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君,李福华,赵春晓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2020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实现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2020年10月,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针对770名高校学生调查显示,90%学生有考研意向,40%选择跨专业。[1]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统计数据也显示,近四成考生报考专业与本科不完全相同。[2]现有多项研究指出,跨专业硕士学习适应水平一般,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专业基础薄弱、学科思维转换难等劣势,[3]但学科融合又能够带来较多创新,提高思维活跃度,[4]若能因势利导,将大大提高跨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本研究通过分析跨专业硕士的学习状况,研究学科壁垒突破过程,可以丰富学习适应研究,为提高跨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
现有文献一般从两个视角阐释学习适应。一是过程视角,认为学习适应是主体依据学习环境和学习需要,在具体学习情境中,调整自身的心理与行为,实现与学习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过程。[5]二是能力视角,认为学习适应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基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环境等变化,采取措施调整身心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6][7]本文以学习适应过程为分析重点,故从过程角度将学习适应定义为“学习者在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借助个体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调整,实现个体与学习环境相适应,以期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心理与行为倾向”。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教授Ryff认为,跨专业硕士学习适应过程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属于个人成长的一部分。[8]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教授Robitschek从个体知觉性和意识性出发,将学习适应过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无知觉、无意识的适应,即个体学习意识弱,基本没有进取心,抱有投机心理、应付态度;二是有知觉但无意识的适应,即个体感知到学习对其成长的作用,但学习意识淡漠,学习计划仅停留在想法上,很少付诸行动;三是有知觉并有意识的适应,即个体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合理制定学习计划,有条不紊且目标明确地付诸行动,在适应过程中享受自我实现。[9]两位学者的分析结构对本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学习适应研究取得较大突破,国内外学习适应研究由一元走向多元共识。拉罗斯从学习者特征角度指出学习的信念、情感、行为是检测学习适应的主要方面。[10]随着科研的推进,学者们着眼于多角度分析学习适应并逐渐细化。冯延勇、李红指出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社交活动是学习适应的主要构成部分,创新性的将文体活动和人际关系纳入学习适应考量范围,[11]特别是人际关系中的同伴互动、师生互动影响学生学习适应。[12]方晓义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心理状态考察学生学业适应。[13]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指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其学习过程密切相关,也应纳入学习适应的考量范围。[14]曾晓强出于学习投入的考虑,将学习动力和学习压力看作学习适应的重要方面。[15]纵观学者们对学习适应的构成分类,一般将学习适应构成划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主观学习适应,包含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动力、人际关系等;二是客观学习适应,涵盖学习环境、课程设置等。
整体来看,现有文献大多探究学习适应的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完善的适应体系。然而,大多文献从量化角度探究学习适应,数据分析仅能反映学生者学习适应的结果,不能反映学习者学习适应的过程。因此,本文采用质性方法探讨硕士学习适应过程,旨在映射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及具体行为表现。
我国学界普遍以“入学前后专业差异程度”为定义依据,将“跨专业”分为三类:[16]I类是跨学科门类,如管理学跨到经济学;II类是跨一级学科,如理论经济学跨到应用经济学;III类是在相同一级学科内跨二级学科,如政治学中的国际政治跨到外交学。I类跨专业硕士处于新旧专业转换的交叉点,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相比,他们面对全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在学习适应方面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故本研究将I类跨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目的性抽样开展研究。
从原始材料出发探寻和理解意义是质性研究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索的根本途径,也是开展质性研究的关键。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被访谈者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整理、分析,并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出跨专业硕士在新的学科领域采取怎样的行动来适应专业转变。
