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学与近代工科科研的探索
——以矿冶系为中心的考察

2021-05-24 12:55熊宗武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北洋研究所学术

熊宗武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402)

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后更名北洋工学院等,为方便起见,本文统称北洋大学)前身,这是我国按西方模式建立的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初设法律、工程、矿务、机械等门(系),在近代的办学中,矿冶系无疑是成绩最好的系科之一。矿冶系教师最初全部自国外聘请,他们不仅带来了西方的矿学知识,也带来了西方大学的科研精神,这种精神被矿冶系师生继承,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研究、交流学术,使学术研究在矿冶系蔚然成风。

北洋大学在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矿冶系的科学研究又是北洋大学重要的办学特色,因此,它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此类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关于北洋大学相关要素的研究,如工程教育[1,2]、校长李书田[3]、矿冶学科[4]、矿冶学会[5]等;二是关于大学现代性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国现代性大学的起源展开探讨。注重知识创新是现代性大学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故此,有学者将北洋大学视为中国现代性大学的起源之一,并且“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性大学的发端”[6]。还有学者认为北洋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中国大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7]。上述研究成果对于矿冶系的科学研究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但多从科研的意义、精神等宏观层面进行论述,对于微观层面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或失之简略,或失之片面。笔者试对后者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考察,以此揭示北洋大学在引进西方近代大学制度时对其科研功能的积极探索,同时彰显中国科技近代化的前进步伐。

1 成立学会,拓展科研形式

矿冶系学生的科学研究自实习这种科学考察活动即已开始。首批聘任的教授之一德雷克,每逢假期就带领学生到矿山看矿、研究地质。实习分地质调查及采集实习、矿冶厂采冶实习,各有数周时间,“于学业可以孟晋”[8],自创办之日起就被作为常规活动之一,溶入学生的学术血液,不可或缺。1932年春假,因学校经费困难,不能津贴学生的毕业旅行,但学生“视旅行和参观为课外重要的工作”[9],自费组织前往唐山实习。

实习“一以开豁襟怀,一以实事考求”,学生的参与兴致都很高,“以世界最古地层所在,供我辈十日考求,其为乐又何如也”[10]。但这只能在假期举行,机会毕竟有限。为活跃校园学术气氛,增加学术研究机会,他们成立采冶学会。采冶学会成立于1924年,“本力谋发展成绩可观”[11],后因学会职员毕业,负责无人,致使会务停顿。1928年4月,采冶系同学深感“非团结共同研究,不足以促进学术,非群力提倡矿冶,更难以语救国兴邦”[12],正式恢复采冶学会。采冶学会以“研究学术、发展中国矿冶事业并促进关于本校采冶学系事项”[13]为宗旨,其学术活动主要有举办学术研究会、敦请校内外矿冶名人演讲、出版矿冶刊物等。采冶学会是“北洋大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5],它所举办的丰富的学术活动,活跃了校园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兴趣,成为北洋大学工程教育高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

1.1 举办学术研究会

学术研究会是采冶学会举办次数最多、成效最著的活动。学术研究会为在校会员作读书报告与讨论而设,每次报告前由会员提出问题,交由研究股与本系教授商定具体题目,再分发会员研究,到开会时报告、讨论。学术研究会常邀请本系教授莅临,他们或作报告,或作指导,保证了学术研究会的质量。学术研究会最初每周开会一次,后定为每3周开会一次。周期延长,给了会员充足的研究与准备时间,对提高学术研究会的质量不无裨益。如1932年5月5日的学术研究会,到会的有冯淮西、邓曰谟两教授及采冶系同学40多人,由会员黎超海报告《光是什么?》,张恩枢作关于钢铁的报告,段守棠报告山东溜川、博山一带地质,原定2小时的会议结果开了3个半小时。

