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代中国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特点

2021-05-25 01:59雷丽芳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矿业发文科技期刊

雷丽芳 潜 伟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83)

近代科技期刊作为中国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本土化过程的产物,是研究近代中国科技史的重要史料。新世纪伊始,学者开始关注近代科技期刊的相关问题,他们对近代科技期刊的发蒙[1]、源流[2]、传播模式[3]、出版[4]、20世纪初科技期刊的历史[5]等问题进行探讨。不少学者对科技期刊与科技传播[6]、留学生[7]、科技社团[8]的关系进行专题研究。此外,部分学者从微观层面对某些特定科技期刊进行专题考察,如对《格致汇编》[9,10]、《中西见闻录》[11]、《亚泉杂志》[12]、《农学报》[13]等期刊编者、作者群体、科技知识等内容的研究,但鲜见学者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科技期刊进行探讨。矿冶业是重要的工业基础产业,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是反映近代中国矿冶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进行系统考察,可透视近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矿冶事业和矿冶学术发展概貌,可以说,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展史,即是一部近代矿冶事业和矿冶学术的发展史。本文拟通过系统梳理中国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行概况,并对《矿业杂志》《矿冶》《矿业周报》和《矿冶半月刊》四个期刊的刊文数量、作者及内容等进行考察,总结探析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特点。

1 近代矿冶类科技社团与矿冶类科技期刊

近代中国矿冶类科技期刊的诞生与矿冶类科技社团的兴起密不可分。19世纪70年代中叶,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新式矿冶技术。在矿冶事业发展初期,因中国缺少掌握新式矿冶技术知识的本土人才,事业发展不得不依赖聘请外籍工程师进行[14]。甲午战后,随着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本土高等矿冶工程教育正式登场。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提倡实业与科学,工程师的社会地位日益上升,留学生纷纷回国,本土培养的矿冶技术人才也开始成规模出现。回国留学生参照国外模式在国内设立各类社团,矿冶类科技社团应运而生。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行是各矿冶类科技社团最重要的社务工作,矿冶类科技期刊也因此成为矿界人士宣传矿冶技术知识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国最早出现的矿业杂志是1909年由日本南满铁道会社汇编的《支那矿业时报》,主要刊载地质报告和矿业消息[15]。国人自办最早的矿业科技期刊是1912年留日矿冶学生群体在日本九州大学成立的中华矿业同志会发行的《中华矿业同志会会志》。此后,随着留学生回国,国内各类矿冶科技社团和矿冶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矿冶类科技期刊的数量渐多(表1)。这些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行,推进了西方新式矿冶技术知识在中国的普及与传播,促进了中国矿冶学术的发展。

表1 近代中国矿冶类期刊报纸出版概况(1912—1949)

续表1

《中华矿业同志会会志》因受稿件来源和经费等方面的影响,发行并不理想,自1912年创刊至1931年仅发行了10期,对国内矿界的影响有限[16]。《矿冶资料》则是阎锡山为发展山西省矿业而组织成立的由中华矿业促进社创办的刊物,该刊物影响范围仅限于山西省,对全国矿界的影响有限。另外,民国时期各高等矿冶教育机构也刊行了不少矿冶类刊物,如《矿学汇报》(1926)、《矿大学生》(1931)、《矿冶通讯》(1943)和《矿冶工程》(1946)等,由于期刊寿命较短且传播范围主要在校内,因此对全国矿界的影响也十分有限。总的来说,矿冶期刊在近代中国的不同阶段影响较大的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矿业杂志》和《矿业联合会季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矿冶》和《矿业周报》,抗战时期的《矿冶半月刊》《矿冶》复刊号和《钢铁界》等期刊。

