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净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作出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促进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为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青岛市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能够切实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效应,带动黄河流域资源要素配置优化。深入研究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对于青岛市建设国际大都市,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和节点功能作用,在国家战略中实现青岛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黄河流域涉及九省区,以中西部省区为主,生态资源相对丰富,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已成为黄河流域省(区)的共识和一致行动(见表1)。国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向主要体现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1]黄河流域横跨中国北方东中西部,地理与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地带。目前,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呈阶梯状分布,九省区资源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凸显,市场空间巨大,拥有深化东中西分工协作,打造长江以北各类资源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新通道的坚实基础(见图1)。由此,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龙头,中原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等重点区域为依托,青岛、济南、西安、郑州等中心城市为重要节点,强化港口、人才、数据、技术等各类要素的互联互通,快速形成沿黄东中西深度合作战略通道,不仅会强力推动黄河流域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且将会极大缓和我国经济南北分化明显的态势。
表1 沿黄流域九省(区)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实践
图1 2020年各省(区)占黄河流域九省(区)GDP比重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沿黄九省(区)人口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30%以上,内需市场广阔,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环节。同时,黄河流域还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高度重合,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黄河流域地缘经济价值显著提升。由此,强化青岛、西安、兰州、西宁、郑州等“一带一路”沿线内陆或沿海重要双循环节点枢纽作用,沿着黄河流域构建一个“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协同共进、共促‘双循环’”的经济空间,更加主动、更大力度地促进沿黄流域深度合作,对于畅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循环活力,以及建设以“一带一路”为重要支撑的新型互利互惠国际循环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黄河流域连通华北、西北和渤海,连接祁连山、三江源、华北平原、汾渭平原等多个“生态高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水资源和生态功能极为重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探索协同推进绿色发展的新道路。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和制造业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全面增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迫切需要在黄河流域提升创新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积极打造新一代创新走廊和产业高地,促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推动黄河流域在国内国际供应链、价值链地位的整体提升。
1.门户枢纽优势。青岛市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交汇地,是新亚欧大陆桥和澳亚两条最长洲际通道的交汇点,是中国通向世界五大洲的重要口岸之一。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双节点城市,青岛市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海上通道,向北与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相融,通达俄蒙;向南与长三角城市群互接,联系东盟;向东接日韩东北亚及环太平洋区域;向西经过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重要区域与中亚欧洲联通;具有辐射内陆、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建设国内国际物流大门户大通道的战略优势。近年来,青岛市的枢纽价值凸显,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青岛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际化空港、现代化海港为辐射中心,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城市交通紧密衔接的“海陆空铁”联动发展交通网络,为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节点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托。
2.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势。青岛市拥有基础雄厚、平台优质、政策叠加、海陆空立体开放等综合禀赋,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对贸易、投资、金融、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的国内国际区域性配置功能持续强化,协同胶东、服务山东、辐射沿黄流域优势明显。目前,青岛市为沿黄流域与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搭建了良好通道,输送商品种类涵盖机械、电子、化工、纺织、汽车、家电、医疗、农产品等上千品种,建设的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上合等“国际客厅”,也正在加快向沿黄省市提供交流、推介、展示、招商等服务,这对于沿黄流域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及生产力空间布局,构筑商贸畅通、优进优出的物流大通道将提供重要载体和平台。①
3.创新优势。目前青岛市拥有20所在青注册的公立及私立大学,16所全国性大学在青设立的研究院,一批以中科院海洋所为代表的国家、省、市属的研究机构,以及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69家省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94家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①雄厚的创新基础有助于协同沿黄流域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与优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提升新能源、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及可持续环境利用与治理发展水平,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动沿黄流域高质量发展。