学术研究会的举行时间都由干事会讨论决定,但每学期首尾几周不举行,因开学初采冶学会举行换届选举,学期末学生须复习迎考,其他时间则定期举行。以1932年度(1932—1933学年度)第一学期为例,每3周举行一次,严格按照学会章程运作。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报告内容广泛,既有读书心得,也有个人研究成果,还有实习报告。从教师的报告中,他们不但获得一些学理知识,还增广了对国内地质、矿山的了解。学术研究会定期召开,在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上效果明显,受到学校的鼓励。从1936年起,学校给予采冶等学会每学期各60元的津贴,“以用于与各学会会员有普遍性益处,并与各学会范围内之学术有关者为限”[14]。在学校的支持下,学术研究会到战前一直赓续不断。

表1 1932年度第一学期北洋大学采冶学会学术研究会召开情况简表

1.2 敦请矿冶名人演讲

矿冶系很早就重视邀请名人演讲,如办学初期曾邀请时任开平矿务局矿师、后任美国总统的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到校演讲。采冶学会成立后,对学术演讲益加重视,他们或趁校友回校之机会邀其演讲,或特邀校内外专家、实业界名流作专门演讲,对于校外人士,常委托学校代为邀请。从1932年到1937年,几乎每年都有矿业学术的演讲(表2)。

表2 北洋大学矿冶学术演讲情况一览表(1932—1937)

抗日战争期间,采冶学会的学术演讲活动仍积极进行。1937年12月25日,采冶学会举行迎新大会,除本校教授李书田、张遹骏、雷祚雯到会外,他们还邀请陕西省建设厅厅长雷宝华莅会并作“陕西油产状况”的演讲。

大学教学要想达成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大学生优质发展的目标,首先要求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与课程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把握教师教学观与课程观转变的趋向及其与高校课堂教学发展的关系。这对于大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术演讲丰富了矿冶系学生的矿冶知识,开阔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如瑞德“矿物与人生”的演讲分3次,包括古代之矿物用途、矿物与近代生活、中国矿产问题。在最后一次演讲中,他分析了中国矿业事业的艰难处境,还提出中国矿业学者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不为如何探寻矿产资源,而为努力研究矿产之制造方法,尽力使已有之矿产,获得最高程度之利用。”[15]这种观点给学生从资源开发到资源利用的思维启迪。

2 建立研究所,完善研究体制

我国引入西方大学制度后,大学科学研究一直受到关注,从最初实施的癸卯学制到民初的各种大学制度,都有关于设立通儒院、大学院等研究机构的规定。癸卯学制规定在大学堂内设“令大学堂毕业者如焉”的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16],页572)。民初的《大学令》明确了大学宗旨,即“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此,大学应设大学院,“为研究学术之蕴奥”([16],页640)。此后,《大学令》虽被修正,但设立大学院的精神一以贯之。揆诸工科教育史实,受客观条件的限制,20世纪30年代前这些条文基本停留于制度层面。这一时期,北洋大学虽未能建立研究机构,但矿冶系教师的科学研究自美籍教师开始,一直未曾中断。如施勃理自1911年来校任冶金学教授,24年中“于耳提面命之余,伏处研究室中,无间朝夕”[17],并发明施勃理选矿机。中国籍教师在他们科研精神的感召下,或协助研究,或独立研究,积极投身研究活动之中。学校亦深感开展学术研究是自身的使命:“中国今日需要一切专家,而工程专家之需要尤为迫切。本院在过去既稍有精神上及物质上之建设,自应对国家之建设上负一较大之责任,当非增添学术研究机关不为功。”[18]1933年,北洋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矿冶工程研究所,分地质、采矿、冶金、选矿和燃料5组。第二年,根据教育部所颁《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将矿冶研究所与工程材料研究所合并为工科研究所(暂设矿冶工程部),这是经教育部核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工科研究所,也是惟一的由独立学院设立的研究所。研究所“以招收国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工科毕业生研究高深学术,并供给教授研究各项工程问题之便利,及代外界解决各项工程实际技术问题为宗旨”[19]。

2.1 招收研究生,培养高级人才

1935年,工科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研究方向分3类,采矿工程学、冶金工程学和应用地质学,凡在公立或经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学或独立学院矿冶工程学系、地质学系、化学系或化学工程学系毕业的学生均可报考。首次原计划招收5人,后经教育部审核,贾魁士等2人未通过资格审查,审查合格的3人分别为采矿工程学门的常锡纯,冶金工程学门的谢家兰和丁陈威。1936年,又招收两名研究生。培养研究生,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到新阶段,“标志着我国的人才培养与国际上先进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接轨,是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又一个里程碑”[7]。