在正式访谈之前,向被访者明确说明访谈的目的,并承诺访谈资料会匿名处理仅用于调查研究。访谈内容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一是考察被访者的专业了解程度及读研期望,包括“考研阶段如何备考?”“在备考过程中如何规划研究生生活?”等问题;二是考察被访者作为跨专业硕士的学习适应情况,包括“日常生活学习状态以及所遇到的困难?”“是否过上了理想的研究生生活?”“对课程的看法以及读研后的规划”等问题。本研究首先对Q大学2018级5位跨专业硕士进行深入访谈,后追加4位被访者作为补充,对资料进行初步编码分析后,无新的数据生成,判断已收到充足的访谈资料,达到信息饱和。通过初步分析发现A02与A03信息基本相同,A04-A09与A01提供的信息相似。基于研究者与被访者信任关系,A01、A02的访谈资料较为丰富,故以这两个案例展现研究细节。虽然两个案例具有个体性,但能够凸显出跨专业硕士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差异。访谈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对转录的访谈资料进行初步整理,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首先,将被访者资料概念化和类属化形范畴。对A01被访者资料概念化和类属化形成34个范畴,对A02被访者的资料概念化和类属化形成35个范畴。在开放编码基础上,通过不断比较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范畴进行二级编码,形成包含“导师指导与关怀”“同伴互助学习”“职业理想”“专业兴趣”“学习投入”等14个轴心编码,通过不断比较,挖掘类属间的关系,最终形成6个核心编码,即“身份认同”“学习策略”“学习动力”“学习压力”“学业帮助”“课程安排”,其中“学习动力”“身份认同”“学习压力”属于学习适应的心理层面,“学习策略”属于学习适应的行为层面,“学业帮助”和“课程安排”属于学习适应的外部环境。通过对比发现两位跨专业硕士学习适应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其核心是自主程度的差异,因此,将两者划分为不同类型的适应者对其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表2 三级编码表示例
续表
“爱我所爱,学我所爱”是跨考学生专业选择的重要原因,[17]兴趣、理想、意义是访谈过程中A01频繁提及的跨考理由,也成为日后学习的重要动力。“我从小学就晓得老师这个职业非常伟大,师范专业是我的理想,语文是我的兴趣,学习汉语言文学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择校方面,A01表示Q大学“综合实力和学术氛围以及生活学习环境都比较不错”,就读与此是其多年夙愿。她为实现“考研梦”进行了精心准备,“旁听”成为备考阶段有效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A01提到:本科没接触过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史,知识点零碎,复习难度大,现代汉语比较抽象,没有系统学习过就很难把握。为了更好的复习专业课,我旁听古代文学的课程。在备考期间,学习者并没有审问自我专业认识的正确性,而是基于自身判断进行专业备考。A01通过前置学习已经形成了跨考专业的意象,表现为“对所跨专业自我设定隐藏的专业思维”。在备考阶段,跨考生已经初步获悉“所跨专业的相关知识”和“该专业的就业方向”等专业感知。
在开学之初,A01意识到身份转变。“开学很开心,我的身份从大学生变成研究生了,不再是本科生了,研究生的学术性更专业更集中。”然而,初到硕士环境的兴奋并不能消除跨专业所带来的学习压力。A01说:课堂学习之后,我发现很老师会默认你是汉语言相关专业出身的学生;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这门课程,本科学习时就非常困难,若没有老师讲解和系统的学习,自学无法掌握。有效缩小与本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差距是跨专业硕士学习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跨专业学习者的首要难题。“授课老师的默认”“学习专业课的困难”等都迫切需要A01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A01说:因跨专业,我主动与导师商量,导师建议我旁听本科课程,我连续性上6-8节课本科生课程,发现听比不听强。导师对学习的要求较高,他会推荐我读专业相关的书籍,还会叮嘱我补习落下的知识。导师经常询问我学习方面问题,要求有困难及时与他交流。可见导师能够对学习者施加深刻影响,学习者习惯通过导师的建议来选择适应措施。A01同时提到:“老师布置作业后,同学都会交流自己的学习,提出不同见解,大家分析讨论,自然而然我就会学好。”可见同伴互助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适应也不可忽视。为达到学习适应,A01为制定了清晰的就业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规划。A01指出:“学教师资格证正好能把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进行学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余时间准备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和导师推荐书目。与专业相关的书目我也看过几本。除去上课时间,学习的话就是2-3小时,平均每天上两节课,晚上辅导初一学生,我们专业要求读教材,可以一边读,一边辅导学生,在教别人的同时也能巩固自己所学内容,不管以后怎样要先学好专业知识。”此外,A01对Q大学的学校环境、课程安排和学习方式的满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跨专业带来的不适感。“学校实际环境和我原来想象的差不多”“接触到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活动也比较多”“学校语言课程我比较满意,它比较符合我认识教育课程的先后顺序。”在亲身经历研究生生活后,A01开始与前期设定进行内部比较,调整或重构预设,制定学习初步规划,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适应行动,逐步改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在学习跨专业课程过程中,进取型以本专业研究生专业知识与能力为标准,为弥补跨专业带来的不足,主动积极的采取措施调整自身,进取型能有效地管理生活和学习,尽管面临各种障碍,依旧能坚持自己的计划。进取型密切关注与提高学习适应相关的事情,善于利用资源,合理制定相关计划,有条不紊且目标明确地付诸行动,以高度的谨慎和毅力弥补空缺与不足,在学习适应过程中享受自我实现的良好程度。