2 对四大主要矿冶类科技期刊的考察

需要注意的是,《矿业联合会季刊》与《钢铁界》分别由中华民国矿业联合会和第九区金属品冶制工业同业公会创办,这两个机构均属于行业协会类的性质。其中,成立于1913年的中华民国矿业联合会以“联合全国矿业共图发展”为宗旨,是民国早期影响较大的矿界社团,其会员以经营矿冶事业的法人为主体,经费由会员各矿公司分担。但是,直至1923年3月31日该会才首创《矿业联合会季刊》,且关于矿产调查及矿业学术的研究均得地质调查所及地质矿冶工程等各种学术机关的辅助[17]。据目前可见的13期季刊看,除发刊词外,共发表论述与论说类文章31篇、转载与专载103篇、译丛25篇、学术论文5篇、调查类论文75篇、会务文件25篇、附录和法令类文件各5篇,共计274篇。因该刊发行文章未署名作者,且学术性明显不足,故本文不作详述。第九区金属品冶制工业同业公会于1942年4月19日由重庆市及巴县、江北、璧山、大足、永川、荣昌、合川等市县各钢铁业工厂联合组织成立,拥有会员厂家22家[18]。抗战后期(1943—1945),四川钢铁工业迅速衰落,受其影响,《钢铁界》自1942年7月创刊至1943年6月停刊,仅发行3期,办刊仅一年,影响十分有限。该刊先后共发表言论、研究报告、钢铁事案介绍、文献选辑、调查资料、工建动态、钢铁文汇、法律汇辑等各类文章100余篇。因此,下文主要围绕《矿业杂志》《矿冶》《矿业周报》《矿冶半月刊》这四个主要的矿冶科技期刊进行分析。

2.1 《矿业杂志》与中华民国矿学研究会

中华民国成立后,随着国内新式矿冶教育的兴起和矿冶留学生的陆续回国,中国本土矿冶技术人才规模日增,在矿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一战期间,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以湖南地区钨、锑业为代表的民族矿业迎来了发展高峰。这一时期,王德森、宾步程等本土矿界人士有感于中国矿业落后,于1916年在湖南长沙发起成立中华民国矿学研究会,以“灌输商民知识,增进国民福利”为宗旨,出版《矿业杂志》。

《矿业杂志》,以“贡献于一般社会而改良之气,维护祖国固有之命脉”为宗旨,改变“祖国矿业之发达迟滞、方术之采用劣窳”为应尽天职[19]。《矿业杂志》于1917年3月31日创刊,原为季刊,设有论说、学术、译述、调查、纪录、杂俎、矿界新闻、矿产时价等栏目,1922年第5卷起改为月刊。此后,受军阀混战影响,矿学研究会的家具、印章、文件等均遭散失,许多会员也因矿业衰败纷纷转入其他行业,会务趋于停顿以致《矿业杂志》不能继续出版[20]。该杂志于1923年10月31日停刊,共发行5卷23期,刊文内容包括矿业政策、矿产调查、矿业开采、矿业机械介绍,矿石鉴定、分析、冶炼等([2],页361)。据统计,《矿业杂志》历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如图1所示,发表论说、学术、译述、调查、纪录等各类论文共计669篇,其中论说、学术、译述三类文章共计325篇,占发文总数的48.6%;调查类文章175篇,占26.1%;纪录类文章169篇,占25.3%[21]。该刊自创刊以来备受矿人青睐,是当时全国办得最好、最早的行业性杂志之一,对于介绍工商矿业知识、促进技术创新,发挥了很大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

图1 《矿业杂志》历年发表文章数量统计(1917—1923)

