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探温姓源琉

2021-05-21 10:57鲁晓帆范林林
收藏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温氏墓志黄帝

鲁晓帆 范林林

在华夏民族古老的《百家姓》当中,温姓虽然仅仅排名在361位,但它在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却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现今温姓人有近200万,占现有中国总人口的0 .16%,人数虽少,但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许多显赫人物的名字。

对于温姓之源,过去有着不同的版本及不同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出自“己姓”,为颛顼高阳氏之裔,是昆吾氏之子,立温国后以国为氏。二是颛顼高阳氏之裔,昆吾氏之子苏国之后,源于苏国己姓。三是认为温氏源于姬姓,为唐叔虞之后。

正是温姓在远古的起源说法不一,现今研究者也就大有人在。其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有,唐人张九龄的《姓源韵谱》载,温姓“唐叔虞之子,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载:“温,唐叔虞之后,晋公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就连宋代欧阳修所撰写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是沿袭了这一说法,云:“温氏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后,以公族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郄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而北宋陈彭年等编修的《广韵》载:“温氏,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也谓:“温氏,姬姓,唐叔虞之后。”可见,温姓为“唐叔虞之后”对于后世的认知,其影响有多么的深远。但不管是唐代著名书法大家欧阳询撰写并手书的《大唐故特进右仆射上柱国温公(彦博)墓志》(图1)载:“公讳彦博,字大临,口口太原祁人也。其先分土于晋,勤王口口口口书社于温,乃口口于韩魏,口其鸿魏,载德流其茂社。”还是由唐宰相岑文本撰文、欧阳询手书的《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图2)载:“公太原祁人,讳彦博,字太临,系姬文之远胄,派唐叔之遥源。食邑河内,世功开其绪,着姓晋阳,世德派其祚。”也是谓温彦博的先人来源于唐叔虞之裔胄。直到今人研究唐代温佶、温邈父子的墓碑与墓志,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现立于河南省济源市坡头乡左山村的《唐故太常丞赠谏议大夫温府君(佶)神道碑》,据说是温氏家族现存历史最悠久、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块墓碑。此碑文是由唐朝宰相牛僧儒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文物价值极高。但也由于年代久远,碑上字迹已有部分斑驳难辨了。墓主人温佶是唐初温氏“三彦”温大雅的五世孙,生前曾任唐太常寺丞赠谏议大夫,是当朝礼部尚书温造之父。其墓碑记载的温姓之源谓:“温氏裔颛顼,为己姓,其后有平佐夏灭穷,子系因口其邑,而仍其侯。侯二十六代至义(义),邑于周,别封于祁。”另外,1997年在同地出土,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温佶之子《唐故征君左补阙温先生(邈)墓志铭》(图3)载:“温先生讳邈,字顺之。本己姓。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自平至义(义)甘六代,仕周为司马,别封于祁,始为太原人。”父子二人的墓碑上有关温氏起源的记载基本一致,都是说温氏是颛顼的后裔,为己姓。这与上述唐宋史籍所载温姓之源有很大不同,其前进了一大步。在《国语·晋语》载:“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性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葳、任、苟、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而“己姓”是为黄帝的子部落方国首领的姓氏,是为少吴(青阳)姬姓的后裔。而温佶父子碑石都说到颛顼有个叫平的后裔,因他辅佐夏朝治理有功,受封地于温,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封地温国为自己的姓氏。从温平到二十六代温义(义),且温义在周出任司马时,又另分封土地到祁地,即开始成为太原人。这弥补上了夏朝己平是为温姓始祖,同时也纠正了各种历史文献的一贯记载。

这以后对于温姓溯源的研究,温姓宗亲家族与研究学者,也基本达成了一致观点,并于2008年在江西上饶中国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持召开的“中华百家姓氏源流(温氏)研讨会”上,确认以现存于河南省济源市坡头乡左山村《唐温佶碑》和同地出土、现收藏在河南博物院《唐温邈墓志》所载:温氏源出夏朝的温国、己平是为温姓始祖这一说法,视为正确标准。这表明在固本溯源中,借助历代墓碑、墓志的记载考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整理北京地区出土的唐代墓志时,特别是对《温令绶墓志铭》考证时,也对温姓的起源产生了一定兴趣。在对专家学者们现有研究成果表示钦佩的同时,却对温姓源流有了点不同的见解,在此愿与众多方家学者共同探讨与分享,从而达到对温姓源流進行必要的修改与补充之任。

