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感受与体验

2021-05-24 08:22王华清
南北桥 2021年8期
关键词:感受体验阅读教学

王华清

【摘    要】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和孩子们的生活情感息息相关,折射出彼时彼地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这一切主要通过作品的言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客观环境等表现出来。而体验的前提和要素也正是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受、感知。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教学目标。显然,体验已经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说,体验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给予足够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感受  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82

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与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激励学生广泛阅读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教材中没出现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二、准确地解读课文,杜绝“四忌”

1.准确地解读课文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教师要以普通读者的身份认真研读课文,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从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2.解读课文时,教师要杜绝“四忌”。一忌浅——浅尝辄止,不去仔细研读课文,不去认真查阅资料;二忌搬——急于看教学参考书,照搬别人的理解,照搬别人的方法;三忌偏——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文本价值取向,理解有所偏差;四忌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查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课堂教学内容“泛滥成灾”。

三、实施体验性阅读

“体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主体把握和理解事物的本来意义及其引申意义的心理过程。人类两种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认知学习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体验学习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知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1.创设情境,激發兴趣。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有限,往往很难“入境”(进入角色),不能“入境”便无法“入情”,这样阅读教学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因此,语文教师要善创设和再现各种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充当角色,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月光曲》教学中有这样一段:

师:从“苏醒”这个词你能看出“陶醉”是什么意思吗?(生:听入迷了,什么都忘了,连贝多芬走了都不知道。)

师:不错,陶醉在本课中就是这个意思,看下文就明白了。同学们,8、9两节写得最美,最动人。贝多芬的美妙琴声仿佛把兄妹二人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下面请听一听贝多芬的《月光曲》,我想大家一定也会有和兄妹俩同样的美妙的感受。听过之后,一定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老师放《月光曲》片断,学生静静地听。)

师:多么优美的曲子!大家听过之后,一定会把8、9节读得声情并茂。

之后,学生练读,指名读,读得很有感情,课堂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以读悟情,以读悟语。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课标总目标也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读”是最主要、最重要的目的,学生“读”的能力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培养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读,如默读、朗读、诵读、齐读、轮读、接读和听读等。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阅读还应有具体目标,逐步提高,最后达到以读悟情,以读悟语的目标。笔者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教学中,安排的每一次读都带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开始的两次读是让学生达到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的要求。然后的读让学生体会小乌鸦喂的不容易,从而引出对懂事的小乌鸦的喜爱之情。最后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配以学生熟悉的乐曲让学生进行表演,既是对课文语句的积累,又是让学生在“自我发挥”中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走出教室,体验生活。语文无时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教室当作主要阵地,教师不离三尺讲台,学生被封闭在狭窄的教室里,这样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发挥,才能很难得到发展。因此,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生活的体验与积累,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应该多带学生走出课堂。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极富儿童情趣和生活常识,笔者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教学资源。学生在大自然新鲜有趣的环境中,不但更清楚地认识到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远远比教材内容要宽泛和深入得多。尤其是写景物的作文课,更应该把学生带出去,去观赏、去感受,这样学生才会得到感情体验和心理体验,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广大语文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取得可喜的成果。

猜你喜欢
感受体验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