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 崔荣荣 王志成
摘 要:针对中华传统服饰中的虎头鞋支脉,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传世实物资料,从造型、色彩、材质、工艺等角度,对虎头鞋的文化内涵及造物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考析。指出传统虎头鞋文化内涵中具有“重嗣护生”、“尚武思祖”的独特语意,以及虎头鞋制作过程中包含的“重己役物,致用利人”、“观象制器,师法自然”、“文质平衡,大道中和”、“敬天惜物,物尽其用”的造物思想。通过对虎头鞋文化内涵和造物思想的解读,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虎头鞋传统工藝及设计思维,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虎头鞋;文化内涵;造物思想
中图分类号:TS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2346(2021)03-0047-05
虎头鞋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儿童足服,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受众群体巨大的特征。同时,虎头鞋也作为传统女红的重要门类,被赋予了深厚的族群性情感,是服饰文化内涵的外延性具象表征。古人的虎崇拜思维自古有之,认为虎有神力可驱邪攘灾,虎头鞋便为虎崇拜与人类现实性生活资料相结合之典型,其中更蕴含了先民丰富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人文情怀、造物理念,值得在复兴传统优秀文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深挖和研究。
1 传统虎头鞋设计概述
虎头鞋多出自民间,市井劳动妇女为其主要创作群体,该群体思维跳脱、技艺娴熟,制作出的虎头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民间美术的具象载体,并在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都极具特点。
虎头鞋造型丰富多变,但具有共性,造型设计总体思路为将虎身与鞋身相结合,并把虎型做立体化处理,使虎头用于鞋头处,虎身位于鞋身处,虎尾处于鞋后跟处,使虎形象与鞋浑然一体,栩栩如生。虎头鞋的受众群体为儿童,制作者多为对孩童爱意甚浓的母亲、外婆、奶奶等长辈亲属,她们考虑儿童心灵稚嫩,对凶猛的虎形象有所畏惧,故主观性地对传统虎形象进行“猫化”处理,使其成为虎头鞋的又一造型特征,具体为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扩大虎眼在虎面中所占的面积比,扩大虎面在虎身中所占的面积比,使之趋向于猫咪的身体比例,同时多将獠牙做钝化处理或省略处理,虎面表情做温和化处理,整体上多用温润的曲线,这样虎头鞋中的虎形象就宛如温顺可爱的猫咪,使得儿童对虎头鞋接受度更高,也更能表达女性制作者的温婉。
虎头鞋的色彩选用不拘一格,充分展现出民间美术灵活多变的魅力。大红、明黄、橙黄、绀青、湖蓝、桃红、粉红、紫红、松绿、草绿等多被运用,符合民间美术喜用艳色的审美,也符合孩童视觉上对鲜艳色彩的喜好。在色彩构成上多用大面积色块进行构图,同时喜用撞色在大面积色块边缘进行描边处理,形成色系上的强烈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力。用色手法多以虎的同一部位只用一种主色,例如虎面用红、虎眼用黄、虎瞳用黑、虎鼻用蓝、虎身用黑,在此基础上用少量不同色彩进行修饰,以免画面出现驳杂感,也增强了画面整体性。据传世实物分析可得,虎头鞋用色略微存在南北地域上的差异,总体而言,江南地区的虎头鞋(图1)相对喜用较为素雅的色彩,而北方地区虎头鞋(图2)的用色相对浓艳。
虎头鞋的材质选用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高度统一性,虎头鞋的鞋身鞋面鞋里多喜用棉质材质,使其较为柔软,与足部具有较高贴合度和包裹性,从而增强舒适性。鞋头部位在原鞋基础上附加棉材质虎脸,一来用以装饰,二来鞋头部位为鞋日常穿着磨损最多的部位,层叠性设计使得虎头鞋穿用寿命更长。旧时棉布为最易获取的材质,但依旧珍贵,需物尽其用,故多用碎布头配以浆糊制成袼褙,用以制作鞋底。这样制作的鞋底穿着舒适且耐磨经穿,充分体现古人设计智慧。
2 传统虎头鞋的文化内涵
2.1 虎头鞋的“护生”意象
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这也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深入人心的生殖崇拜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生殖崇拜代表性论述,中国人把繁育后代看成重中之重的大事。这种根植于传统文化观念的重嗣思想也必定对服饰文化产生辐射作用。