北洋大学规定,研究生入学后,商承矿冶工程部主任选择导师,所习课程由部主任与导师共同审定(表3)。研究生课程分基本科目和选修科目,学生原有学科背景不同,其基本科目和选修科目也不同。基本科目的规定为:矿冶工程学系毕业生须选采矿工程类、冶金工程类或应用地质类学科为主要科目;地质学系毕业生须选应用地质类或采矿工程类学科为主要科目;化学系或化学工程学系毕业生须选冶金工程类学科为主要科目。选修科目的选择范围由基本科目决定:选采矿工程类学科为主要科目的,须补修或选修热机关学、电机工程、铁路工程、石工基础、钢铁混凝土、压气设备、抽水厂学等;选冶金工程类学科为主要科目的,须补修或选修矿物学、自然地质学、经济地质、工程图画、机械制图、工程实习、材料实验、电机工程、热机关学等;以应用地质类学科为主要科目的,须补修或选修测量、地形制图、大地测量、采矿工程等。以上补修或选修科目的学分,不得少于12个,亦不得多于24个,并且不列入研究所本身所授科目学分计算。研究所为每类学科开设了10—12门课程,另还设有辅助课程。辅助课程可作基本课程,亦可作研究所课程学分计算,具体由导师临时决定。

表3 北洋大学工科研究所矿冶工程部所授课程表

1937年,3名研究生的研究期满。《国立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暂行组织章程》(以下简称“《章程》”)规定,研究生毕业考试须组织委员会办理,委员会须有经教育部核准的校外人员参加。根据《章程》,组设了研究生毕业初试口试及论文口试委员会,其成员以本校校长兼工科研究所所长李书田博士为委员长,校外委员有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冶金教授王钧豪博士、开滦矿务局唐家庄煤矿总技师孙昌克先生,校内委员有矿冶系主任李达博士、化学及冶金工程教授魏寿昆博士、矿冶工程教授罗为垣博士、采矿工程教授古威廉博士。学业口试于4月30日举行,硕士论文口试于6月7日举行。常锡纯的论文题目是“The Pressure Drop of Air Flowing through Replica Bends of Mine Ventilation Ducts”;谢家兰的是“An Investigation on Pearlitic Malleable Cast Iron”;丁陈威的为“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Tungstic Oxide From Chinese Wolframite and Its purification”[20]。这3名研究生均顺利通过各种毕业考试,被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这是我国培养的首批矿业研究生。

1937年6月28日至30日,第三届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天津本校举行。不久,“七七事变”发生,北洋大学遭到日寇的疯狂轰炸,图书、仪器等设备损失惨重,据战后估计,矿冶系仅仪器损失达4亿元[21],无从购买者更是无法估计。内迁西安后,时局不定,对人才、设备、经费影响甚大,研究所难以恢复。1939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研究所恢复招生,当年招生2人。到1949年,全国授予的工学硕士学位数,近四分之一出自北洋大学[1],可见其实力之强。

2.2 增强研究队伍,充实研究内容

1933年矿冶工程研究所成立时,研究人员有雷宝华、曹诚克、施勃理、冯景兰和王子祐[22]。由于矿冶系教师少,课程任务重,影响他们入所研究的时间,为此,矿冶系努力增强研究力量,延聘了众多学有专长的人士,其中很多人拥有欧美博士学位,如李达、朱玉仑、魏寿昆、汤腾汉、丁绪淮、罗为垣等。中英庚款董事会也赠予矿冶工程讲座一席,由英籍学者古威廉博士担任。当时由他们组成的这支科研力量,国内任何一所同类大学都无法与之相比。根据教育部对1934年8月至1936年12月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教员研究专题的统计,工科采冶方面的研究全部来自北洋大学,包括顾元礼、谭锡畴、王子祐、沈乃菁、古威廉等人的研究[23]。研究所另聘有许多矿冶名人担任特约研究员,计有孙昌克、周志宏、许本纯、王宠佑、侯德均。

