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博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高血压脑出血(HICH)作为自发性脑出血,现已成为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临床将其定义为急性占位病变,以呕吐、头痛、偏瘫等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作为高发人群,一旦发病,轻者伴随终身残疾,重者可能会不治而亡[1,2]。近些年,伴随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其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长且居高不下的严峻态势。据统计,高血压脑出血以30%~50%的高死亡率成为脑卒中疾病最具破坏力的类型[3]。保守与手术治疗为现阶段最主要的两种治疗方式,大量研究数据证明,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中,于颅内高压改善、血肿清除等方面取得了更加满意的临床效果[4,5]。小骨窗开颅术、经侧裂显微术等均为临床常用的手术术式,前者因创伤面积小等优势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视野范围较小、容易增加手术创伤等缺点。伴随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经侧裂显微术经由自然间隙直达病灶、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牵拉等优势获得了临床的一致认可。本文将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展开剖析,现报道如下。
将我院2018-01~2020-01筛选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列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别施以小骨窗开颅手术与经侧裂显微手术。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20;年龄45~75岁,中位数(60.56±3.39)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0:18,年龄46~76岁,中位数(60.63±3.42)岁。两组资料经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2)未罹患各种症状严重的基础性疾病;(3)未罹患凝血功能障碍或相关抗凝药物的使用;(4)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在知情协议书上签字;(5)经严格审查,医院伦理委员会给予批准通过。
排除标准:(1)罹患传染病、血液病及凝血功能障碍;(2)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导致的其他出血性疾病;(3)患者及其家属未能在知情协议书的签署方面达成一致。
对照组行如下手术操作步骤的小骨窗开颅术:(1)施加手术前的麻醉;(2)详细观察并将其颅内血肿量的最大层面列为本次手术的中心点,直切口的覆盖直径取值为4cm;(3)完成由头皮至骨膜的逐层深入及分离,借助外力钻孔及咬骨钳完成手术位置骨孔的有小孔扩大;(4)脑出血位置经由剪开的脑硬膜得以充分暴露,待穿刺针缓慢插入后,经由负压进行血肿处液体的有效抽取;(5)完成止血任务后,借助脑压板将其周围脑组织彻底打开,将血凝块、陈旧性血液一并清除;(6)顺利完成术后引流管的有效放置。
观察组行如下手术操作步骤的经侧裂显微术:(1)施加手术前的麻醉;(2)经由CT影像完成血肿位置的有效确定;(3)以血肿位置列为中心点,通过颞部马蹄形切口或扩大翼点入路的方式打开骨窗,直径范围控制在7cm;(4)血肿位置经由脑硬膜及侧裂的顺利解剖得以最终确定;(5)无明显血管区的岛叶皮质经由电凝切开后,将位于血肿腔中的血块一并清除;(6)经由颅内及脑疝情况确定骨瓣的复位情况;(7)顺利完成术后引流管的有效放置。
(1)临床手术指标对比。详细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手术指标。(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并统计两组出现的应激性溃疡、脑积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观察组在临床手术的各项指标方面,同比对照组均呈现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对比
同比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大幅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48,n(%)]
短暂性大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明显特征,其作为由众多因素联合引发的疾病类型,因发病急且病情凶猛,临床未能采取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6]。研究发现,颅内出血导致机械性压迫、周围组织缺血等占位效应,而聚集的血块经由液化分解出各种毒性物质,带来一系列继发性损伤[7]。故施加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及时将血块清除、避免血肿再次出现,另通过增强脑部血液循环及流量,最大程度的降低颅内压、避免大脑缺氧等状况[8]。
在本次研究中,行经侧裂显微术的观察组,其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同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并发证发生率等指标亦大幅减少,究其原因如下:(1)传统开颅术存在手术暴露时间过常、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液体引流不够彻底、负压操作带来的二次损伤等弊端,均会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2)经侧裂显微术经由神经内镜进行操作,借助显微镜拥有更佳充裕的操作空间,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带来的二次损伤、并发症等不利因素,如有必要还可直接进行开颅手术。(3)操作便捷、创伤面积及出血量更小的同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亦大幅降低,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加速促进其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相比小骨窗开颅手术,施加经侧裂显微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大幅降低,住院时间等亦明显缩短,加速促进了其康复进程,值得临床积极采纳并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