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安徽高等教育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

2021-05-25 08:41戴玉纯杨毅仁

戴玉纯,杨毅仁

(1.安徽工业大学 高教研究所,安徽 马鞍山 243002;2.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安徽高教战略

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经济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愈加紧密。习近平指出,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2019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整体进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体系。安徽高等教育(简作安徽高教)如何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属战略性紧迫问题。

伴随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演进,区域一体化语境下的高等教育探索不断发展。中央“两办”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出构建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新格局。安徽省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安徽省教育领域也较早地加入了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2009年安徽作为正式成员出席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参加第一届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签署了“三省一市”《关于建立长三角地区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的协议书》;2012年安徽加盟长三角教育协作体,首次对接区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工作协作联盟。打铁还须自身硬,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有安徽的担当,也有安徽高教的作为。安徽高教在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布局高质量发展战略。2021年5月,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推动结构优化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勾勒了安徽高教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蓝图。

实施行动方案,加快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要着力解决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类型层次结构不适应问题、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宏观层面的区域布局结构、类型层次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学科、专业、课程结构等。放眼长三角地区,安徽高教的结构优化问题不可谓不突出。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高等教育相关数据为基础,从高等教育结构的角度探讨安徽高教的差距所在及对策,以期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安徽高教发展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安徽高教现状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区域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安徽省地处长三角地区的西部,其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区内其他省(市)相比,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不妨称之为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格局的“东西”失衡现象。

(一)区域布局结构失衡

高等教育相对规模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已有研究表明,人口的地区分布是影响我国高校区域布局的重要因素,高校数量与其人口数量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依照惯例选择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作为衡量区域高等教育相对规模的指标,从长三角地区和安徽省域两个镜像来观察安徽高教区域布局结构。

1.安徽高教在长三角地区布局不平衡。首先,从高校分布来看(参见表1),安徽省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为207人,比全国(统计数据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平均(237人)少14.5%,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235人)少13.7%,比上海市(305人)少47.2%、比江苏(262人)少26.7%;安徽普通高校校均对应人口达53.03万人,在长三角地区列第三。说明安徽高教规模布局在长三角地区相对落后,与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是不相称的。其次,从校均在校生规模来看,安徽高校校均10 962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 381人,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少686人,比江苏省少1 707人,比上海市少602人,与浙江省相当。应该讲,校均规模不够集约化,也不够经济,尚有扩大空间。再次,从财政资源投入分布来看,2019年安徽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参见表2)比上年增长0.25%,达到15 505.53元,低于全国(大陆)平均水平,位列长三角地区末尾,安徽高教的财力支撑度有待提高。

表1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规模分布情况(2019年)

表2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 单位:元

2.安徽高教在省内布局不平衡。首先,省域空间布局不平衡。从安徽省域普通高校分布看(参见表3),安徽省各市布点不平衡,省会城市合肥市55所,为全省第一,第二名芜湖市10所,第三名蚌埠市、马鞍山市各有6所,其余城市零星分布少数高校,而本科高校更是分布不平衡。结合校均对应人口情况分析(参见表3),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3.05万人)的城市11座,其中宣城市、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达到全省平均水平2~5倍,在总体上安徽高校布局偏少的同时,省域内皖西北地区、皖南地区尤为严重,纳入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城市的部分皖江城市,优质高校布局也明显偏少。省内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安徽省高校尚有扩大布点的必要。其次,省域财政资源投入分布不平衡。一所城市拥有高校的规模与品质不仅仅带来城市的直接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更是城市的品质、底蕴和发展的潜力,城市支持高校发展义不容辞。全省16个地级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水平程呈现3个档次(参见表3):第一档50000元以上,仅合肥市一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也超过上海市的平均水平;第二档15000~20000元,共有6市;第三档15000元以下,共有8市(蚌埠市未见数据)。除合肥市以外,其余各市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与上年相比,全省仅增长0.25%,与当年GDP增长率(7.5%,居全国第7位)相差甚大,其中还有4个城市负增长,尤以芜湖市(-23.06%)、淮南市(-16.48%)、铜陵市(-8.77 %)为甚,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表3 安徽省各市普通高等学校分布与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