虎为山林之王,虎啸之处必鸟兽逃遁,远古先民的生产力落后,无力应对大自然的种种灾害。虎的强大以及人对于虎的畏惧心理使得先民把虎神格化,建立起虎图腾崇拜,信仰虎为保护神,可攘除灾祸,保佑平安。东汉应邵所著《风俗通义》中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可见古时虎作为图腾崇拜对象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崇高并被主观赋予食鬼辟邪之神力。
孩童因其年幼,对于自然侵害和疾病的抵御能力弱,又加之中国传统重嗣观念的影响,故对孩童的庇护和珍爱一直是长辈们的心系所在,据此古人便把虎图腾具象化后移植于儿童服饰上,出现了诸如虎头鞋(图3)、虎头帽、虎镇五毒衣等虎元素服饰品[1],寄希望于附在孩童身体衣物上的虎可以发挥驱赶病疾吞噬鬼邪的神力,守护儿童的周全,帮助儿童顺利长大成人。总之,虎在人们崇拜性期盼中扮演了攘灾除祸,镇宅纳吉的“护生”意象,而虎头鞋也承载了这种祈愿,用于儿童穿着以求护生。
2.2 虎头鞋的尚武内涵
有学者考证,夏民族人文先祖伏羲生于西北羌戎地区,同时羌族也认同伏羲为自身部族之先祖。《论语摘辅象》称伏羲具有“虎鼻山准”的特征。《尸子》记:“伏羲以庚寅生, 庚申即位。”伏羲生于虎年又具有虎的状貌,虽属传录,却也在民间长期流传,可推测伏羲氏族不仅崇虎且奉虎为图腾。
现如今羌族依然崇拜虎图腾,由于羌族并无自己部族文字,故其历史多以其他方式传承,服饰作为文化的具象载体在研究羌族历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广大汉文化地区,虎头鞋广为流传,但其为儿童所穿着,大人几乎无人穿着。可是在位于黑虎寨地区的羌族族群中虎头鞋不分男女老少皆可穿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当地的一位保护部族的骁勇将军。黑虎寨虎头鞋(图4)男女鞋形制稍有差异,男性所穿虎头鞋有皮质包缝而成的鼻梁结构,所有虎头鞋多以一些花卉纹饰作虎眼,色彩上浓烈奔放,有鲜明的羌族色彩。人们通过穿着虎头鞋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也体现羌族人对守护家乡之尚武精神的崇拜。
3 传统虎头鞋的造物思想
3.1 “重己役物,致用利人”的思想
“重己役物,致用利人”最早由荀子提出,意为物应为人所用,人应自觉主宰和驾驭物质功利,这样就能以义统利、节制物欲,达到对物质功利超脱的境界。其内在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器物的功用应为人所用,有利于人的生活,器物的设计制作也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使物适应人,而非人适应物。“重己役物,致用利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深刻体现在虎头鞋的造物思想之中。
虎头鞋的结构设计思维从儿童的穿着舒适度和便捷性出发,希望可以使儿童足部活动自如不受拘束,同时也对儿童的足部健康发育起到积极作用,故而虎头鞋鞋腔内部空间充裕,鞋底宽大厚软,这样一来宽大的鞋底可以大面积接触地面,从而有利于促进儿童初步行走,也能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科学实用的客观效益。部分虎头鞋的设计之初还加入了人体工程学方面的考量,针对孩童步行不稳的特点添加若干细节,如在鞋后跟处做掩口处理,使孩童穿着行走之时不磨脚后跟;又如在虎头鞋后部缝制一条虎尾,以便父母帮穿时提鞋之用,还有部分虎头鞋会在鞋后跟处加以绳带,用来系住孩童脚踝以防行走掉鞋(图5)。
从工艺方面而言,虎头鞋的制作往往使用吉祥数字以求美好寓意,如鞋底多为双层,不仅可增加舒适度,也象征好事成双、福运连连。鞋底处的针脚多为4针,喻指四平八稳、如意吉祥。这样连在一起的4针,针脚行数为9,为长长久久之意,希望孩子健康长成,福寿绵长。用于儿童出行安全的铃铛构件也常被虎头鞋所采用,该铃铛多为双色,饱含对自家孩子聪明灵动且优于他人的期望。虎头鞋上的虎眼处一般缝3针,为三足鼎立之意;虎眉处缝7针,为七上八下之意;胡须缝5针,为五谷丰登,金榜题名,游遍五湖四海之意。[2]
虎头鞋的色彩运用也颇为考究,当家族喜添新丁之时,亲朋好友送虎头鞋以示祝贺,一般有“送鞋送三双”的习俗。“头双蓝”,蓝通拦,祈愿拦住一切邪恶凶祸,孩童顺利成长不夭折。“二双红”,红为中国传统之喜庆色彩,亦有避邪驱祸之意,祈愿避邪攘灾。“三双紫”,紫为富贵之色,祈愿孩童日后大富大贵,紫亦有“紫落成”之意。祈愿孩童长大成人,无病无灾。“重己役物,致用利人”的以人为本思想在虎头鞋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贯穿始终,深刻反映在结构、工艺、色彩等诸多细节之中。
3.2 “观象制器,师法自然”的思想
“观象制器”造物思想出自《周易 系辞上》,其中写到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阐述了卦象与器物创造之间的关联,意为仿效自然现象或自然界中的形象,或仿效他人已有的发明而创造出新器物。[3]虎图腾的崇拜在中华文明区由来已久,在与大自然紧密相融且生产力落后的先民眼里,虎的勇猛威仪蕴含了驱散鬼魅、维持秩序的文化内涵,故在对日常鞋服的设计制作中以虎为仿照对象(图6),希望在鞋服中以虎为型,融入虎元素而获得庇佑,这体现了“观象制器,师法自然”的造物思想。