从发文数量看,《矿业杂志》在创刊初期的1917和1918年度发文数量较大,1919年后发文数量有所下降,1922年发文数量又有所上升。从发文作者看,由于《矿业杂志》系湖南地区矿界人士自发成立的中华民国矿学研究会所刊行的杂志,发文作者以该会会员为主,如皮名振、梁惠直、刘业昶、文石岑、成吉皆、夏声扬、张家瑶、周则岳等均发表了10篇以上的论文,作者身份大多为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采冶科的毕业生。从发文内容看,这一时期《矿业杂志》刊载了《余之矿业政策》《余之所希望于矿业界者》《对于矿业界之忠告》《矿业行政改革论》等反映该会主张的言论文章,还刊载了不少介绍矿冶理论、采矿方法、冶炼方法、矿物分析、矿冶机械、矿厂设计等介绍基础矿冶技术知识类的学术性论文(表2)。这一时期解决矿冶业发展实际问题的科研论文较少,仅有寥寥十余篇,如刘代屏的《运矿新法之研究》[22]一文,基于中国矿业资本绵薄、无法采取汽船或火车等投资较大的运输方式的事实,提出改良水运的方法,即“用木制一螺轮,置于船尾之底下,又于船面上置以具有二曲柄的横轴,但此横轴与彼螺轮之轴,宜置为一平一侧,用皮带连之,加力以转曲柄,则螺轮必因之而旋转,而使舟前进,较用浆橹实为便利”;在平坦的陆路地区,则可以模仿铁路运输方式,采用木条与横梁木架相结合的简易方法进行矿砂运输。

表2 《矿业杂志》发表的部分代表性的学术文章(1917—1923)

2.2 《矿冶》与中国矿冶工程学会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受长期军阀混战的影响,国内矿冶业发展低迷,关内煤矿产量持续走低;与此同时,借南开大学矿科停办各教师寻找出路的契机,1927年2月7日,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矿冶专门工程学术社团——中国矿冶工程学会在北平地质图书馆成立,以“联络同志,研究学术,发展中国矿冶事业”为宗旨,发行《矿冶》会志[23]。

《矿冶》于1927年8月创刊,其定位为学术季刊,设有言论、著述、调查、统计、近闻、杂俎、会务报告等栏目,内容较为全面,也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矿冶科研论文展示的主要平台。受全国抗战局势发展的影响,《矿冶》在1936年12月一度停刊,共发行8卷32期。此间,共发表言论、著述与调查等类文章共206篇(图2)。内容上,除了对矿冶产业发展进行建言和介绍国内外矿冶业发展现状外,还刊载了大量有关矿冶理论、矿山地质勘查与各种矿产地质调查报告、工程技术方法、矿冶机械设备、矿业经济与管理、矿冶试验与研究报告的论文(表3)。此后,《矿冶》于1942年12月在重庆复刊,复刊号为半年刊,每期刊发调查、研究、纪录等类文章12—15篇不等。其中,复刊号第2期和第4期分别为中国矿冶工程学会的兰州年会论文专号和桂林年会专刊,复刊号在发行5期后再次停刊。

图2 《矿冶》历年发表文章统计(1927—1936)

表3 《矿冶》上发表的部分科研论文(1927—1936)

从刊文数量看,自1927年创刊至1930年,《矿冶》每年发表论著、调查报告、言论及其他学术论文24—36篇不等,1931年后刊行的学术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从发文作者看,《矿冶》的发文主体是中国矿冶工程学会的会员,如朱行中、虞和寅、张会若、胡博渊、梁宗鼎、孙昌克、徐式庄等人均在《矿冶》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矿界人士,尤其是各高等院校矿冶地质科教授发文较为积极;抗战时期,经济部矿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是《矿冶》复刊号的主要作者群体。这一时期,随着本土矿冶科研机构的设立,矿冶科研相关实验设施设备条件有所改进。例如,1930年10月创设的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即拥有各种化学仪器、测热计、电气炉、显微镜等设备[24]。从发文内容看,《矿冶》除了刊载大量诸如《今后整理中国矿业之商榷》《救济湖南锑业之管见》《矿业国营实施方法之商榷》等反映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会员心声的言论外,以探讨矿冶学术的研究论文为主。研究论文内容除矿冶基础理论探讨外,也试图探讨矿冶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出现诸如《煤块制造及试验报告》《干选煤法及试验报告》等基于实验分析的研究成果、《选矿工作之检讨》《广东云浮县铁矿及其采冶问题》等关于矿冶技术实际应用的研究论文;此外,还出现了《国内矿冶工程教育现状下几个问题》和《国内四校采矿冶金学系现行课程标准之检讨》等关于探讨国内高等矿冶工程教育的研究论文。但总体来说,在全国抗战爆发以前,矿冶科研机构的力量还十分薄弱,矿冶科研工作总体发展十分缓慢。

