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模式
——联用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和故障树分析方法

2021-05-25 06:45孙跃辉刘忠禹王凤艳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题组知识产权故障

刘 宇,孙跃辉,刘忠禹,王凤艳

(1.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60;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1899)

知识产权作为科研单元保持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是科研单元重点培育、管理和保护的核心资产之一[1],知识产权风险受到科技创新链中各类主体的广泛重视,被视为影响创新竞争力和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重大课题组作为科技创新一线主战场,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大策源地,也是科技创新、应用、转化与产业化的能力源泉,其知识产权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重大课题组在科技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较多、复杂性较强,并且在不同科研阶段还存在不同潜在风险点,造成知识产权风险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与经贸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美国试图通过知识产权打压我国在新科技革命中表现出的科技竞争力,知识产权问题也给我国科技机构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重大课题组对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需求日趋迫切。探索重大课题组在科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风险,科学合理地分析风险类型、关键点、主次关系,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应对策略,对于保护与提升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知识产权风险属于科技创新风险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给知识产权持有人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者基于知识产权的当前或潜在收益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及其可能性[2]。知识产权风险研究既有法律层面的,也有管理层面的,本研究则主要探讨后者。国内外对于知识产权风险研究已有一些有效探索。

在国外,学者既有探讨国家、行业领域等较大范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有分析企业机构等较小范围的知识产权风险,以及探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措施。例如,Halbert[3]论述了美国将知识产权风险视为国家安全重大威胁,并采取监控措施加强保护;Reardon 等[4]研究了音乐、文化等领域的知识产权风险及盗版现象,测试了消费者对盗版音乐的行为决策;Lim 等[5]研究了企业生命周期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问题,认为提升知识产权能力有助于降低企业破产率;Gretsch 等[6]调研并分析了4 个行业中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的知识产权风险,认为知识产权共享程度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成功率有重要影响;Draganov[7]研究了智力产品知识产权风险及其风险转移,认为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纯风险及投机风险所造成的危害;Wolanyk[8]探讨了美国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和成本,提出利用诉讼融资解决知识产权风险问题。

在国内,一些学者也探讨了企业、人才流动、高校图书馆共享等方面的知识产权风险及防控。例如,周衍平等[9]利用改进的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分析了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并提出防控举措;刘振亚等[10]探讨了作为质押融资主体的中小企业主动进行风险预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构建了有助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的预警模式;王则灵等[2]从知识产权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3 个环节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模式;王莲峰等[11]从专利权培育、知识产权内部化保护等方面研究了我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及应对策略;盖敏强等[12]分析了科研机构人才流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预测与控制等面临的挑战;崔惠敏[13]运用风险矩阵法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另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管理。

从国内外文献调研来看,知识产权风险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并在风险特征、影响因素、防控策略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效探索,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在对象上,主要面向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等,尚未有对科研一线单元知识产权风险的研究报道;第二,在方法上,大多采用定性化方法,鲜有定量化方法的运用;第三,在深度上,大多停留在对宏观层面、面上现象或特定环节的研究,缺少对风险因素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程度的深层次剖析,也缺乏对知识产权风险在科技创新活动整个过程中的动态化、系统化的分析与把控。因此,本研究基于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管理的思想理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安全评价与分析系统学方法,针对重大课题组在创新、应用、转化与产业化等全链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研究,构建有利于前置化风险预警识别、分析、评估和解决的泛在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模型,分析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的潜在后果、发生可能性以及形成原因,并对危险程度评价、提出相应预警措施,构建有利于前置化风险预警识别、分析、评估和解决的泛在化模式,从而为重大课题组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和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研究方法探讨

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方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和故障树分析方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都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FMEA 方法是针对事件发展的各过程阶段,逐一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从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提升事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FTA 方法则是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出发,自上而下地层层寻找顶事件的成因,构建树形的逻辑概率关系。FMEA 和FTA 两种方法的分析方式及功能特性不同,前者侧重于定性分析,后者侧重于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在军事安全、医疗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实践。

知识产权风险研究是一种具有预判性、前瞻性、预防性的应对知识产权领域风险安全问题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将FMEA 和FTA 方法联合起来,引入对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发挥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克服其各自的局限性,实现优势互补效果。一方面用FMEA 方法对知识产权形成与应用整个过程的可能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和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用FTA 方法分析知识产权形成与应用每阶段关键控制点的知识产权风险发生概率、重要程度和因果演绎过程,从而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更为有效、合理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评价方法。

