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用题命制思考

2021-05-25 08:30李新华
语文建设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命题

李新华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二十年来,中考语用题命制的发展逐渐体现出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朝向育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趋势。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周期的挑战,语用题对教学的导向性、与教学的协同性面临着形式化、失真化、无效化等诸多问题。如何通过关注积累、语料、项目化设计等方面命制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充分发挥中考语用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评价作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中考语用题命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命题,育人和评价,项目化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发布二十年来,引领了基础教育战线教育理念的更新,带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在《纲要》框架下,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但随着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命制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规避机械的知识积累,引导教师树立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连续性和系统性的课程意识,充分发挥中考语用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评价作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考语用题命制的趋势

语用题是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衡量考生语文综合素养、检测考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改二十年,中考语用题命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10年),课程改革基本建设阶段。为贯彻《纲要》精神,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首次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课标,加强试题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关联,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为语用题的命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从2004年首批入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17个省市的14份语文中考试卷来看,“积累”(包含汉字书写、古诗文知识积累、课外阅读)虽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语用考查在其他题目中也得到明显的重视。选用的语言材料,如“花卉博览会、世界无烟日、网络游戏”等来自生活,尝试将生活与学习建立联系;考查内容除以词语辨析、修改病句为主的传统题型之外,增加了设计开场白、推荐语、编写公益广告等题型;设置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如课改实验区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将语用设计体现在“听力”“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等板块,尝试语用环境的“情境化”,贵阳、南宁、海口等五个实验区在综合性学习板块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抓住关键环节命题,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导向。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具有鲜明的指导性。

当然,这个阶段中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辩,一度引发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迷失。除此之外,2009年开始,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出现,网络词语对语言文字规范运用的冲击,如使用谐音、别字、外文字母词、数字符号等成为人们交际的一种方式,使语用的发展面临更多的困境。

第二阶段(2011—2020年),课程改革持续推进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出,“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國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国家文件相继出台,提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充分显示出落实育人目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2010—2020年的中考语用题在语料选用、考查内容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2020年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不含港、澳、台)语文中考语用题体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语料来源更丰富。命题者充分将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社会话题,跨学科、跨领域学习等语料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融入试卷中开发与利用,不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语用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有助于引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关注和参与。

其二,考点内容更全面。考点有固定的词语辨析、修改病句,表达的连贯、得体,又适当增加了图文转换、仿句、写推荐语等多种语用类型,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考查,聚焦学生的素养评价。

其三,语用范围更广泛。语用题突破试卷第一板块的界限,部分省市在阅读、写作当中积极尝试,如增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境交际写作等,凸显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

二、中考语用题命制的不足

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周期的挑战,语用题对教学的导向性、与教学的协同性面临着诸多考验,形式化、失真化、无效化等问题相继出现。

1.对“语用题”价值认知不统一

从2020年全国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不含港、澳、台)语文中考语用题的板块命名来看,共有“积累与运用”“基础”“语文知识与运用”等十六种不同表述。虽然各省区市有其特定的实际情况,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命题者对于“语用”的价值认识不一,从另一层面暴露了一线教学中存在忽视语用评价研究,考试评价对实际的教与学引导偏弱的问题。体现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即缺少语用的系统课程学习,语言知识讲解过于零碎,无法形成知识的结构化,不利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更不利于通过语言文字运用达到育人的最终目标。

2.“语用题”的题型缺少变化

一方面,语用题的主观题比例较小。调查表明,由于主观题具有开放性,命题者在答案的示范以及阅卷者在标准的评判上不易把握,且中考试卷更多还是关注结果评价,因此,近三分之一的中考语文试卷不设置语用主观题。

另一方面,语用题的综合性存在偏差。如:

(2020年福建中考卷)《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①(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②(A.sùB.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里(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乙(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丙。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该题型是福建等省市近年来延续的考查样式,将字音、字形、詞语辨析、表达连贯等知识放置在《离骚》这一文本情境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单一的结构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是这种综合容易形式化,即考点还是孤立存在的,只是换了种考查形式而已。尤其纯客观题,运气、经验、答题技巧都会影响语用考查的效度。

3.主观题的评价标准不明确

主观题存在题目的开放与伪开放、答案的闭合与随意的矛盾。例如: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卷)看下面几则热点新闻材料,谈谈你对“青年人应该崇拜什么人”这一问题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为抗击疫情,84岁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一边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第一时间坐上赴武汉的高铁,奔向防疫第一线。

“在我的心中,我的爸爸就是英雄,就是明星,就是我一生的榜样。”提起父亲,山东威海市城里中学的姜姝冰同学总是自豪满满,不仅因为父亲对自己的爱和教育,更因为新冠肺炎爆发后,父亲身披白色战袍逆流而上的举动。

疫情爆发后,国内许多明星纷纷携家带口出国避难,国外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明星扎堆的“盛况”。他们用在国内赚的钱在国外惬意地吃着牛排,喝着卡布奇诺,不时还悠闲地发个微博“你们还好吗”。而当疫情被基本控制后,他们又纷纷跳了回来,准备继续捞金。

“青年人应该崇拜什么人”这一话题看似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谈,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几则热点新闻材料本身来看,命题者的意图非常明晰,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显然是一个伪开放题。而且答案是闭合的,学生只需要在材料中筛选关键信息或概括就可以完成答题,这样的主观题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常用“意对即可”等模糊字眼,缺少思维层次,导致评价的弹性过大。