2.3 《矿业周报》与中华矿学社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迎来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1928年3月25日,原中华民国矿学研究会的部分会员黎锦曜、王德森等人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华矿学社,以“联络同志,研究矿学,调查矿产,共谋中国矿业之发展”为宗旨[20]。因有中国矿冶工程学会的《矿冶》学术季刊发行在先,中华矿学社“碻信吾国矿业应有一传达最近消息之周报”[25],遂决定创办《矿业周报》,将该刊定位为报纸新闻类,主要发布矿界实时消息。《矿业周报》自1928年4月21日创刊,设有社务记录、新闻、矿业消息、专件、矿业商况、矿产时价、矿厂通信、各地通信、吉光片羽、矿人鸿雪等,至1937年8月14日停刊时,共发行442期。

《矿业周报》以报道中国矿界消息为职责,为政府及国内外矿界同仁了解中国矿业搭建了平台。自发行以来,该报报道了大量有关中国矿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国内外矿藏的开采、产量、经营、运输、贸易等方面的调查报告等。该报在各地和各矿派有干事通讯员以搜集各省日报及其他刊物信息。学社还派员前赴各矿开展矿产调查与地质调查,调查报告刊登在《矿业周报》上[20]。该周报每期刊载言论或调查报告等专件文章0—3篇,少数几期刊载专件文章6—10篇,至停刊时先后共刊载(含连载)专件文章461篇(图3)。

从刊文数量看,《矿业周报》在1928年至1937年间,每年刊载专件文章32—59篇不等。与《矿业杂志》和《矿冶》等期刊不同,《矿业周报》的篇幅每期大约仅为20页。因受篇幅制约,篇幅较大的专件文章通常被分为多期连载,这也是专件文章总数较大的原因之一。从发文作者看,《矿业周报》发文主体是中华矿学社的社员,如黄伯逵、王德森、刘眉芝等常务干事每人发文10—45篇不等,社员黎叔翊(即黎锦曜)亦发了近40篇专件,此外,范柏年、皮芋岩(即皮名振)、周则岳等发文5—10篇不等。从发文内容看,《矿业周报》除刊载了《铁矿国有与接收汉冶萍煤铁矿厂之建议》《本社对于制定矿法之意见:复农矿部长书》《铁矿国营之主张》等反映中华矿学社主张的文章之外,其他专件文章以介绍我国矿业发展近况、调查报告为主,研究性论文较少。

图3 《矿业周报》历年发表专件文章统计(1928—1937)

2.4 《矿冶半月刊》与经济部矿冶研究所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并决定建设以重庆和四川为中心的后方工业基地以支援抗战。随着全国战局的发展,沿海沿江的工业和高等教育机构内迁后方,各类矿冶设备、矿冶工程技术人才齐聚后方,后方由此迎来了矿冶建设热潮。国民政府经济部为开发后方矿产资源,于1938年3月3日合并原资源委员会矿室、冶金室,成立经济部矿冶研究所。此外,受战局发展影响,中国矿冶工程学会和中华矿学社的会务工作中断,《矿冶》与《矿业周报》相继停刊。基于后方矿冶技术传播与学术交流的实际需要,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决定创办《矿冶半月刊》,代替原来的《矿冶》与《矿业周报》,成为抗战后方矿冶技术传播与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

《矿冶半月刊》于1938年8月在重庆创刊,至1943年第6卷第8期停刊,共发行6卷105期,先后发表调查、研究、言论、记录等学术文章134篇(图4),涉及矿物分析检验、洗煤炼焦、耐火材料与炼炉、金属冶炼等相关内容(表4)。除此之外,经济部矿冶研究所还刊发了《钢铁汇报》《燃料汇报》《钢铁专刊》《燃料专刊》《选矿专刊》《炼铝专刊》等汇报专刊。

