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赋文物新生

2021-05-24 06:27:32叶秋云吕明
海峡姐妹 2021年5期
关键词:堂姐工坊器物

文/叶秋云 图/吕明

一张纸,两支毛笔,一碗浆糊,一碗清水,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人文化宫内,“90后”文物修复师瞿超正低头手工修复民国时期影印的古籍《春秋繁露》,一举一动都十分小心、谨慎。

“古籍修复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是修补破洞。”瞿超表示,古籍破损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虫蛀鼠啮、霉蚀等的生物因素和酸化、老化、使用中的磨损等自然因素。“针对不同的病因,我们要根据相应的病因使用不同的修复方案。”

在工作室内,瞿超将刚出库等待修复的古籍建立修复档案,拍摄每一页的破损情况记录下图像;用仪器检测记录古籍的酸碱度、纸张厚度、古籍尺寸、色差等资料。

随后,瞿超剪开线装古籍的订线,轻轻拆书,并记录每一页书籍的编号。据其透露,目前,国家对古籍的保护主要以抢救性保护为主,因明、清、民国的古籍存世量大,破损大多较为严重,修复方式主要是“以纸补纸”。

“在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下,一般情况是没办法对古籍丢失的文字资料进行修复的,因为不好找到相同的版本的古籍。”瞿超如是说道。

瞿超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主要来自家人的熏陶。他的堂姐、师父瞿汕(艺名:唐洁)是业内有名的文物修复师,至今为止,他已是瞿家第五代从事文物修复相关工作的。

“文物修复专业是最难学的专业,没有之一。”2020年,瞿超毕业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如今,他在福建省博物院实习。瞿超表示,同一届的学生里,选择文物修复专业的仅仅11人;毕业后还坚持这一专业的,更是寥寥无几。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他从事古籍修复与保护的同时,还在堂姐的唐洁工坊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在唐洁工坊内,记者看到数位“90后”文物修复师正低头忙碌,瞿汕也是其中之一。

尽管才27岁,但瞿汕14岁便开始跟师学习古陶瓷修复,称得上是“年轻的老师傅”。她表示,十多年坚持下来,热爱是关键。热爱这个行业,同时,也得热爱所修复的器物,“择一事,终一身”。

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需要长时间伏案。一个器物修复,长则几年时间,短时间也得两三个月,耐心、细心、恒心必不可少,还得坐得住。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挑战。

从事文物修复行业已有20余年的文物修复师叶剑飞表示,文物修复行业就目前来讲,可挖掘的文化、领域太多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不断更新迭代,年轻人的加入,可以拓展文物修复的领域和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剑飞认为,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他们是在和器物近距离沟通和交流。文物修复师需要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享受器物修复完整后的乐趣,并不断地提高修复技艺。

猜你喜欢
堂姐工坊器物
被护送的“甜瓜”
当代工人(2021年16期)2021-10-15 17:38:33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20年32期)2020-12-25 02:59:14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0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20年26期)2020-10-27 02:23:28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艺术品鉴(2020年7期)2020-09-11 08:04:56
“消气”红包
保健医苑(2019年11期)2019-11-27 05:13:16
绣花姑娘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18年23期)2018-08-23 09: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