(二)类型层次结构失衡

高等学校的类型层次结构既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积淀。在充分看到安徽高教发展成效显著的同时,对比长三角地区高教整体格局,安徽高教在类型结构、层次水平、高职教育、民办高教方面显不足。

1.类型结构有待改善。从高校学科类型来看(参见表4),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5个类型,即理工类(占36.38%)、综合类(占24.62%)、财经类(11.55%)、师范类(占7.63%)、医药类(占6.32%),艺术类(占4.14%)、农林类(占3.27%)次之,其余有少量政法类(占1.96%)、旅游类(占1.74%)、语言类(占1.53%)、体育类(占0.87%),民族类、军事类没有涉猎。安徽省普通高校的情况相类似,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理工类(占40.00%)、综合类(占19.17%)、财经类(12.50%)、师范类(占10. 00%)、医药类(占9.17%),艺术类(占3.33%),尤其理工、财经、医药、师范比之长三角地区同类占比更高,医药类的占比高于上海、江苏、浙江,而综合类稍低。这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安徽高教“农医师”的老格局已经得到了显著改观。与此同时,安徽高校的类型结构在层次上尚嫌偏低,类型布点存在空白区。从表5可见,安徽高校中,如理工类本科院校10.83%、高职(高专)院校29.17%,财经类本科院校3.33%、高职(高专)院校9.17%,高职(高专)院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安徽高校学科类型基数的不足,而政法类、旅游类、体育类的本科院校尚属空白,尤其是旅游类本科层次、高职(高专)院校均属空白。

表4 长三角地区高校学科类型结构(2019年)

表5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分层次学科类型结构(2019年)

2. 层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本科院校偏少。从“三省一市”普通高校的办学层次来看(参见表6),安徽省本科层次高校占38.33%,本科高校占比低于长三角总平均(48.58%)约10个百分点,分别低于上海市约22个百分点、江苏省约19个百分点、浙江省约6个百分点;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占比达到61.67%,高居长三角地区之首,比长三角地区平均占比高出近10个百分点。可见安徽省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在长三角地区明显偏少。二是高品质大学稀缺。“985”“211”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简称“双一流” )是区域内优质高等教育载体的代表,反映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最高端的水平,其分布情况在“三省一市”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上讲,江苏省15所、上海市13所、浙江省3所、安徽省3所;从占本省(市)高校比例讲,上海市20.31%、江苏省8.98%、浙江省2.78%、安徽省2.50%,长三角地区总平均7.40%,安徽省处于垫底的位置。另外,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一般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是地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列为省部(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校,也属于省(市)区域内水平较高、特色比较鲜明的高校,属于品质较高的地方高校代表。从表6可以看出,中央部委直属本科高校、省部共建地方本科高校在长三角地区的分布也是多寡不均的,数量上看(即表6中的列(6)+列(7)),长三角地区共有39所高校,从多到少分布是江苏省18所、上海市11所、浙江省6所、安徽省4所;而从这类院校在本省(市)高校占比看,长三角地区平均占比8.49%,上海市17.19%、江苏省10.78%、浙江省5.56%、安徽省3.34%,安徽省处于低洼地带。三是本科院校学科水平偏低。学科在一所高校中处于龙头地位,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了一个高校的发展水平。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参见表7),安徽高校A-以上学科共16个,在长三角地区垫底,同时要看到,安徽高校的A-以上学科全部属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省属高校无缘跻身。据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总体上看,安徽高教的层次格局在长三角地区处于落后地位,这与创新型安徽省建设不相匹配,也与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

表6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结构(2019年)

表7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水平状况(2019年)

