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宏
自2016 年9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广泛的关注。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既要求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然而,很多中职学校只是单一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却忽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和企业对职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企业职工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核心素养直接影响中职学生今后的就业。因此,中职学校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我校学前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提出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和职业成长应该具备的品格或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的核心素养,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该报告建构了三大领域六个指标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回答了“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为谁培养”这三个重大问题,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育人摆在首位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幼教职业的主力军,因此全方位地认识幼儿教师职业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首先,对学生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将育人摆在首位。通过组织励志讲座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理想,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和意识,端正职业价值取向,使其在职业岗位中提高精神境界和生活水平。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训制度和培养方案,做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育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从校外聘请一批幼儿园名师、优秀毕业生等担任学生的“职业成长和人生规划导师”,指导学生做好岗前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理解,提升职业素养实践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实现从“学生”向“教师”的转变。
(二)调整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
除开设学前教育规定课程外,应增设实践教育教学内容。如开展教育法律法规课程,让学生了解教育法、教师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在工作中可以依法依规教育教学;营造实际工作环境,强化教育教学实践课程。通过开展入学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规划等课程,使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能够正确认识、对幼儿园工作环境能尽早适应等,以及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使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扮演好职业角色。
(三)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校园活动是学生精神文明的活动场所,也是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和组织校园社团活动和专业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一类是社团活动,指由学校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这里有适合强身健体的啦啦操、武术、羽毛球;有提升文学素养的文学社、演讲、朗诵;有对学前教育专业正确认识的职业生涯,教师礼仪选修课等。这些活动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另一类是专业活动,指由学前专业组教师举办的专业技能大赛,包括声乐、钢琴、舞蹈、讲故事、微格教学比赛,以及文明风采,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通过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活动,可以把平时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转变实践操作技能,既培养了专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提升了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价值观。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养成职业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业质量评价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以构建以“全面发展的幼教人”为核心,注重采用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从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升、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养成、创新能力,職业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学生;其次坚持多元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各个活动环节,以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角色互换,找出自身和他人的优点和缺点,以达到评价育人的目的。此外,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拓宽对学生课堂以外的评价,应借助互联网、云班课、班小二等教育软件可以对学生在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真正能力水平。
综合上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中职学校的一项长期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职学校应将中职学前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融入课堂和课外每个环节之中,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品格和能力的养成。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