3 构建基于两种方法联用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模式

本研究面向重大课题组,从管理角度对广义上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点范围,基于FMEA 方法的知识产权风险点识别与评价,通过分析风险严重度、发生的可能性、可被探测的程度,认知不同风险的危害性,并识别出关键风险点,然后基于FTA 方法,围绕该风险关键点进行分析,剖析出各类风险因素对该关键点发生的重要程度,从而制定有先后、有主次的风险防控对策,形成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模式。

3.1 确定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点范围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失效状态进行梳理与归类,以确定知识产权风险点的范围,根据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点,自上而下从顶上事件到中间事件、再到原因事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是在对顶上事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收集、调查各类系统事故,确定事故发生的中间事件、可能原因,并根据各类事件的逻辑关系绘制风险点的结构图(见图1)。

图1 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点结构

3 类事件的风险分析内容如下(见表1):

(1)顶上事件。本研究的顶上事件设定为重大课题组的知识产权风险。该风险伴随课题组知识产权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旦触发风险,会造成课题组核心竞争力降低、人员流失、经费下调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对课题组的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中间事件。中间事件涵盖了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的各个阶段:一是知识准备阶段,主要包含前期对知识产权现状的调研评估及项目立项等;二是知识创造阶段,主要是对知识产权研发的经费、技术、人力资源投入等;三是知识产品化阶段,主要是对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进行大规模生产;四是知识市场化阶段,主要在于对知识产权产品进行营销、占有市场份额,从而获取产品带来的收益。

(3)原因事件。原因事件即是重大课题组在知识产权各个阶段的活动中引起知识产权风险的事件。

表1 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点分析

3.2 基于FMEA 的知识产权风险点分析

基于FMEA 方法,采用分级方法对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的起因、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由专家打分得到知识产权风险严重度(severity,S)、发生的可能性(occurrence,O)和风险可被探测的程度(detection,D),如表2 所示,从而计算出知识产权风险优先数(risky priority number,RPN),计算公式为:RPN=O×S×D。若RPN 较大,则对超出安全警戒范围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将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风险控制在安全警戒线以下;若RPN 较小,可以直接接受风险但必须将该风险事件记录在案[2,10]。识别知识产权风险,并将风险防控在一定的范围,通常不只是一种对策,而是多种对策的组合,同时也要根据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从科研机构整体角度综合考虑,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表2 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的严重度取值

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发生度取值、可被探测程度取值分别如表3、表4 所示。

表3 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发生度取值

表3 (续)

表4 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可被探测程度取值

3.3 基于FTA 方法的知识产权风险关键点分析

运用FTA 方法对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程度最高的关键点构建故障树进行分析,以了解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计算顶事件失效概率、底事件概率重要度等,找出控制该风险的可行方案,按轻重缓急而采取预防对策。一般可按3 个步骤分析:首先,根据顶事件的目标明确边界和范围,调研相关数据及信息,构建起故障树;然后,通过布尔运算求解出最小割集,分析基本事件在故障树结构中的重要度;最后,计算出顶事件的失效概率,分析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

(1)顶事件失效概率。将全体最小割集作为基础,通过割集数据推断出故障树中各底事件的发生概率(P),并进一步做定量化计算。故障树结构和各底事件失效概率值决定了顶事件的失效概率。

在计算出故障树中各最小割集和相应底事件概率重要度之后,将全部底事件按概率重要度由大到小排序:重要度数值越大,说明对顶事件影响程度越大;重要度数值越小,说明对顶事件影响程度越小。由此,可以按照计算所得顺序制定风险预警策略。

4 案例研究

依据上述FMEA-FTA 方法,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某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课题组”)为例,对这一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活动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识别,并针对不同的潜在风险进行知识产权的风险评价;同时,根据总结潜在风险的故障后果和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对改进后的风险进行评价,对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形成一定的指导。