表4 北洋大学工科研究所矿冶工程部研究工作及成绩

续表4

这些研究内容既有基础研究,又有应用研究,都有很强的适用性。基础研究中《矿物学》《岩石学》《高等化学》《试金学》《定性分析化学》等大学教材的编著,适应了我国矿业高等教育教材本土化的急切需要。应用研究所占比例最大,大体可分为3类。其一为一般性矿冶工程问题的研究,如古威廉关于国内各大煤矿井下气体及其爆炸性的研究、各矿通风法的改良,谭锡畴对于国内各煤田的研究等。其二为代外界解决矿冶工程技术的研究,如施勃理、王子祐为冀北金矿作选冶试验,魏寿昆改良井陉偏苏汽油提取方法,顾元礼代外界分析钢、煤、水等。其三为调查地质、矿产,以便开发矿产资源,如谭锡畴、沈乃菁分赴广东、广西作矿产调查。这些应用研究对改进我国落后的矿冶技术意义重大,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密切了矿冶系与实业界的联系,促进了近代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抗日战争初期,矿冶系仍在积极征聘化学及冶金助教兼助理研究员,竭力扩大研究所规模,但这一努力最终被战争摧残。1939年研究所恢复,但研究实力受到很大影响。1946年复员天津后,矿冶系努力扩大教授阵容,到1948年,聘任的教授有魏寿昆、刘之祥、邓曰谟、王炳章、陈新民、赵锡麟[24]。他们学识渊博,科研能力强,为矿冶系营造了浓郁的科研气氛。

3 创办报刊,加强学术交流

学术研究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不断进步。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作品、交流学术心得的重要场所,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工具。到战前,北洋大学创办了周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年刊等十多种报刊,其中刊载矿业学术文章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5)。

表5 北洋大学创办报刊简表

《北洋大学校季刊》是北洋大学创办最早的学术刊物。1915年,在校学生郑畋、桂步骥、徐谟、孙量等人联合校内外同学成立“北洋大学校季刊社”,12月,他们出版了第一期《北洋大学校季刊》。前任校长蔡儒楷为其撰写了序文,指出了办刊宗旨,“以研究科学为范围”[25]。该刊刊载矿冶、土木、法律等学术文章,第一期的矿业学术文章均为学生作品。1927年,在校长刘振华的大力支持下,创办《国立北洋大学季刊》。这两份刊物维持时间均不长,出版少数几期后就停办了。

《北洋半月刊》创刊于1929年7月16日,时任北洋大学校长的茅以升在为其撰写的《序》中,称其目的是“露布校闻,兼研学术”。到9月1日,该刊共出版4期,刊载《世界盐业状况》《地球之生死问题》等矿业学术论著。该刊停刊后,又创办《北洋月刊》,“以登学术”[26],由此可见《北洋月刊》乃一纯粹学术性刊物,刊载师生的学术论著。

《北洋周刊》创刊于1927年6月1日,是北洋大学发行时间最久、份数最多的综合性刊物。该刊创刊后,即告中辍。1929年底,以《国立北洋大学周刊》之名再度问世,但此后又经几度短暂停顿。从第37期起,又改称《北洋周刊》,由原来的单张版(创刊号并非单张,而是有78页的小册子)改为小册子,出版到1933年5月15日的第66期。这一时期,《北洋月刊》因经费问题而停办,《北洋周刊》开始刊载师生的学术论著,但数量较少,因为“周刊的使命,主要的在于描述我们的生活,传达学校同学间的消息,和联络先后同学的感情;所以关于学术的论著,我们定有字数的限制”[27]。该刊初由北洋大学学生会出版部编辑、出版,从1933年11月27日起,改由北洋同学会与学生自治会共同编辑,由北洋大学总其成并出版,专门刊载本校新闻、学术论著、学生状况、校友及同学会消息等。北洋大学接办后,力求内容丰富、材料革新,使其成为一份有价值、有力量的刊物,学术内容较前期有所增加。