这道题还引出另一个问题,即语言运用情境的“真实性”。所选语料丰富、涉及面广是语用题命制的一大进步,但不少语料只是文本和知识的简单呈现,忽略了情境与任务才是核心关键,导致语料所创设的情境可有可无,不仅成为学生答题的障碍,而且淡化了语料所呈现出的育人价值。

三、中考语用题命制的策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重在解决存在的问题,重在面向未来做好提升,坚持的是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服务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语用题的设置必须树立新的质量观,命题时要考虑现代社会学习的体验性、主动性、问题性等特征,要与学科核心素养建立关联。

1.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建立“语言建构与运用”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联系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义务教育阶段,要高度重视积累,充分考虑“运用”与“教材”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积累,在积累过程中对各类语言材料进行梳理、归纳,逐步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领悟知识、经验与新信息之间的联系,要回归语言本体,逐步把握语文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规律。例如:

(2020年天津中考卷)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会当凌绝顶,______。(杜甫《望岳》)

(2020年云南中考卷)初中毕业会上,同学们纷纷用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

(2020年山西中考卷)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目之所及,美无处不在。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美源于自然:《诗经》中有“蒹葭苍苍,______”;秋瑾的笔下有“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

(2)美长驻心间:失意时李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乡野间陆游笑看“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

(3)美跨越时空:《〈论语〉12章》中孔子感叹“ ______,______”,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发人深思;《出师表》诸葛亮自叙“______,______”,临危受命的担当令人感动。

以上三组试题都涉及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可让学生在积累中有获得感。云南卷、山西卷试题改变了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了试题开放性,有利于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问题,将学生拉回“教材”,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名句,同时用一个主题“美”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学习对美的感受与理解。联系到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劳动观念等,将这些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

2.注重语料的文化融合,建立“语言建构与运用”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联系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命题渗透和融入传统文化,既能让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又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

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所涉及的“敬词与谦词”,是在传统交流(如书信、口语交际)中使用较为频繁的词,但这恰恰是现代考生平时很少关注的人际交往文化,将谦词敬语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联系的认识。

又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一些关于“规矩、避讳”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语言现象也是可以进行探讨的。

(2020年湖南中考卷)古代有许多避讳的语言现象,如称“老人去世”为“老了”或“升仙了”;称“上厕所”为“解手”;唐代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将“民”改称“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避讳现象?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皇帝、长官、圣贤以及尊亲长辈等的名字或不吉利的字眼不直接說出来,而用别的字或别的方式表达。古往今来许多禁忌同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通过这一文化现象考查学生的认知判断,也是提升素养的一个方面。此后,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语言就能理性判断,保有语言自净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3.尝试项目化设计,建立“语言建构与运用”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联系

目前,中考语用题很重视在语境中完成相关的任务,或上下文语境,或选用相关语料,形成特有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并以语料设题,尤其是综合性学习的命题,很好地将语用置于一个具体情境当中,与学生平时的活动相关联,通过笔试的方式展示学生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活动成果。

不过,以“综合性学习”为情境设置的语用题存在的最大弊端是,根据语料所设置的问题往往不是“真实的问题”,而是大都指向一种结果,学生对问题情境不需要经过分析、判断的过程,就直接往解决“问题”的方向靠拢,从问题到结果的探究被切断。这不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很难引导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育人目标也很难实现。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接受《人民教育》采访时提到,新课标修订要在强化实践育人上多下功夫,让实践要求更实;加强对实践教学指导引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项目实践、经历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可以尝试在综合性学习命题的基础上,把项目化设计理念迁移到语用题上,其核心就是有效地设置“问题情境”,不是直接固定在结果上,而是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运用证据、实验、决策,获得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办法。项目化学习通过分析各种方法在情境中的合理性,引发学生心智的成长与转换,激活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为学生的“运用”搭建支架。现实中很多问题会因人、因时等出现多种结果,对问题本身进行分析,准确界定问题,才能体现人的素养。这一点与即将修订完成的课标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理念不谋而合。

当然,项目化设计“语用”是否置于“积累与运用”环节,其命题的科学性尚待商榷,确保语文试卷内容与形式的稳定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一致性与公平性,也保证了语文教学的平稳发展及可预见性成效。但如果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完全固化、一成不变,又会催生出一系列的弊端。因此可以突破语用题的界限,尝试在其他板块设置。例如:

(2020年北京中考卷)如果你得到一个神奇的控制器,可以让时间放缓、快进、后退和暂停,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以“此刻,我按下时间控制器”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这是一道作文题,问题情境创设“神奇控制器”这一特性,为学生生成“使用时间控制器”的场景提供很多种可能,而每一种可能背后,都是学生心灵状态、生命状态、价值取向的抉择,每次抉择背后都是学生个体在感性和理性问不断体验、感悟的过程。命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思维高度参与下探求精神生命,在选择按下“放缓、快进、后退和暂停”中显示个体的眼光和智慧,让学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思维。北京作文题的命制,无疑体现出了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智慧与视野的项目设计,很具有前瞻性。项目化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更强,符合时代的进步需求,同时也引导学生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选择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另一种创新模式。

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着更加开放的社会格局,大量社会实用语文以及流行的语言范式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运用。语用题的命制要有更大的格局,除引导教学、规范汉语言文字运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紧扣时代脉搏,守正创新,用更开放的心态、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维迎接挑战。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命题
细说“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浅谈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检测试题
让说明文教学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低年段的“语用”策略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