4.1 基于FMEA 方法的分析

通过调研及咨询,围绕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知识产权活动的准备阶段、创新阶段、应用阶段、推广阶段4 个不同创新阶段,归纳出了12 类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将每个阶段的每项风险现状、原因及预估改进效果总结如表5 所示。由表5 可知,知识产权外溢泄露风险是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知识产权活动中最严重的风险。由于关键性知识产权技术信息外泄可能导致课题组重大技术与经济损失、专项课题失去研究价值、课题组竞争力下降、重要骨干成员流失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课题组的长远发展,因此其严重程度定位10;同时知识产权外溢发生频率较高,发生可能性为20%~30%,因此发生概率系数为8;但此类风险被探测到的难度适中,其可探测度定位为6。因此,该风险RPN 为480,风险优先数最高。为了降低此类知识产权风险,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在研发过程中应制定明确的知识管理条例,由专人或团队进行知识产权的维护和管理;可以与研究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等,运用法律法规约束研究人员的行为,防止知识产权被相关人员有意或无意泄露外溢,并且如果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盗用,应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给予赔偿等。

表5 基于FMEA 方法的案例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

表5 (续)

4.2 基于FTA 方法的分析

在前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运用FTA 方法对风险顺序最高的关键点,即知识产权外溢泄露风险,构建故障树进行分析,以更清晰地反映风险因素对该关键点的重要程度,从而制定控制该项风险发生的可行方案,形成有先后秩序、轻重缓急的预防对策。

(1)故障树的构建。将知识产权外溢泄露风险作为顶上事件,按照树形解构逐层剖析构建故障树。引起知识产权外溢泄露最直接而必要的原因主要是:组内成员泄密、外部合作泄密、科研骨干流失泄密、竞争对手窃取,四者中任一因素出现都会导致知识产权外溢泄露的发生,因此以四者为次顶事件,对相应原因进行分析,建立起以逻辑门符号表示的完整的故障树如图2 所示。

图2 案例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知识产权外溢泄露风险的故障树

(2)故障树分析。通过专家咨询并结合案例信息统计,综合分析列出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如表6 所示。

表6 案例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知识产权外溢泄露风险的底事件失效概率

由于上述故障树只存在“或门”形式连接,因此所有的最小割集即是所有的底事件之集合。依据顶事件失效概率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出顶事件失效概率:

然后,再根据底事件重要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各底事件的重要度如表7 所示。可以看出,科研骨干流失缺乏保密机制造成泄密、组内成员贩卖技术信息获利、会议论坛交流泄密、科研合作泄密等是造成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知识产权外溢泄露的重要基本事件,按重要度排序依次是组内成员贩卖技术信息获利、会议论坛交流泄密、科研骨干流失缺乏保密机制造成泄密、科研合作泄密。因此,从这4 点入手出台相应措施,能够有效防止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的知识产权外溢泄露风险。

表7 案例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知识产权外溢泄露风险的底事件重要度

4.3 制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策略

为了更有效地防控知识产权风险,研究提出对上述12 类潜在风险加强预警防控,并针对知识产权外溢泄露风险作出4 项重点布控:

第一,加强重视,严格制定并与组内成员(尤其是科研骨干成员)签署保密协议,明确信息泄密责任和惩罚机制。

第二,强化管理,提升课题组成员对于知识产权风险的警觉性,在学科讨论、对外交流等事宜中自觉注意重要技术信息的保密。

第三,在团队与外界合作中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技术信息机密保护机制,防止科研合作中的泄密现象。

第四,面向科技创新立项、研发、转化及应用推广的各个环节,形成专门的资料、信息与数据保存的专人管理、监督与审核机制。

5 结论

本研究将安全评价与分析系统学理念引入知识产权风险防控领域,运用FMEA-FTA 方法对重大课题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探讨,研究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的潜在后果、发生可能性以及形成原因,识别与评估各项风险点,并围绕关键风险点剖析出底层事件,提出相应的防控预警措施,从而构建起有利于前置化风险预警识别、分析、评估和解决的泛在化科研单元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模式。依托该模式,以上海硅酸盐所某重点实验室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该模式能有效地对该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活动的12 类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识别出关键风险点,并分析出影响该关键点的基本事件重要度,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对该重大课题组防范知识产权风险、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也为其他科研单元开展知识产权风险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经验和研究模式。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构建的重大课题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模式中,一些指标点需要案例经验、调研信息及专家咨询来提供基础数据,由于这些数据采集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会涉及一些非公开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二是实证案例对象综合了前沿研究与应用研究,而对于侧重前沿研究或专注应用转化的课题组,需要对研究模式进行修正调整以增强其合理性。以上问题将在未来作进一步探讨,不断地进行优化完善。

猜你喜欢
课题组知识产权故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 张瑞福 课题组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故障一点通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课题组成员
故障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