《采冶年刊》的全名为《国立北洋大学采冶年刊》,由采冶学会创刊于1932年,这是北洋大学创办的惟一的矿冶专业性学术刊物。《采冶年刊》的创办,缘于我国矿冶学术之不昌,矿冶刊物之稀少,矿冶事业之幼稚。其《发刊词》称:“采冶年刊,北洋大学采冶学会之会志也。集名人之著述,及各会员平日之心得,纂而成刊,以之启发知识,商量学术。我国之漠视矿冶事业者久矣!晚近矿冶机关之勃然有生气者,实为罕见,矿冶刊物,尤属寥寥,以至社会人众,对关系国计民生之采矿冶金事业,默默无闻,莫明真象。然则斯刊之出,内以砌磋矿冶学问于同人,外以介绍矿冶事业于社会,意至善也。惟当刊行之始,诸多幼稚,尚望海内君子,体其刊行之旨,不以其简陋,从而赞助之,指导之,光大之,庶斯刊之不朽也。”[28]该刊出版后多赠送国内外各大学、各会社及图书馆,与对方交换学术期刊。1933年5月,采冶学会决定续出年刊,并组织第二期年刊出版委员会,该会还计划在稿件及经费增多之后,再办季刊或月刊。不幸的是,由于经费不足,年刊未能续出,他们把优秀稿件投在《北洋理工季刊》上,将该刊的某一期命名为“矿冶专号”,代替年刊。如《北洋理工季刊》第一卷第三期即为《采冶年刊》第二期。《采冶年刊》虽未再单独出版,但采冶学会对于该刊的征稿及出版一直在积极努力。年刊稿件来源广泛,有本校师生,也有毕业校友,还有国内矿冶名人。

《北洋理工季刊》由校长李书田创办于1933年。李书田对创办学术刊物十分重视,1932年上任伊始,他就计划创办月刊或半月刊,以研究学术,交换专门知识。在他看来,北洋大学虽出版过一些期刊,却没有一种赓续不断的学术期刊,这与学校的精神未能吻合。“以‘实事求是’为校训之北洋,从未尝铺张学术,付诸铅椠,故为眩世而盗名。”为加强技术深研和理工探讨,北洋大学恢复之前出版季刊之举,创办一份纯学术性的《北洋理工季刊》,“期跻于世界学术之林,……蝉联永续,与北洋历史,及人类文明,共同前进”[29]。该刊以中英文刊载中外学者的学术论文及译文。到1937年6月,该刊共出版5卷18期(内含2期“矿冶专号”),发表师生及校友等人的大量矿冶学术文章,其中教师19篇,学生15篇。

《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研究丛刊》是将工科研究所各研究员的专题研究成果单独编成册出版,汇集成丛刊。经与欧美各国各大工程实验机关约定交换,该刊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该刊不定期出版,到战前为止,计出版13种,其中8种为矿冶论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北洋大学学术报刊创办不仅时间早,而且种类多。从创办主体看,有学生创办的,也有学校创办的;从刊物性质看,有学术性的,也有综合性的。这些报刊为矿冶系师生的学术活动提供了巨大交流空间,对激发师生的科研兴趣,提升科研水平,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4 结语

北洋大学在引进西方近代大学制度之时,努力把握近代大学嬗变的路径,瞄准近代大学的发展方向,积极移植西方大学的科研功能,“率先实现从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变”[7],确立了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近代大学的一个典范。她的毕业生质量得到美国等国外一流大学的高度认可,表明她已与当时世界一流大学无缝衔接,其成功的奥秘在于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视,这为其他工科大学或大学工科乃至所有学科的建设树立了榜样。矿冶系是要培养“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工程技术人才,这种人才不但以掌握技术为动机,且以穷极学理为鹄的。“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30],是每一位北洋大学人的价值诉求。矿冶系师生通过广泛、深入的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品质。他们组织学会、成立研究所、创办报刊,多途径、多层次推进科研事业,服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科技近代化。北洋大学矿冶系的科学研究,为我国近代大学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作了有益探索,对当代大学科研亦有重要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北洋研究所学术
睡眠研究所·Arch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心力衰竭研究所简介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