜色与周围皮肤一致,能够较好的恢复面容,深受医师的青睐。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鼻部皮肤肿瘤患者采取局部皮瓣修复治疗,探究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鼻部皮肤肿瘤患者20例,男9例,女6例,年龄41~72岁,平均(56.5±15.5)岁。纳入标准(1)符合《现代肿瘤学》[5]关于鼻部皮肤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2)依从性较高者。排除标准(1)精神分裂症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 法

1.2.1 手术方法

(1)术前准备:手术前应该详细的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接受手术,护理人员应该备好充分完备的手术器械,遵循无菌操作的理念。仔细观察并明确患者肿瘤所在的具体位置,肿瘤的尺寸,肿块是否突出于皮肤表面,以及肿瘤的颜色、外观特点。并确定周围是否存在异常的新生血管,是否存在感染,并观察鼻背、鼻唇沟等部位的皮肤情况,了解皮肤的松弛程度。

(2)手术操作:明确肿瘤范围,距肿块边缘0.5cm左右进行切除,并对其周边范围进行明确的标记,判断肿瘤为恶性还是良性,根据情况是否进行扩大切除。准确评估肿瘤切除后创面的所处位置、形状、范围,然后根据创面的特点构建合适的皮瓣修复创面。皮瓣覆盖创面的方式为插入、易位、旋转、推进。①额鼻皮瓣,将眉间、鼻部的皮肤轻轻的掀开,对鼻下部的创面进行修复,皮瓣覆盖方式为旋转推进。由于内眦血管的因素,皮瓣的大小受限制较小。②皮下蒂皮瓣,对皮下组织层进行切口,并对其邻近部位进行剥离,然后将皮瓣转移至创面部位。③鼻唇沟皮瓣,对鼻背部及鼻翼部位的创面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将鼻唇沟皮瓣切取后通过拉拢缝合的方式修复创面。④菱形皮瓣,菱形皮瓣修复的部位主要为鼻尖端、鼻翼等部位,较大的创面宽度使用此修复方式较佳,将菱形皮瓣掀开后,以旋转的方式对鼻翼部位进行修复。

(3)术后处理:术后注意对患者保暖,并禁止患者吸烟。术后第2d开始换药,并使用抗生素,仔细的观察切口表面,若表面存在血痂,则应该将其清理,并仔细观察皮瓣的变化,了解血运情况,观察皮瓣下是否存在积液,若有应将其清理。每日对切口进行消毒,术后1w左右视切口愈合情况拆线。

1.2.2 典型病例

(1)典型病例1:男,62岁,发现右侧鼻翼肿物10余年,查体:右侧鼻翼处可见溃疡,大小约2.0cm×1.0cm,皮肤边缘不齐,中央向内凹陷,深达鼻侧软骨,触之易出血。初步诊断:右侧鼻翼部基底细胞癌。将患者的右侧鼻翼部肿块切除后,患者鼻翼部位有2.6×1.6cm的创面。围绕右侧鼻翼创面为中心,构建2.8×1.8cm的鼻唇沟皮下蒂皮瓣,对鼻翼缺损进行修复,以向上向左推进的方式为主。通过术后观察发现,皮瓣成活良好,右侧鼻翼形状恢复较好,未发现畸形,未影响面部的美观,患者比较满意。

(2)典型病例2:男56岁,发现右侧上唇肿物40余年,查体:右侧上唇靠近鼻唇沟、鼻底处可见两个结节,大者直径约1.5cm×1.5cm,小者直径约0.3cm×0.2cm,质地较硬。初步诊断:鼻部基底细胞癌。将患者的右侧鼻唇沟、鼻底肿块切除后,患者的右侧鼻唇沟、鼻底有2.5×2.2cm的创面。围绕右侧鼻唇沟为中心,构建2.7×2.3cm的皮瓣。通过术后观察发现,皮瓣成活良好,术后1w创面I期愈合,术后1个月创面愈合良好,且面部形态良好,未影响面部美观,术后半年患者的创面与邻近皮肤的颜色差异小,美学效果显著,患者比较满意。

(3)典型病例3:女,54岁,肿瘤位于左侧鼻背部,肿块形成时间1.5年,查体,右侧鼻背部有块状肿物,大小为0.7×0.9cm,质地较硬,呈黑色,压痛感轻微,突出于皮肤表面。初步确诊:左侧鼻背部基底细胞瘤。行局部麻醉措施,将患者的右侧鼻背部肿块切除后,患者的右侧鼻背部有1.2×1.4cm的创面。围绕以右侧鼻背部创面为中心,构建1.7×1.9cm的皮瓣。通过术后观察发现,皮瓣成活良好,术后2个月观察鼻部结构,发现鼻部两侧形态一致,创面的肤色与邻近部位的肤色一致。

