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忠
摘 要:高中地理非选择题作为常见的考试题型,在为国选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简要归纳了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解答问题,重点阐述了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四步法”解题策略,即科学审题、联系模板、提炼纲要和精准答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非选择题;解题策略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非选择题作为高中地理考试的常见题型,在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发挥着为国选才的应有作用,因此对非选择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文章结合日常的教学实际,谈谈对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一些认识。
一、 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命题特点
(一)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
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材料既有图像又有文字。地理图像出现的频率很高,有“无图不成题”之说,常见的类型有地图、等值线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和地理统计图表等,种类多且内容杂,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文字的字数适中但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对文字提炼、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二)特色鲜明的考查内容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这是高中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也是渗透到非选择题的考查内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非选择题的考查贯穿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围绕特征类、判断类、原因类、比较类、措施类、评价类和意义类等六大问题进行设问。
(三)系统灵活的评价标准
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答案制定一方面体现了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内容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体现了课外知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二、 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解答问题
(一)审题不到位
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材料信息量大,设问不那么直白,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审题,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审题不到位而造成答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获取与解读不够,造成答题不准确,如对某区域图上叠加的河流、等值线、矿产资源等信息的提取不全面,导致对地理特征的描述或对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不全面。二是对设问中的关键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如只要求分析自然原因,却长篇累牍地分析人为原因。
(二)知识迁移能力不强
有些高中地理非選择题的情境材料并不是来源于教材,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举一反三”能力,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因为知识迁移能力不强而造成答题问题。如题目考查“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情况”,但有些学生不会把必修3中“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等相关知识点运用到解题中而造成失分。
(三)答题不规范
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评卷十分严格,所以有些学生往往因为答题不规范而造成答题问题。主要表现在:答题套话连篇、空洞无物,如分析某地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时,只是简单罗列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等,而没有对这些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答题层次不清、逻辑混乱,如描述某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特征,一会儿描述西部的气候特征,一会儿又描述东部的植被特征,不能给人清晰的思维顺序。
三、 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针对以上非选择题的三个解答问题,文章认为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要遵循“四步法”。
(一)科学审题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命题的指向,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题目主要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组成,因此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科学审题,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1. 审材料
高中地理非选择题的材料由地理图像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
虽然地理图像千变万化,但内容大同小异,有规律和技巧可循,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只要深刻掌握其读图方法和要领,判读也并非难事。如对于地图中的“区域图”,要注意看图中的经纬度、海陆分布情况、陆地轮廓特征和重要的地理事物等,这样就可以定出区域的具体位置,定出熟悉的区域知识,并找出与题意相关的要素。对于等值线图,要学会“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大小、疏密程度、弯曲方向、延伸方向、闭合状况和分析影响因素。若为等高线地形图,这样就可以判断地理类型、河流特征、气候特征、地形剖面图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对于地理景观图,要注意观察图中的景观类型、景观环境、景观结构、景观特征和景观成因,这样才能判读景观所处的区位及环境特征、区域地理过程等相关内容。对于地理示意图,先判断示意图反映的是哪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哪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线段的关系及相关知识,分析、推理、归纳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利用所得规律解决有关问题。对于地理统计图表,一要读图名,即揭示图示主题,缩小思考范围,发现核心问题;二要读图例,即依据图例表征要素,提供读图线索,明确图像内容;三要读内容,即依据图例指示,关注数值变化,明确变化趋势;四要定表达,即依据图像变化,进行图文转化,规范语言表达。若为比重图,这样就可以计算考查对象的值,确定结构特征并分析存在问题和确定结构调整的方向或措施等。
在掌握地理图像的同时,文字材料的解读也至关重要,因为文字中往往会给某种暗示和引导,隐藏着解题所需要的答案和思路,因此在阅读文字材料时要从中提取时间、地点和事件等有效信息,并对关键的字、词、句进行圈注,提倡结构化阅读。如2020年文综全国Ⅱ卷第37题第3问:“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若认真阅读文字材料中的“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这一句,就能很快写出答案的一点:“金矿与断裂分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