唐温令绶墓志(图4),咸通十五年(874)上石。1981年在北京海淀区万寿路出土。志高64、广61厘米。志文正行相间。首题“唐故幽州节度衙前讨击副使、太中大夫、试殿中监温府君令绶墓志并序”。总计35行、满行37字。其侄子温京中撰。整篇志文行楷相兼,结体道美,用笔刚劲有力,似受柳公权书风影响,然无拘谨之态,是为晚唐书法之佳品。盖为盝顶,高、广均为60厘米。正中篆书“温公合衬墓志”6字,3行,行2字(图5)。四坡阴刻有12人辰手捧十二生肖立像,右下角有残缺。志文拓片还见载于2001年周绍良、赵超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代墓志汇编续集》,2003年北京文物研究所编辑、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墓志拓片>及2003年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编辑,文物出版社《新中国出土墓志·北京卷》等多部书籍。志石现收藏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为了使读者对照认知,特录志文于下(J为原志文的换行,口为缺字或漫漶不清),并对涉及温姓名人加以考证,以飨读者。

(盖文)

温公[合衬]墓志

(志文)

唐故幽州節度衙前讨擎副使太中大夫试殿中监温府君合拊墓志并序[

桎景中撰]

川流不息,年逝菲停,岛免遁以推遥,人事同乎遇隙,今来古往,孰能逭之。[府君姓温氏,请令绶,字令绶,河隶并州人也。其先鼾辕氏之胤裔。太康直嫡孙日平,少康封属温城侯,]其後因封氏之。殷有少师强,以纣酷虐,抱乐器蹄周,武王复封拎温,至大司焉义,封邑拎并州,子孙[依而望焉。秦有青州牧季;漠有袭羌校尉序;晋有骠骑将军崎;後魏有并州判史奇;唐有中言]侍郎彦博;皆以入掌钧衡,出分符竹,正言忠列,史籍稗焉。府君即侍郎之七代孙也。[曾祖藓思贞皇王府校尉、太子詹事。王父藓令琛,皇雲麾将军、守左金吾衔大将军。]父藓可宏,皇宣德郎、试太常寺丞。代罐勋業,望峻溡英。焕乎硅辟之姿,卓尔山河之秀。以言叙垂箍,贻厥子孙。府君夙粟庭训,迫然孤榇。器聍青雲,情高秋鹗。抱仁羲以贱珠玉,履忠[信而重贤良。博逵经言,精斓稻略,蕴榷砂添毫之衙,妙遗勒泼熏之栈,说徐而透徼廛清,虚弓]而雲天鹰落,武能靖罱,行以移忠。峙]燕昭王张公以蛰行见稗,甄署散大将遂挚将军。以夙夜在公,署亲事将。以斌略果敢。领燕柴镇]巡捡将。以勇鲩趟捷,领威戎捕捉生将。以逞善幄幕,领檀州防镇将。以君视羲切,领右随使将。以清[廉勤恪,领莉伐营参将。以疏朗饿冠,署筛度衙前讨挚副使。入属心腹,出即控酶。或疋焉赁矛,追虏]骑而深入;或幼凰霰雪,候耀火而揭蹄。卅馀年,唇盍款险,猎未謦其诚茚。隶碱因蹄,针盎侯]门。同居及祸,以成通十五年二月廿二日,殁於幽都孙通闺坊之私第也,享年六十有九。悲夫!彼穹[何辜,梁木其壤?知之典恸,里不巷歌。有一姐、一姝、一弟。姐通彭城到氏。笄崴徒人,亦夭早逝,碧]薤熹毵,松竹属心。守羲之筛不厮,匪石之诚桶切,终丧蛊狴,素服於今。妹通隧西辛氏。移族清门,巽同偕老,早年不幸,巳逐雲倾。弟令缜,虚襟放荡,器诫宽弘,味道拎老荘,檀重[乎信羲,笑懒簪屦,不事王侯。定分有常,先巳逝矣。更有诸院弟姬等,或官列题舆,或碱增牙爪,豸]愦开镯邪之美,铉歌灏字人之方。其拎清廉立事者,不能侑述[。府君夫人乐安郡门氏,勤静有筛,柔顺成家。德茂《鹊巢》之诗,美著《淑花》之颂。奈何拎府君之先]逝,逾三纪矣。绩夫人裔氏。雍容妇德,淑慎母儇。敬事舅姑,慈训卑幼。蔫奉蒸曹之礼,美矣《采[繁》,贤和造禳之凰,稽乎《麟趾》。有子四人;畏日景惰,署筛度要籍。幼而雅默,畏留儒言。在拎和]门,夕惕若葛。知盛衰除易之道,认追退存丘之械。徽忽遐遂,莫知何往。一口口祸,未有人门。[次日景衡,孝悌知名,谦恭立茚。弩弧擎钒,颇有佳聱。次曰景衙,性惟骢敏,口妙穿杨。常思患]已之诚,每有追身之热。次日景衔,堆未弱冠,稳氟成人。有女五人。畏女卅三娘,通到氏。惰短有期],魂随月谢。次卅四娘,通石氏。次卅五娘、次阿师子、次巧免,翠芷在室。以泣血茹荼,哀虢遇檀,骨融胄[口,痛切自天。以其年闺四月二日,取门氏夫追之枢,合窆于本躲房仙绑之新兆也。左枕桌乾],卯背林麓。咽静而猿啼舄哭,萧疏而雲惨凰悲。景中幼沐恩慈,撩念猪子!瞻依道训,血[渡空垂。追绿前勋,言之琬琰,千龄葛代,以光後来。其铭日:]