4.产业优势。2020年青岛市三次产业比例为3.4∶35.2∶61.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主引擎作用凸显,工业制造和智能制造优势突出,与沿黄流域产业合作前景广阔。推动生态优化下的产业升级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目前来看,沿黄流域在机械、化工、冶金、纺织、能源等相对传统的工业领域具备相当大的优势,对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青岛市拥有强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优势和智能制造技术底蕴,将会为沿黄流域工业的整体优化升级提供重要支持。同时,青岛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航空运输业、文化艺术业等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与沿黄流域在文化、体育、旅游、科技、教育等多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1.创新引领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效应不够突出。科技创新能力的迥异是影响城市能级大小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造成我国南北经济差距逐步拉大最重要的原因。纵观近几年崛起较快的武汉、西安、合肥等城市,一个共性现象是越来越重视科技领域的创新,注重将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新企业、创新项目有效整合起来,转化成新兴产业集群,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快速崛起。作为黄河流域重要中心城市,青岛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基础科研领域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短板一直比较明显。在电子信息、绿色发展、生物与新医药、物联网、智能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面临着核心关键技术的瓶颈制约。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传统产业链升级改造的基础科研支持力度偏弱。高校院所与产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有待进一步优化。①2020年青岛市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86.64亿元,与深圳1036.3亿元相差甚远。[3]仅以青岛市科研实力较强的海洋科技创新为例,海洋类相关产业链条本地孵化能力较弱,引领带动效应偏低,海洋科技创新与孵化中心地位得到认可尚需要更多努力。
2.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偏低,辐射引领作用不强。国家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作为全国10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山东半岛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是北方地区和华东地区重要增长极之一,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当前山东半岛城市群提出要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青岛市作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中心性”效应发挥并不显著,教科文卫软实力相对偏弱,对人口、资本等要素集聚与扩散能力不够强大,作为支撑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也相对落后。同时,以青岛市为中心的青岛都市圈与以济南市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融合发展不够,亟需通过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逐步清理因行政区划导致的市场分割,深化市场、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合作,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在更高层次的有机融合中寻求一体化发展新路径,共同引领带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4]
3.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有待增强,多式联运功能亟需优化。从对外通道来看,青岛市海上通道已经初步形成远近洋航线兼备、干支线配套协调的全球性航运网络,但海陆对外通达能力分布仍然不均衡;“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直通能力整体偏弱,向西腹地经济辐射不足,在铁路、公路建设方面提升空间较大。从港口发展来看,单纯的航运功能可圈可点,但港口国际中转、采购、配送等功能还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港口贸易、航运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航运保险、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影响力的全球或全国性贸易企业和物流运营商偏少、物流数据整合利用欠佳等问题突出。空中航线网络不发达,尤其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全货机航线布局有待优化,目前仅连通韩国、日本和美国东部,尚未覆盖与青岛市外贸联系密切的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市场,制约了国际货物中转能力。同时,在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通道与枢纽战场集疏运体系完善、标准化建设、经营主体培育、联运组织模式创新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①
立足连通日韩与欧亚大陆的区位优势,依托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充分发挥青岛市“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双循环重要战略节点作用,联合内陆港、空港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海铁联运服务功能,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促进要素、商品和服务高效自由流动,推动黄河流域从沿海到内陆梯次开放,持续打造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循环畅通的内需体系,不断优化“日韩+青岛市+沿黄九省区+中西亚欧洲”的国际循环空间布局。
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市场导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率先建立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管理体系,加强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衔接,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构建更加持续更具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空间结构调整主要载体的现实,强化“一盘棋”思想,充分挖掘潜能,发挥比较优势,加强空间联动,增强溢出效应,实现更高程度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放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青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强化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地位,进一步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能,推动黄河流域形成彰显优势、协同共进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1.完善枢纽场站布局与集疏运体系。以服务于日韩、北美、中国东南沿海等区域与欧洲、中亚之间的货物交流为主线,深度布局与开发沿黄流域内陆港和虚拟无水港。积极参与内陆场站和班线的运营,强化港口联动发展效应,扩大口岸辐射范围,巩固和拓展口岸货源腹地。在亚得里亚海、黑海或东非沿海地区通过资本合作、承包经营、合作经营等手段,经营符合“一带一路”要求、有内陆拓展潜力、与青岛港有货物交流的港口。稳定中欧、中亚、中蒙、中韩快线、东盟专线等国际班列线路和国内班列,加密开行跨境班列,加强沿途及口岸部门间的通关协作。加快改造升级既有站场设施资源和多式联运功能区,实现由物流集聚向贸易集聚转型。鼓励商品车、化工、冷链等专业化多式联运枢纽站场建设。
2.丰富发展空空联运、空路联运和空铁联运。学习郑州、深圳、广州等城市发展经验,探讨与国内外航空公司开展契约式联营或产权式联合等合作模式。新开、加密日韩、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运航线以及全货机航线,建立与郑州、西安、成都等重点内陆城市航空中转链接,加强与顺丰、UPS等大型快递企业的合作,丰富航空物流枢纽网络,建设集门户功能、集散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复合航空枢纽。优化“绿色+智慧”空铁联运、空路联运、空空联运一站式综合交通出行服务,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推动形成智能化、网联化和一体化的多式联运发展新格局。
3.搭建沿黄流域多式联运综合数据平台。积极研发集无线通信、GPS定位、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管理系统,依托沿黄流域铁路平台以及既有港口EDI中心或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建立和完善包含海关、检验检疫、码头、货代企业、班列、货主等多方信息的电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加强集装箱电子数据报文标准的制定,强化与国际国内相关行业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发展和壮大基于大数据的高品质多式联运增值信息服务新业态,促进船、车、班列、港口、场站等多方动态信息的交换共享和互联互通,整体提升沿黄流域通道和节点运输组织水平,优化多式联运价值链。