3.高等职业教育有待提升。近年来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参见表6),高职(高专)院校有74所,居长三角地区前列;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61.67%,居于长三角地区之首。一方面扩大了安徽高教的供给能力,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安徽高教类型的短板。进一步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层面,应该讲,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尚需持续建设发展。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层次问题。表8显示,长三角地区共有高职院校223所,其中本科院校3所、专科院校220所;安徽省高职院校69所,位列长三角地区第二,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尚待突破。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问题。国家支持高职学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双高计划”。安徽省入选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单位1所(C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4所(其中A档2所),共计5所,占全省高职(高专)院校6.8%,在长三角地区内居末位。在省内整体高等教育规模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上尚有发展空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有待提升。

表8 长三角地区普高职(高专)院校分布情况(2019年)

4.民办高等教育有待拓展。表9显示,安徽省民办普通高校31所,占全省普通高校25.83%,低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与浙江、江苏两省相比差距更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教育经费支持提升乏力的安徽省来说,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大有可为。

表9 长三角地区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分布状况(2019年)

(三)学科专业结构失衡

高等教育微观层面结构是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直接指向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和水平。安徽省本科专业覆盖了12个学科门类(参见图1),工学门类专业占比最高,达35.90%;其次为管理学门类、理学门类和艺术学门类,占比分别为15.67%、11.88%、11.12%。工学和管理学门类占比最大、优势明显,应用型专业门类占75%以上。安徽省高校本科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格局,本科专业布局和省内产业结构匹配度较好,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专业结构需要与产业结构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在看到安徽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省域匹配度不断改善的同时,要注意到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匹配度问题、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度问题。

图1 2020年安徽省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种类的布点情况

1.学科专业结构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匹配度问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上锚定了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高端服务经济三大目标,都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密切相关。据安徽省教育厅对省属高校专业布局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情况分析,安徽高校部分学科专业布局与社会需求不成正比。2019年,安徽省高校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的20个本科专业为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设计)、图书馆学、翻译、法学、知识产权、农业水利工程、资产评估、财政学(证券投资) 、政治学与行政学、档案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心理学、大气科学、朝鲜语、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天文学、法医、国际政治、传播学。管理学类、理学类、文学类、医学、经济学类和法学类的专业点和毕业生数量与其初次就业率排名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专业的发展可能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部分学科专业设置重复度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亟待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相匹配,进一步提高安徽高教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与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度问题。一是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不高。表10反映,安徽省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校均数在长三角地区处于末位,除去中央部委直属高校拥有的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属高校只有200个,从省属高校本科专业布点规模看更显稀缺。二是“四新”建设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以“四新”建设引领本科全面振兴,推进新教改,打造新质量,构建新体系。“四新”建设的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关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表11显示,安徽高校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国家级立项数位列长三角地区最后,安徽省在“四新”建设的道路上,任重道远。三是安徽高校“金课”建设任务艰巨。从课程建设来看(参见表12),安徽高校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103门,本科高校平均2.2门,仅为长三角地区平均数的40.7%,只相当于上海市的1/4、江苏省的1/3,安徽省高校尤其是省属本科高校打造“金课”任务艰巨。四是安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不容乐观。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反映了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风貌,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资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刻画了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表13显示,安徽高校进入TOP300的本科院校10所、高职(高专)院校9所,共计19所,在安徽高校的占比分别是21.7%、12.2%,合计占比15.8%,均位列长三角地区倒数第一。综合特色优势专业、“四新”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等4个方面情况,反映了安徽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内涵发展基础薄弱,安徽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状态不相协调。

表10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一流专业分布状况(2020年)

表11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四新”立项建设分布状况(2021年)

表12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分布状况(2020年)

表13 进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 T0P300长三角地区高校

综上所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扫描安徽高教,区域布局、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等结构上存在着明显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制约了安徽高教高质量发展,与安徽省发展战略不相适应,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不相协调。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亟待优化安徽高教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安徽高教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水平。

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安徽高教结构优化建议

人力资本是高等教育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系统最直接的纽带。作为长三角地区的西部一员,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人力资本集中体现在安徽高教的发展,在于安徽高教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相协调。安徽高教要立足安徽高质量发展,着眼于长三角的产业布局和高教布局,优化区域布局,打造优质资源,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结构优化,实现安徽高教与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安徽高教发展的平衡度