鼾裳茂裔,震耀公卿;神受械略,天舆英明。闺同傅芳,清门盛族;埽道徽柔,母饿端肃。[自公退食,夙夜熹遣;控哺夷狄,遐前畏威。敬事舅姑,闲和娣姒;颂美椒花,德馨旃苣。]安闲餐素,祸降自天;命也何速,魂随逝川。魉笑叶提,宅地斯卜,哀以送之,凰悲舄哭。

墓志云:“府君姓温氏,讳令绶,字令绶,河东并州人也。其先轩辕氏之胤裔。太康直嫡孙日平,少康封为温城侯,其后因封氏之。殷有少师强,以纣酷虐,抱乐器归周,武王复封于温。至大司马义,封邑于并州,子孙依而望焉。”既是说墓主温令绶是大唐河东道并州(太原)人。而以上这段志文记载的太不简单了,在这区区几十个字的志文中,却记载了华夏温姓始祖诞生沿袭的过程。以至于它的出现,很可能要撬动当今社会对整个温姓家族起源的重新认知,甚至是大讨论。志文中“轩辕氏”是对中华“人文初祖”黄帝后代的统称。据传说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在《史记·五帝本纪》载: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但黄帝以后的部落联盟首领的确认,实行的是上古“禅让制”,即黄帝老了主动让出帝位,在祖宗面前民主推选出部落首领。黄帝推荐了唐尧,唐尧推荐了虞舜,虞舜又推荐了当时治水有功的大禹。即华夏上古的部落联盟首领传承为:黄帝一唐尧一虞舜夏禹,但这与轩辕氏的传承是两码事。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治水有功的大禹受到虞舜的推荐,在万民拥戴下登基为王,并在之后确立了以姒姓夏后氏为首的王权世袭制度,建立了庞大一统王朝夏朝,定国号为夏后。后来他把夏后的位置传给儿子夏后启。而作为夏朝前后共计传承了14世17个后,大约统治了470余年。《史记·夏本纪》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日帝颛顼,颛顼之父日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既大禹是轩辕氏黄帝的嫡系玄孙。而这里说的“昌意”,姬姓,是黄帝和嫘祖的儿子,出生于帝丘,他娶了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有一子颛顼。而“颛顼”,姬姓,号高阳氏,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他也是华夏上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且为“五帝”之一。帝颛顼有二个妃子,一个妃子叫邹屠氏,她给颛顼生了一个儿子禹祖。另一个妃子叫胜奔氏,名字叫绿,她给颛顼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叫伯称,一个叫卷章,另一个叫季禺。这“卷章”号叫老童,即是以后的伯鲧,他也是禹的父亲。但当时上古华夏是为母系社会,而姓氏又往往能代表他母亲氏族的那一支,所以伯鲧随了母亲氏族与其父颛顼姬姓不同,开始以母亲的姒姓为氏。又因他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在史上又被称有崇氏,也称崇伯。而在唐尧、虞舜相继成为联盟部落首领时,华夏大地的洪水泛滥,受到部落长老四岳的推荐,伯鲧带领民众去治理黄河泛滥的洪水,但他使用筑堤堵水的方法,前后9年治理不成,传说他被时任联盟部落首领的虞舜,殛死于羽山。在这以后伯鲧的儿子禹又去治理洪水,禹吸取了其父伯鲧的教训,他采用了与其父完全不同的方法,即不用“堵”,而是用“疏”的办法,一举降服了洪水。他因治理洪水有方,且“三过家门而不入”,使他的威望在民众中空前高涨,就在虞舜之后,他被民众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按《史记》的说法,大禹之前轩辕氏族的头领传承为:黄帝——昌意——颛顼——鲧——禹。他们虽然都属于轩辕氏族,但颛顼与伯鲧这父子二人的姓氏,已经从“姬姓”转变成“姒姓”了。而伯鲧的儿子大禹,姒姓,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神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開国君王。他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他的儿子姒启,是夏朝的第二任夏后。