2 结果

20例患者均采用局部皮瓣修复,所有患者创面愈合,且创面肤色与邻近部位的肤色一致,切口I期愈合,鼻部两侧结构一致,创面皮肤恢复较好,患者十分满意。缺损部位及修复情况见表1、图1。

表1 缺损部位情况

图1 修复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鼻部皮肤肿瘤的诱发风险越来越高,临床上对鼻部皮肤肿瘤患者的治疗越发重视,虽然手术治疗能够切除肿块,但会遗留创面,造成缺损,对面容的美观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6-9]。因此,在鼻部皮肤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则需要采取契合的局部皮瓣修复方式,修复缺损区,恢复患者的面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局部皮瓣在临床应用广泛,其主要的优势即患者的缺损部位的轮廓、质地、颜色均可恢复至与邻近部位的皮肤一致,皮瓣坏死的风险较低,操作流程简单,能够避免继发性缺损的发生恢复速度较快,美学效果较好,患者表现为较高的满意度[10-12]。由于局部皮瓣的类型多样,因此能够满足更多的缺损修复条件,适用范围较大。由于鼻部的结构比较复杂,审美要求较高,则也需要修复方式更加规范合理,使缺损部位尽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样貌,而局部皮瓣便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可根据患者缺损部位的特点,为患者采取个性化的修复方式,包括额鼻皮瓣、鼻唇沟皮瓣、菱形皮瓣、皮下蒂皮瓣等,且转移方式多样,包括插入、易位、旋转、推进等,能够满足广大患者的修复要求。张胜利等[13]研究表明,不同的局部皮瓣修复方式各具优势,就额鼻皮瓣而言,其契合对鼻尖部位的修复,提供的组织与缺损部位的皮肤差异极小,且能够防止术后瘢痕的产生,患者创面恢复效果较好;就皮下蒂皮瓣而言,其契合对鼻侧、鼻背创面的修复,提供的组织与缺损部位的皮肤相近,患者的外观恢复良好;就鼻唇沟皮瓣而言,其契合对鼻背、鼻翼等部位的修复,其色泽与鼻部相近,且能够进行较大角度的旋转,操作简单灵活;就菱形皮瓣而言,契合对鼻尖、鼻翼等部位的修复,尤其是针对难以缝合且创面较大的部位,其能够得到较好的修复效果,不易出现继发缺损,具有较小的皮瓣扭力角度。张斌等[14]研究显示,无论是皮瓣的厚度,还是其质地、色泽均与受区的差异小,且皮瓣的血供正常,能够灵活的旋转,操作比较简单。在局部皮瓣的应用中,鼻唇沟皮瓣的使用率最高,美学效果较好,其优点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血供丰富、皮瓣坏死风险较低,血管供应包括内眦动脉、眶下动脉、面动脉等。其二,蒂部可灵活选择,内外、上下均可。其三,修复鼻部的亚单位多样,非常契合对老年患者的修复,且老年患者占比较大,这也是应用率较高的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15例患者均采用局部皮瓣修复,所有患者创面愈合,且创面肤色与邻近部位的肤色一致,切口I期愈合,鼻部两侧结构一致,创面皮肤恢复较好,患者十分满意。张帆等[15]对39例鼻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局部皮瓣修复后,患者的切口均I期愈合,仅出现2例感染,且已治愈,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也意味着局部皮瓣能够降低出现瘢痕的风险,且能够使鼻两侧部对称,使缺损区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但在采取局部皮瓣修复时,仍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旋转角度能够影响皮瓣的缩短长度,角度越小缩短长度越小,这需要提前评估,避免出现误差。其二,采取无菌粉手套橡皮,避免棉丝脱落且比较柔软。其三,转移皮瓣后可简单缝合,并将角度、位置进行调整,再逐层缝合。其四,以缝线悬吊皮瓣远端,避免止血钳对皮瓣造成破坏。其五,术后应仔细观察皮瓣的情况,确定是否有感染、血肿、坏死等现象,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对鼻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局部皮瓣修复,能够有效的修复创面,且不影响面容,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鼻翼鼻部皮瓣
鼻翼退缩的研究进展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交出去
常挖鼻孔招来感染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