这种思想源于先民们敬畏自然和利用自然双重思想的重合共生。虎广泛分布于我国境内大江南北,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域很大程度重合,故先民对于虎的了解相对深入,虎元素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创作之中。在先民的眼里虎无疑为猛兽的代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虎袭击人类或者猎杀家畜的例子不胜枚举,人们对于虎的情感也一直颇为复杂,一方面为尊敬和崇拜,虎图腾一度在地位上和龙图腾不分伯仲;另一方面为畏惧和躲让,人们把打虎归来的猎人称为打虎英雄。在口口相传的人言中或文学创作的文字记载中,对于虎表达出敬畏之情的事例也比比皆是。但是人们同时又寄希望于虎的威严和凶恶可以帮助他们驱邪攘灾、安宅镇室,故在年画、雕塑、服饰上虎元素的应用也灿若繁星。虎头鞋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由于先民生产力落后,医疗卫生条件简陋,故孩童夭折的概率相对较高。在科学思想未起的古代,人们把不知名的病因或灾难的原因归咎于妖邪迷信,并希望虎可以驱赶邪恶,帮助他们的孩子顺利成长,故虎头鞋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诞生并广泛流行于中华文化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虎头鞋作为一种文化的具象表现也支撑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重嗣文化。综上所述,虎头鞋的设计制作过程深刻体现了“观象制器,师法自然”的造物思想。
3.3 “文质平衡,大道中和”的思想
“和”是中國传统哲学的核心之一,也是造物活动遵从的核心思想。《论语 雍也》的“中庸之为德也”、《礼记 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道德经》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论述都揭示了在经历哲学领域、艺术学领域、美学领域的探索后,“和”已在哲学整体观基础之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4]孔子亦在《论语 雍也》中有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也表明在造物过程中应保有文质平衡的设计思想,这样才能制作出装饰功能和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器具。
虎头鞋广泛流传于民间,其主要创作群体为民间的大众妇女,又因古代女性遵从女德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几乎与外界无太多交流,虎这种深山之物必定绝大多数女性平生未见,广大妇女群体对虎的了解多源于间接渠道,再加之创作过程中民间女性融入自身的朴素性审美和对虎的主观构想,故虎头鞋最终呈现出多样而丰富的色彩、结构、形态。虎的原型拥有凶猛刚烈的外表,若原封不动或还原度极高,因孩童心智尚不成熟,会有惊吓之弊,故不适用于儿童服饰的选择题材。[5]因此,秀外慧中的广大中国古代劳动妇女通过对猫的观察把虎头鞋中的虎元素进行了猫化(图7),结合自身的主观联想进行创作,在小小的虎头鞋中融入对后代深厚的爱,使得虎头鞋中的虎形象活泼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孩童们的喜爱。又因虎头鞋亦含有驱邪攘灾的祈福文化寓意,故不能对虎头鞋过度猫化,从而使之明显区别于猫头鞋。折中的具体做法是保留虎额上的王字,体现威仪,露出獠牙,吓走邪魅;抑或保留虎纹,使虎头鞋夹杂一缕活泼的野性美,虎虎生威。故虎头鞋的设计制作过程中体现了“文质平衡,大道中和”的造物思想。
3.4 “敬天惜物,物尽其用”的思想
《周易 系辞上》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辞海》中对“致用”的解释为:“尽其功用。”孔子在《论语 述而》中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意为奢侈令人狂妄而节俭令人寒酸,如果做选择的话须宁可寒酸也不可狂妄。[6]“敬天惜物,物尽其用”是先民在因经济社会条件制约的特定历史时期中进行造物实践活动时逐渐形成的基本造物观,也是造物活动中贯穿古今造物实践的基本价值标准,符合新时代的科学发展观理念。
虎头鞋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最能体现“敬天惜物,物尽其用”造物思想的是对于袼褙的制作。袼褙不仅是虎头鞋鞋底的雏形,也是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的部位结构,往往使用单一原料制成。袼褙的制作过程为将浆糊涂抹于布上,而其干固后形成的厚片即为袼褙。[7]袼褙的取材多为碎布片、布头和旧报纸,这种取材途径可以充分利用日常制衣过程中残存的布片废料,也可对于废旧报纸再利用,从而起到保护树木、尊重生态的目的。不仅如此,日常制衣缝纫途中废弃的线头也可用于虎头鞋虎须或虎眉部位的制作,五颜六色的线头装饰下的虎头俏皮可爱,令人爱不释手。