“继续在学校当学生挺爽的,考个研究生,晚两年再就业”的想法促使A02选择考研,对本科学习方式的厌烦,迫使他选择跨专业考研。A02提到:我本科时成天做实验,好无聊。法学看起来似乎比较有用,有发展前景,而且招法律专业的公务员还挺多的。“听起来有意思”“可能有用”“有前途”是A02对法律专业的看法,有利于考取公务员坚定了他跨专业考研的念头:“我的人生规划就是当公务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因为从事别的职业,你的努力只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当公务员,你的努力可以让全国人民都过得更好。”在谈及读硕规划及补习专业知识时,A02说:对硕士生活没有规划,完全按照课程来就行,补习专业知识没什么意义,追求专业知识是非常枯燥,没必要。法硕非法学限制报考人群,大家基础一样,没必要深入学习。大家一样就行,没什么特别的追求。“没必要”“没追求”“没意义”等词高频出现在A02对专业知识的叙述中。他认为没必要补习专业知识,对专业的了解仅存在于思想表层的认识,“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务实”是他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关于正式的研究生生活,A02指出:我生活比较快乐,没事跟朋友聊天或看新闻和小说。我和我导师基本不见面,他不找我,我也不会主动找他,没什么交流。我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一小时左右,用于司法考试。缺失导师指导使学习者处于被动的沟通状态,导致学习者对专业知识不重视,学习投入时间少。学习没什么困难,就是作业太多,会有一点压力,作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量大觉得烦,但我也按时完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遇到一切困难,就放弃吧。学习上,我只要达到大众标准就可以。如果老师讲的内容是我喜欢的,那就听,不是感兴趣就不听。A02的学业态度显得自由又随意,始终对专业知识缺乏兴趣,采取中庸的解决方式,只要与大众保持一致。学习者虽有清晰的职业目标,但忽视了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素养。在学习适应方面展现出随遇而安的心理倾向,被动、消极地适应现状。
“尽人事,听天命”是中庸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淡薄、缺乏规划、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是中庸型学生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不主动寻求导师指导、不投入过多时间学习、缺少基本的学习规划等。这类研究生学习自主意识淡薄,学习计划仅停留在想法上,弱化专业发展的追求,看重学位的附加社会价值,把硕士学历看作安身立命的砝码。
第一,学习策略与学习适应之间存在循环印证与强化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图1所示的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分析模型。该模型中,跨专业硕士学习适应要素包括学习动力、学习压力、身份认同、学习策略、学业帮助、课程安排,其中反映心理与行为变化的学习动力、学习压力、身份认同、学习策略构成主观学习适应,外部环境提供的学业帮助和课程安排构成客观学习适应。模型将跨专业硕士学习适应划分为入学前与入学后两个阶段。入学前,个体需求引发起学习动机,学习者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构建未来专业学习的初步适应。入学后,学习者意识到身份转变,实现身份认同,但薄弱的专业基础使学习者产生较大学习压力。在导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学习者改进学习策略,夯实基础。在此过程中,学校提供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习者的不适感。学习者通过“学习策略—学习适应”的不断循环,强化自身的学习适应。
图1 学习适应过程模型
第二,学习者本人在学习适应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学习适应过程中,跨专业硕士本人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进取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不愿忍受专业知识不足所带来的局限,他们的适应策略显著的倾向于“积极应对”,如主动寻求导师帮助、主动阅读专业相关著作填补知识空白等。而中庸型跨专业学生秉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学习理念,采取消极等待的策略,虽有学习目标,但缺乏主动意识,总在外力的驱使下被动适应或改变,有时会忍受所处的情景,对于学习的适应只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表现。个人主动性差异带来不同的学习适应结果,进取型学生在学习适应的行为与心理方面都优于中庸型学生。值得关注的是,本文阐述的“个人主动性”区别于“主动性人格”,已有学者证明主动性人格与学习适应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结论可参见相关研究。[18]
第三,重要他人在学习适应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通过对跨专业研究生学习适应过程的观察,导师和同学是其适应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导师的指导与建议能为其提供学习方向和路径,同伴的互帮互助也能促进跨专业学生的进步,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跨专业学习者的焦虑。对于个人主动性高的学生,导师的支持和同伴间的浓厚学习氛围能够让他们如鱼得水,更好的融入所跨专业的学习。这一结论与一些量化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即教师与同伴的支持与学习适应呈正相关,支持程度越高,学习适应越好。[19]对于低主动性的学生来说,导师的不主动和同伴间淡漠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继续沉浸在自己构想的世界中。综上所述,导师的适切指导、同伴的互助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适应。
第四,学习者的适应过程呈现阶段性
本研究发现,考研准备阶段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建立学科知识结构、培养学科思维的起点。学习者在备考阶段已经开始专业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和学科知识的积累,不断从“零基础”向“专业化”迈进。因此,对研究生学习适应过程的探究应从读研前和读研后两阶段把握,即学习适应前期和学习适应后期,唯此才能对所跨专业适应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五,学习者对待学习的看法与态度存在惯性。
看法与态度是个体对事物的心理倾向,具有内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除非遇到外界强烈诱因,态度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转变。在专业学习适应的前期与后期,跨专业的学生学习态度基本保持一致,进取型的学习者,在适应前期对学习就保持着高主动性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会延续到他后期的适应过程中。在后期,制定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弥补专业差距等正是积极学习态度的具体表现。中庸型的学习者在适应前期就已经体现出较消极的学习态度,因此,低意识、没意义、不参与的观念和行为贯穿在其适应过程的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