4.激发多式联运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多式联运龙头企业,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国际优秀物流企业来青设立总部基地、区域营运中心,增强青岛市多式联运集约化发展能力。支持不同运输方式的企业以资本融合、资源共享、链条共建为纽带,组建多式联运专业化经营主体,发展跨区域、跨产业的集群式合作联盟。引导物流园区、开放平台、通道运营平台与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协作,搭建企业合作、政企合作的互动平台。支持经营企业深度应用网上结算、电子运单等新模式,拓展多式联运服务链条。
1.做好大数据智能化示范引领“排头兵”。依托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开放产业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发挥工业互联网的资源配置优势和产业赋能能力,服务沿黄流域更多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一批信息集成、数据分析、增值服务头部企业,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处理和运用。重点围绕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集成电路、云计算等领域,强化前沿技术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应用示范与产业培育,进一步完善从技术研发,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再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的智能化全链条布局。
2.当好沿黄流域创新成果转化“领头羊”。按科技成果不同行业和领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先进制造、应用场景、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分行业和领域的评价标准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组织等多元主体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特色创新孵化集聚区。建立科技成果全过程管理评价平台,形成常态化成果发布和产学研对接机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面向市场积极开展中试、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支持企业主动对接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
3.建设沿黄流域知识创新型总部集聚高地。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深远海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完善和新建一批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支持建设一批沿黄流域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研究型机构,集聚一批创新型高成长性总部企业,推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为特征的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打造沿黄流域生态友好型发展典范。设立黄河流域绿色技术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绿色产业发展区域合作联盟。鼓励采用技术转让、装备投资、工程承包等方式,深化与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绿色产业科技合作,共同推进绿色技术攻关。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准、标识体系,逐步扩大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范围。深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建设绿色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绿色创新型生产基地。
1.加强与沿黄流域城市战略合作。与西安、兰州、银川、郑州、西宁、呼和浩特、太原、济南等沿黄重要节点城市及二连浩特、满洲里等重要口岸加强战略对接,从整体上缔结合作伙伴关系,组织政府专门力量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全面协调联通保驾护航。鼓励智能家电、现代物流、健康养老、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优势企业在沿黄流域建立产业园区,并加强与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中德生态园、中俄地方合作园等重点园区交流合作,吸引和带动全市中小企业“抱团西行”。积极参与沿黄流域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融资,鼓励青岛企业参与承担重大项目建设。
2.放大“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效应。突出上合组织、人工智能、德国、日本、韩国、以色列、央企等“国际客厅”特点,个性化定制政策服务,高标准配置法律、财务、签证、生活等商务服务,建设外资进入国内市场最便捷的通道、黄河流域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最重要的跳板。争取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项目给予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贸易融资与结算、跨境人民币贷款等金融业务创新。加快建设上合示范区大数据研究中心,探索构建“一带一路”投资贸易等指数体系。
3.全面深化与日韩合作。以RCEP签署为契机,积极争取商务部支持,将青岛市列为中日韩自贸协定框架下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为促进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创新地方经贸合作机制探索经验。以韩国、日本前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为目标,开展多种方式投资促进,收集推进一批智能制造、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项目。支持日韩信息技术企业在青设立区域研发基地。强化与釜山、仁川、横滨、福冈、川崎等港口深度互动,推进与日韩转口贸易合作升级。
4.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航运服务机构落户,完善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和扶持航运物流、航运经纪、航运金融、造船修船、设计检验、平台运营、检测评估、保险代理、法律咨询、新媒体、培训认证等功能性航运服务机构发展,吸引一批区域性总部或功能性总部。支持企业开展航运资金汇兑与结算、航运金融经纪、船舶融资、融资租赁、航运保险、产业基金等业务创新。强化空港服务功能,创新发展租赁业务、技术服务、检修服务、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等贸易新业态。
1.打造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黄金通道。依托京沪线、济青线、沈海线、日兰线等交通网络,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强化产业要素集聚,促进青岛都市圈与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与价值提升,实现交通主干道周边产业跨越式发展,形成引领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走廊。优化济青快速交通网络,尽快形成青岛都市圈与济南都市圈中心城市“一小时城市圈”,强化技术、人力、金融、数据等各类信息互动交流,提升要素配置水平。加强与鲁南发展片区经济联系,依托鲁南高铁、日兰高速等禀赋条件,形成联通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快速通道。
2.建设沿黄流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充分利用青盐铁路干线和沈海高速,强化青岛港与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协同发展。依托自贸区、综合保税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载体,提升外向型物流、保税物流和辐射型物流发展水平,打造陆海联运和进出口贸易发展新高地。围绕山东“走出去”产业,依托省内公路铁路网络和中欧、中亚班列,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加强与省内多式联运、干支线衔接、口岸服务类物流园区合作,完善境内境外“双园互动”园区发展模式。
3.打造沿黄流域一体化发展改革创新示范区。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以莱西、莱阳区域一体化为突破口,聚焦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等方面,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一体化制度安排和共同行为准则,以“点”的集中突破,带动“面”的更深层次改革,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乃至黄河流域协同共进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示范。
注释:
①数据来自作者对青岛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