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彩霞
【摘要】 农村师资队伍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堪忧,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推进的瓶颈。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教师,教师整体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历史重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作为一名农村工作过的教师,以自身的教学经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新时代对农村小学教师提出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逐步提升,我国当代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教育教学正朝着多媒体化和信息化发展,农村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育体制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为了缩短农村教师和新教育体制下的新课程改革的距离,我们必须对此认真思考。
(一)当代教育体制改革新课程对农村教师提出挑战
我认为当代教育体制改革新课程对农村教师提出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新课程改革要求农村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当代教育体制改革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许多教师尤其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在工作中沉湎于经验甚至程序化的教学,不太愿意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而传统的教学存在着以书本知识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案为本的弊端。虽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出好多年了。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于被接受的地位,哪有主体地位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顽固性和长期沿袭传统的惰性在作怪。
2.新课程改革要求农村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以“三尺讲台为舞台,一支粉笔作教具”,机械的传授知识,教师着重于让学生听、记、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知识成为很多学生的负担。课堂上听从教师教诲的是好学生,有异议的学生不给予引导或指导,对于如何激发全体学生探求、创新,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基本上从未体现。
3.农村教学设备的缺乏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目前农村学校在教学硬件方面普遍存在“跟不上”的现象,许多学校连一台微机也没有,更谈不上运用互联网,这种境况使农村教师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边缘状态”。
(二)新课程改革对农村教师提出的挑战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我认为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1.要求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持久的影响。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自我认识是否明确、是否先进、是否持久,对于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至关重要。
2.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行为.关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也提出了许多令人激动的观点。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要求教师要有明确的课程意识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
4.要求教师要有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二、农村小学教师的应对策略
(一) 农村教师应对当代教育体制改革新课程的对策
新课改与教师的发展必须是一体的和互动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和发展课程,而且自身也应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1.更新教育观念.农村教师应该摈弃自己有的旧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教师应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 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 提升知识技能储备.在新课程改革中,首先教师应认真学习当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视角审视当代教育体制,要具有改革意识、学习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
(二) 农村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策略
1. 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2.要有深厚的專业知识.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我意识到如果我们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
3.在教育实践中,提倡教师敢有所作为,善于有所作为。
4.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信息化支持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三、我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几点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创新。
教学目标多元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考察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内容科学化.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教与学双方行为的基础规范,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信息源。
3.教学过程民主化.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4.教学手段信息化。 教学手段的每一次革新,都会或多或少地推进教学的变革。
5.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第一、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第二、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第三、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
第四、体现开放性。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
第五、坚持可行性。
[注释]
[1]《中国教育报》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参考文献]
[1] 魏国栋.吕达主编《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0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指导意见》
[3]《新课程教师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与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