图4 《矿冶半月刊》历年发表文章情况(1938—1943)

表4 《矿冶半月刊》刊载的部分研究论文(1938—1943)

从发文数量看,《矿冶半月刊》创刊初期,发表的调查、研究、言论、记录类论文数量逐年递增,1938—1940年分别为25篇、31篇和42篇,1941年后发文数量开始下降,1942年后的发文数量跌至5篇,这与《矿冶》复刊号在1942年后重新发行存在一定关系。从发文主体看,《矿冶半月刊》和《矿冶》复刊号的发文作者以经济部矿冶研究所的技士为主。如王恒源、朱玉仑、汪允庆、王子祐、刘树人等均在《矿冶半月刊》发文5篇以上;魏寿昆、龙丕炎、俞再麟、朱玉仑、李仲模、王应梧、吴宪祖、杨振兴、安朝俊、朱庭之、谢家兰、李善、沈华生、刘波一、白燕武等经济部矿冶研究所的技士或技正也是《矿冶》复刊号的主要作者。从发文内容看,经济部矿冶研究所除了重点解决后方冶金燃料问题外,还对有色金属洗选、钢铁冶炼及有色金属冶炼等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的矿冶科研以解决矿冶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为主,除改进土法洗煤炼焦技术之外,还在小型新式炼铁炉试验、特殊钢及合金钢冶炼与研究、锑品制造及精炼纯锑、铜铅锌钨石墨等矿选矿试验、耐火材料的试制、炼铝试验、炼硫试验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真正发挥出矿冶科研工作的发动机作用。

3 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特点

基于前文对各矿冶类科技期刊的考察,总结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发展特点如表5所示。

(1)不同时期主办的矿冶类科技期刊数量,呈递增趋势。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本土矿冶科技期刊的办刊数量为3个,分别为《矿业杂志》《矿业联合会季刊》和《矿学汇报》,前二者影响较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办刊数增至5个,分别为《矿冶》《矿业周报》《矿冶资料》《矿大学生》及湖南楚怡工业学校矿冶学会创办的《矿冶》,前二者影响较大。抗战全面爆发后办刊数增至7个,分别为《矿冶半月刊》《矿冶》复刊号、《钢铁界》、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学会创办的《矿冶》、云南大学矿冶工程会创办的《矿冶通讯》和《矿冶工程》,以及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创办《矿冶通讯》,前三者的影响较大。

表5 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特点(1912—1949)

(2)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办刊主体多为民间矿冶学术团体、矿冶行业公会或高等矿冶教育机构,并以民间矿冶学术团体为主,仅抗战期间创刊的《矿冶半月刊》是由官办矿冶科研机构主办,而且,该刊在《矿冶》复刊号刊出后旋即停刊。

(3)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平均寿命为1—13年不等,总体寿命相对较短。其中,由学术团体主办的矿冶期刊的平均寿命较长,如中国矿冶工程学会的《矿冶》会志除了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持续发行外,1942年后又得以复刊,办刊时间累计近13年;中华矿学社创办《矿业周报》寿命为9.5年,中华民国矿学研究会主办的《矿业杂志》寿命为6.5年。由各矿冶高校创办的矿冶期刊寿命最短,如福中矿务大学学生自治会创办的《矿大学生》和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学会创办的《矿冶》均仅见创刊号,而南开大学矿科的《矿学汇报》和云南大学矿冶工程会的《矿冶通讯》亦发行不过两三期。学术团体经营的期刊寿命相对更长,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矿冶学术团体规模较大,社员众多,稿件来源相对更有保障;二是发行矿冶期刊是矿冶学术团体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其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如会员缴纳的会费、期刊本身广告收入、社会募捐经费等,大部分用于期刊的印发。

