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湖,张 欢
(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福建 福州 350001)
上肢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时多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该麻醉方法的应用可较大程度提升麻醉效果,避免患者术中多类应激反应的发生。但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手术治疗时仍旧存在阻滞不全、心脏毒性等风险,因此该麻醉方式的临床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对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的选择是保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与手术安全性的重要前提[1]。既往有研究在罗哌卡因麻醉基础上复合舒芬太尼进行联合麻醉处理,但患者术后仍旧存在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且部分患者疼痛反应较为明显,影响其预后情况[2]。为探讨一类更具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的麻醉方案,本研究主要就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3∶17;年龄31~60岁,平均(46.18±5.0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1∶19;年龄30~58岁,平均(45.91±5.07)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符合上肢手术指征;②年龄≥18岁,认知清楚,沟通顺畅;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3]等级为Ⅰ~Ⅱ级;④知晓本研究进展,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中枢神经及外周神经损伤者;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并发其他危急重症者;④合并严重心血管类疾病者;⑤机体多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⑥病历资料缺失影响研究开展者。
两组患者入院后至术前均不应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进入手术室后分别进行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监测,常规开放外周静脉通路。两组患者均在B超辅助下明确肌间沟臂丛神经位置,对该部位采用多点法注射阻滞处理,直至麻醉药完全环绕于臂丛三干。对照组患者均予以0.25%罗哌卡因(Aspen Pharmacare Australi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40764,10mL∶100mg)30mL复合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1mL∶50μg)0.1μg/kg麻醉,观察组患者均予以0.25%罗哌卡因30ml复合右美托咪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19;规格:2mL∶0.2mg)0.5μg/kg麻醉。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均需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①比较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h、术后12h及术后24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进行评估,取10cm长度横向纸片,按照刻度线依次划分分值区间,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反应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包括:血压降低、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比较
术后3h、术后12h及术后24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n(%)]
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很大程度受到麻醉药物使用类别的影响,合理麻醉药物的应用不但可以加强手术麻醉效果,还能降低患者术后风险,为患者后续病情康复提供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也开始在上肢手术治疗中广泛应用,罗哌卡因作为一类新型麻醉药物可延长神经阻滞时间与术后镇痛时间,但单纯应用该药物进行手术麻醉的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可考虑复合其他麻醉药物调高麻醉与镇痛效果。
研究[5]表明,外科手术治疗时在局部麻醉药物用药基础上加用其他麻醉药物可一定程度上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并延长麻醉维持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较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麻醉起效时间的缩短作用及麻醉维持时间的延长作用更加显著,同时证实了外科手术神经阻滞麻醉中麻醉药物合理选择的有效性与必要性。
术后短时间内VAS评分变化情况可反映手术麻醉的持续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h、术后12h及术后24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术后麻醉效果的维持作用更加显著。研究中所采用的罗哌卡因属于一类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该药物镇痛作用较强,可长效阻滞感觉神经,但对运动神经的阻滞效果较差。舒芬太尼是外科手术治疗中常用麻醉药物,其具有一定的神经阻滞效果,但该药物起效时间较慢,半衰期长,因此麻醉维持效果相对较差。右美托咪定属于一类α2受体激动剂,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效快,维持期长,药物作用强烈,因此患者术后疼痛反应并不强烈。
麻醉药物的复合应用极易导致患者术中诸多不良反应发生,进而影响手术治疗方案的实施,甚至导致手术治疗失败[6]。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安全性较高。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右美托咪定通过静脉通路输注,其快速分布相的分布半衰期仅为6min,终末消除半衰期为2h,药物半衰期相对较短,因此由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风险较低;此外,研究中对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操作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避免了意外血管注射导致的药物中毒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较好,作用时间较长,患者术中不良反应风险较低,术后疼痛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