与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相比,安徽高教存在数量不足、规模偏小、学校类型失衡等区域不均衡和省域不均衡问题。面向未来,优化安徽高教区域布局,重点在于扩点、增容、调整。一是扩点,就是扩大高校布点。优先在皖西、皖西北地区增加布点,适当在长三角核心核心城市以及纳入南京都市圈城市马鞍山、宣城等地增加优质高校布点,改善安徽省域分布的不均衡,提升安徽高教在长三角的分量。二是增容,就是扩大高校在校生规模。扩大现有高校招生规模,提高现有高校容量,尤其是品质较高的理工类高校、理工类专业要多增加招生,使生均在校生规模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三是调整,就是调整高校类型结构。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制造业和高端服务经济的需要,壮大相关学科类型的院校,深入调整招生专业,积极扩大高职院校。另外,基于目前安徽省财政支撑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不失为安徽高教发展的可行选择。

(二)打造优质资源,提高安徽高教发展的协调度

在长三角地区,安徽高教存在着优质高教资源稀缺、层次以及学科专业等内涵发展水平偏低的结构性问题。面向全球,着眼于长三角未来发展布局契合度,打造安徽优质高教,重点在于内强、外引、合作相结合。一是内强,就是立足安徽高校,做大做强省属高校。统筹兼顾,在已有一所省属高校入选全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基础上,实施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升级版,强化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求适配性更高的部分院校支持度,在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公办、民办高校,以及工、农、医、师、商等类型院校中各有风采,使安徽高校呈现“五指山”各有峰峦,跻身长三角乃至全国高水平大学之列。同时,重点支持,各显神通,鼓励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打造高水平学科专业以及课程、教学、科研,使安徽高校的高端学科、高水平专业、优质课程资源得到显著增长。二是外引,就是积极引进省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入驻安徽建校办学,尤其是吸引省外“双一流”高校以及境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入驻安徽办学,扩大安徽优质高教资源,造福安徽人民。三是合作,就是安徽高校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先进企业、跨国集团、高端智库机构合作。鼓励支持安徽高校与之形成实质性合作办学关系,共建专业、学科平台、重点实验室等,鼓励支持安徽高校积极参与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分类大学联盟互动,使安徽高教的建设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发展紧密结合,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紧密集合,与长三角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紧密结合,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引领者。

(三)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安徽高教发展的充分度

安徽高教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既有数量的欠缺更有质量的短板。优化安徽高教结构,仰赖政策护航,完善治理结构,推进安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在于财政、自主、评价。一是财政,就是优化财政税收政策,增强安徽高教发展的财力。与安徽经济发展相协调,提高普通高校在校生预算标准,合理提高学生收费标准,使安徽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追赶长三角地区普遍标准;建立省、市分级支持高教发展的财政体制,在省级财政依法依规保障高校预算的同时,要明确地方政府属地化财政支持责任,既包括对本地所属高校的支持,也包括对属地的中央、省管高校的支持;税收政策要采取倾斜措施,使参与支持安徽高教建设发展的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企业得到财务上实惠,使之更加乐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二是自主,就是依法依规保障高校行使自主办学权。“放管服”改革,政府部门要真正放权给高校,改进管理方式上要有政府的担当,提高服务上要有更加积极的高质量作为。财经管理上,让高校依法依规能用钱、高效集约用上钱,支持高校在内涵发展上自主有为。在选人用人上,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办学传统,发挥好高校党代会、教代会的作用,依法依规集中高校民主智慧,尊重高校师生员工的意愿,积极选调长三角地区高水平院校优秀干部到安徽高校任职,建立省内高校后备干部到长三角地区高校对口挂职锻炼或任职制度,选好用好高校当家人。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高校要依据有关法规对办学主体及其法人进行资质审查把关,对其选派代表投资者的高校负责人要进行高等教育资质审查把关。三是评价,就是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徽高教结构优化的评价体系,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布局,对安徽高教的区域布局、类型层次、学科专业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价,并对各地市、各高校进行个别评价,分年度发布报告,其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财政支持措施挂钩,全面促进安徽高教系统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