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摘 要】游戏是娱乐化教学的主要表现之一,近年来也越来越容易出现在课堂上,并且通常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拥有多种优点,是辅助初中数学的重要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质量。因此,本文将针对游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游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120
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一种游戏和娱乐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游戏教学法是被教师群体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也通常会得到良好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它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符合新时代发展下教育和学生的需求。“寓教于乐”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和思维发展阶段,能夠通过有效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让课堂变得枯燥和死板。游戏教学法有着较强的竞赛性质,能够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牢牢记住数学知识。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明确提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产生一种内在的兴趣,而最能够激发学生这种内在的兴趣的,就是游戏。”在游戏教学法中,数学知识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变成了动态的,同时可以有效塑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知识。同时,游戏的互动性很强,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并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态,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教学效果更好。游戏教学法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具有极强的娱乐性、竞争性和目的性,见效较快,容易实施,且反馈良好,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应当如何实施和应用游戏到日常数学教学中,就成为了我们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时代的数学课堂改革已经开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是为学生指引方向,但是不会强制进行填鸭式教学。事实上,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游戏教学中。游戏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授课的知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设计游戏规则时要正确、科学,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不能脱离教材,教师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但是也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既不能过于强调游戏的娱乐性,也不能只强调游戏的目的性。教师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去思考游戏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玩游戏,却忽略了对知识的吸收。同时,教师也需要把控好游戏的节奏,维护课堂秩序,并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游戏的作用能够发挥到最大。
例如,教师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且要小组内的每一个人都答对才算最终胜利。在竞争的氛围里,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反应速度也会更快,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解答。同时,还可以有效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完成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竞赛结束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复盘,对于正确的答案给予表扬,错误的答案则要帮助学生找出问题,避免下一次再重复犯错。数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一味地讲解和传授知识会让学生感觉知识枯燥、学习困难,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成绩也会随之下降。游戏的存在会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中变得热闹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加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可在小组中开展游戏教学法
小组讨论交流是有效保证学生思维能力活跃程度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小组化的教学模式会将大基数的学生人群分解为人数少、思维集中的单元,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之中实现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的构造。同时,在每一个独立单元中也会更加容易增强每个人的参与性,更容易带动课堂的活跃程度,让数学课变得轻松有趣。同时,在游戏中分成小组竞赛,可以充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互帮互助,让学会了知识的学生去带动还没有学会的学生,避免出现有的学生过于落后、知识完全学不懂的情况,增强学生集体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小组伙伴之间的信任。
小组游戏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平台和空间,在小组游戏中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获取游戏的胜利,这一行为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继续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对于这个答案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案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总结和讨论,相互拓展和借鉴他人的学习思维,同时对知识本身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才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学生在游戏和讨论过程中遇到的无法独立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可以向教师提出,由教师进行正确的解答,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跳出自身的限制圈,用更全面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需要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之一。当学生的思考走进了死胡同,教师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切忌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或者代替学生来算,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精神和良好动手能力。
游戏教学法虽然好用也常见,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它的适用范围也有限,教师不能一直过分依赖于游戏教学法,无节制的去夸大和使用它。在游戏的设计和制定中,要始终坚持点到为止的适度原则,不能脱离课本和教学实际,过分的追求游戏的娱乐,而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喜欢数学,更容易学数学,减少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让课堂变得不再枯燥,数学变得不再困难,这样一来,游戏教学法也就真正实现了其所蕴含的重要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童鹏.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成功(教育),2010,000(006):30-32.
[2]康孔福.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作用及实施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20(8):0256.
[3]朱志香.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游戏设计与实施[J].未来英才,2016,000(0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