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丽财,肖丽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福建 三明 365000)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常见致病细菌,该菌具有微厌氧性,菌体呈螺旋形故而得名[1]。幽门螺杆菌具有特殊的生存环境要求。临床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诱发胃肠疾病,例如消化性胃溃疡、慢性胃炎等,存在致癌风险。此种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包括“粪-口”、“口-口”等,主要预防方法是加强环境清洁和饮食卫生,切断传播途径[2]。抗生素是抑制该类感染的主要用药,然而Hp根除抗生素用药过程中导致Hp耐药性提升,影响根除效果[3]。本文从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中选取82例,采用不同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致病菌根除效果,评价各种抗生素用药的耐药影响和疗效等。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中选取82例,按照用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A组27例(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性别:男/女=12/15,年龄18~64岁,平均(44.97±6.13)岁。B组28例(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硝唑+胶体果胶铋),性别:男/女=12/16,年龄19~63岁,平均(44.95±6.10)岁。C组27例(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性别:男/女=13/14,年龄18~62岁,平均(44.94±6.07)岁。组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Hp感染确诊;(2)年龄18~65岁;(3)智力正常;(4)资料完整;(5)持续治疗。排除标准:(1)精神病史;(2)药物过敏;(3)合并恶性肿瘤;(4)妊娠哺乳期;(5)免疫系统异常;(6)随访失联;(7)近期使用抗生素及抑酸药物。
1.2.1检测方法
(1)设备:选用专用测试仪(型号为HUBT-01),配套使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药盒。CO2吸收剂,为液闪瓶包装,规格为2mL/瓶。(2)晨间空腹检测,或用餐2h后检测。患者先行漱口清洁口腔,然后口服1粒14C-尿素胶囊。用药后静息25min。(3)打开CO2吸收剂,1瓶/次。使用防倒流气体导管吹气,进行1~3min,观察液闪瓶颜色变化,5min内无褪色表现可停止。(4)将4.5mL稀释闪烁液注入样品瓶,并予以封盖。轻轻摇晃样品瓶,促使内容物均匀溶解。使用液闪仪检测14C放射性活度,2min测定后观察14C-UBT指标>100dpm/mmol视为Hp感染确诊,即Hp阳性,否则为阴性。
1.2.2用药方法
A组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治疗:每次口服1000mg阿莫西林、20mg奥美拉唑,100mg呋喃唑酮,2次/天,以及150mg胶体果胶铋,4次/天,2w为一个疗程。
B组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硝唑+胶体果胶铋”治疗:阿莫西林1000mg/次;奥美拉唑20mg/次;甲硝唑400mg/次;胶体果胶铋150mg/次。用药频率、疗程同A组。
C组给予“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治疗:奥美拉唑20mg/次;替硝唑500mg/次;克拉霉素500mg/次;胶体果胶铋150mg/次。用药次数、疗程同另外两组。
停药1月后复诊,再次实施14C-尿素呼气试验,Hp显示阴性为根治成功。
Hp根除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根除效果检测,Hp阴性率即Hp根除率。
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便秘、口干、腹痛等不良反应。
以SPSS 24.0分析Hp感染患者数据,计数资料(根除效果、抗生素用药不良反应)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根除率>B组(P<0.05),C组根除率>B组(P<0.05),A组根除率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Hp根除情况[ n(%)]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n(%)] Hp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可在胃黏膜组织内存活,适应强酸环境。Hp感染在国内较高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在胃癌致癌因子中,Hp属于Ⅰ类因子。相关文献表明,15%~20%感染Hp的患者诱发了消化性溃疡,另有5%~10%出现消化不良病症[4]。在Hp感染后,胃癌发生率为1%,应进行积极治疗。 Hp诱发的胃癌多为黏膜类淋巴样组织瘤。根除Hp感染具有必要性。在现代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三联或四联方法实施Hp感染治疗。在四联治疗中,通常采用抗生素二联联合PPI+铋剂用药等。现代医学认为,Hp感染率受经济水平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发生率相对较低;与医疗卫生条件负相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可促进Hp感染预防;受饮用水源质量的密切影响,受污染水源会显著提升感染率;居民文化程度不同通常也具有不同层次的细菌感染防护观念,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通常对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重视度更高,感染预防自觉性更强,预防效果较好。临床医学提出,Hp感染具有地方性特点,在总结治疗经验时应结合地方病情实际,进行地区性疾病防控监测,促进有效治疗方案推广。在抗生素用药中,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引起的Hp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故而疗效不同。 Hp首次发现于1980年左右,该致病菌可能诱发多种慢性疾病,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外,该病还易引起淋巴瘤和胃癌。Hp感染治疗在当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仍然面临着根除困难的问题。抗生素是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类型,对抗致病菌感染中具有高效性,但抗生素用药必须科学配伍、控制用法用量和用药时间,否则极易引起病菌耐药,导致治疗止步不前。 分析上消化道溃疡诱因,其中常见致病菌即为Hp。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有效预防胃腺癌。在使用抗生素时,Hp对其耐药性会提升。临床研究显示,Hp对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具有较强耐药性。相关文献提出,Hp对甲硝唑的耐药性是75.6%[5]。在选用抗生素治疗Hp时,抗生素对Hp的敏感性与Hp根除效果密切相关。 呋喃唑酮属于一类合成药物,可有效抗菌。呋喃唑酮用药后,可调节微生物酶系统,对乙酰辅酶A产生抑制作用,降低微生物进行糖类代谢的活性,最终实现有效抑菌。对比替硝唑和呋喃唑酮,可知前者用药成本较低,不易产生副作用,耐药性相对较小,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具有脂溶性特点,药物pH值为弱碱性,在酸性环境中也可聚集,抑制作用相对持久,药效作用较强[6]。 抗生素种类众多,在联合用药时存在各种可行性配伍方案。在临床用药中常见药物耐药,细菌耐药性导致根除治疗难度提升。相关文献表明,Hp全球感染率为50%以上,在国内,Hp感染率为40%~90%。Hp感染后不会自行消失,会持续存在于机体中。四联治疗中,Hp耐药性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抗生素是Hp治疗的主要药物,在治疗Hp感染时尤其应加强初次感染治疗,促进有效根除Hp,对抗生素使用疗程和剂量等加强控制,避免耐药率提升。研究显示,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具有相对较低的耐药率,初次治疗未成功可重复用药,与之相比,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一旦治疗失败极易发生耐药,后续重复用药可行性较低。 用药后通常会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在联合用药中,通常不良反应风险会提升。本次研究观察显示,A组7%左右患者出现腹痛等不良反应,B组约为39%,C组约为22%,三种抗生素疗法中,A组安全性较高,B组安全性较低。该组数据表明,在抗生素用药根治Hp方案设计中,选用A组治疗方案风险较低。 综上,在根除性治疗Hp过程中,抗生素是必要的治疗药物。但因抗生素药物特殊性,用药过程中极易引起Hp细菌耐药,影响根治效果。在治疗中选择呋喃唑酮、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用药可相对安全和有效地根除Hp感染问题,耐药性影响较低,应用效果较好。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