(4)以1938年经济部矿冶研究所这一全国首个综合性矿冶科研机构的成立为标志,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文作者,由以中华民国矿学研究会、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中华矿学社等各种民间矿冶学术团体的社员为主逐步转向以该科研机构的专职技士群体为主。可见,近代矿冶科学研究的主体从民间自发群体逐渐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科研群体。

(5)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的传播内容,从民国初期的介绍矿冶技术基础理论和矿业发展概况为主,逐渐发展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矿冶基础理论及矿业发展概况介绍与矿冶问题研究并重,再到抗战时期转向以矿冶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为主。可见,随着本土矿冶科研机构的设立,以及矿冶技术人员的成长,矿冶学术研究日益增多。从矿冶研究的方式看,北洋政府时期的矿冶科研以学理性探讨为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开始了小规模的实验室研究,至抗战时期开始有意识地设置试验厂进行技术示范推广,推动矿冶技术走向产业化。从矿冶研究的内容看,受矿冶业总体发展的影响,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采矿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为主,主要涉及矿产资源调查、矿厂设计、矿山设备、矿物洗选、矿物分析等方面。全面抗战爆发后,后方矿冶业迎来发展热潮,特别是钢铁工业在后方得到迅速振兴与发展,冶金学科逐渐从矿冶学科中分化而出,以1942年第九区金属品冶制工业同业公会主办的《钢铁界》创刊为主要标志,矿冶科研内容中与冶金技术发展相关的论文逐渐增多,出现了诸如《酸性贝塞麦炼钢炉提磷问题的初步检讨》《炼铁炉之病理学及治疗的方法》《气体加炭淬火法》《电炉炼钢之检讨》等论文。

(6)从近代矿冶科技期刊的传播范围看,北洋政府时期受军阀割据和交通闭塞等因素影响,《矿业杂志》的传播范围以湖南地区矿界为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得益于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发展,《矿冶》和《矿业周报》的传播范围遍及全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受战局及交通封锁等影响,《矿冶半月刊》《矿冶》复刊号和《钢铁界》的传播范围局限于抗战后方地区。

4 结语

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伴随着矿冶类科技社团的兴起而产生,是中国矿冶学科建制化的产物。中华民国成立后,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不少民族资本参与矿冶事业的投资建设,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矿冶事业迎来短暂的繁荣,但由于军阀混战以及外资对中国煤铁矿的控制,民族矿业生存与发展处境困难。尽管这一时期也有中华民国矿学研究会这样的地域性民间学术团体,通过在《矿业杂志》等科技期刊上发表言论类论文,表达其对国家发展矿业的政策建议以及对矿业界提倡矿冶事业的诉求,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矿业的发展十分不景气,矿冶技术基本由大型外资企业控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矿冶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心亦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这一时期,中国矿冶工程学会和中华矿学社以在《矿冶》和《矿业周报》上发表文章的方式,表达各自社团对制订《矿业法》的建议以及对发展矿冶事业的看法,如对接收与整理汉冶萍公司的意见、振兴冶炼工业的意见、整理中国矿业之商榷、救济华北煤业意见书、救济湖南锑业之管见等。抗战全面爆发,使各矿冶科技社团的活动被迫中断,相应的科技期刊也因此停刊。这一时期,抗战救国是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抗战后方为支援前线,大力发展矿冶事业,矿冶事业在后方迅速崛起。这一时期,齐聚后方的矿界人士,以发展抗战后方矿冶事业为己任,从后方矿产资源实际出发,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土洋结合等方法,将“川煤洗选炼焦”“小高炉炼铁”等解决抗战急需问题的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在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创办的《矿冶半月刊》和专刊上,为解决后方矿冶事业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技术难题、推动钢铁工业在后方迅速振兴、支援前线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而言之,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自诞生伊始,便成为了矿界人士发声的平台,是矿冶工程师群体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矿冶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媒介。各矿冶类期刊刊载的文章内容,见证了近代中国矿冶事业和矿冶技术发展的历程,是研究近现代矿冶技术史的重要史料,有待科技史学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矿业发文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