4 结语
虎头鞋作为广泛流行于汉文化区域内的传统足服,由于实用性与装饰性二元统一之特征被民间接纳喜爱。易言之,传统的虎头鞋不仅具有在造型、色彩、材质等层面的艺术设计美感,其背后所蕴含的重嗣护生语意、尚武精神崇拜的文化内涵,以及“重己役物,致用利人”、“观象制器,师法自然”、“文质平衡,大道中和”、“敬天惜物,物尽其用”等的造物思想,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也在今后相关产品开发、时尚设计领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洪文进,沈雷.苏南地区民间虎头鞋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J].服装学报,2017(05):416-420.
[2]钟漫天.中华鞋文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92.
[3]王靖文.“观象制器”造物思想在产品设计上的体现[J].设计,2019(13):80-82.
[4]崔荣荣,王志成.生辉霞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87.
[5]高丹丹,贾荣林.浅谈“敬天惜物”造物思想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 (11):70-72.
[6]张竞琼,张吉升,孙宁宁.中原地区虎头帽的工艺[J].纺织学报,2009(01):97-101.
[7]崔荣荣,张竞琼.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23.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reation Thought of Traditional Tiger Head Shoes
ZHANG Chi CUI Rong-rong WANG Zhi-cheng
( 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 21412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ranch of tiger head shoe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and combini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handed down cultural relics,this paper combs and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reation thought of tiger head shoes from the aspects of shape,color,material and technology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search.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tiger head shoes includes the unique meaning of "paying attention to breed and protecting lives" and "valuing military forces and honoring the ancestors",as well as the creation thought of "making objects that are self-centered","making by observing images and learning from the nature","balancing text and quality,and be mentally balanced" and "respecting the nature and valuing things,and making the best use of thing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tiger head shoes.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reation thought of tiger head shoes,we hope to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nd design thinking of tiger head shoes,show 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lothing desig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tiger head shoes;cultural connotation;creation thought
(責任编辑:田 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