(夏朝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称王)而据《山海经》说法,夏启有五个儿子,即太康、元康、伯康、仲康、武观。而志文中的“太康”,姒姓,名太康,他是夏后启的长子,也是夏朝第三任夏后。但他在位时疏于朝政,外出狩猎时被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后羿抢夺了后位。《左传·襄公四年》载:“昔有夏之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这“太康”被迫流亡他地,病逝后把夏后之位传与其弟“仲康”。而仲康与其子夏后相,也都成了后羿的傀儡。《左传·襄公四年》杜预注日:“禹孙太康,淫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弱。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代相,号日有穷。”《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隐》:“按:帝相被篡,历羿、浞二世,四十年。”《左传·魏庄子》日:“昔有夏之衰也,后羿自迁于穷石,因夏人而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人事,而信用伯明氏之谗子寒浞。浞杀羿,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杀于穷门。浞因羿室,生浇及殪。使浇灭斟灌氏及斟寻氏,而相为浇所灭,后缗归于有仍,生少康。有夏之臣靡,自有鬲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殪于戈,有穷遂亡。”而志文中“少康”即姒少康,又名杜康,他是夏朝第四任夏后姒仲康的孙子,第五任夏后姒相的儿子,为夏朝第六任后。据传他在未当夏后之前还曾发明了后来的杜康酒。少康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推翻了羿子浞的统治,重掌夏后位。按照《史记》中记夏禹之后到少康的夏后氏世系传承为:禹——启——太康(失国,后羿篡位)——仲康(太康之弟,羿傀儡)——相(仲康之子,羿傀儡)——少康(相之子)。而“少康”当夏后时,就分封了支持自己夺回夏后之位的“太康”直系“嫡孙”姒平为温城侯,姒平的后人就以其始封地温国为氏,称为温氏。姒平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后世尊称为温姓始祖。志载:“其先轩辕氏之胤裔。太康直嫡孙日平,少康封为温城侯,其后因封氏之。”这里也终于知道不务正业的夏后姒太康,其后人直系嫡孙姒平即是今日温姓的始祖,这足以补上温姓在夏史之阙。而志文中还写到在殷商的末期,少师温强对于商纣王施行的暴虐,实在是不能忍受,他果断地放弃了自己的封地与侯位,抱着乐器归附于日益强盛起来的周武王。志载:“殷有少师强,以纣酷虐,抱乐器归周,武王复封于温。”这里所说的“乐器”,是指青铜制的礼器。商周时期一般得到帝王赏赐的侯爵,都会把赏赐的内容刻在青铜礼器之上,一方面得以铭记;另一方面也可作为炫耀的资本,当然也可作为类似后来的地契、任命书之类来证明身份使用。而在《史记·周本纪》中载,周武王十一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疆抱其乐器而鉏周。”说的就是这件事。但书中记载的少师为“疆”,而志石记为少师“强”,在这里“疆”是“强”的异体字。在北宋《百家姓》就载有:“强,商音。天水郡。系出姜姓。齐大夫公孙疆之后。疆与强相近,后以为氏。郑有大夫强鉏。”可见,志与史书所说的,应为同一件事且为同一个人,只不过使用记载的字,是个异体字罢了。而周武王率天下诸侯打败商纣王,再一次分封温强为温城侯。一直到温义(即温氏二十六代孙)出任周朝大司马时,时任周王又一次分封温义土地于并州。从这以后,温姓子孙就以并州为自己的郡望。这样看来温姓的源流在周朝以前为:轩辕氏黄帝一姬昌意一姬颛顼一姒鲧姒禹一姒启一姒太康(失国,后羿篡位)一?一姒平(太康嫡孙、温城侯温平)——温强(殷末少师)——温义(温氏二十六代孙周朝大司马)。

虽然唐代温佶、温邈父子二人的碑石,与温令绶墓志的记载相比有些不同,但是各有千秋。温佶父子碑石载:平佐夏灭穷;平至义甘六代等。但仔细观察分析它与温令绶墓志所载相比也有着明显不足,即缺少:平为太康直嫡孙;少康封平为温城侯;殷少师强,抱乐器归周,武王复封其于温;秦代州牧温季等记载。但关键之处是温佶父子之碑石,重大错误是记温氏“为己姓”。温令绶墓志载“轩辕氏之胤裔。太康直嫡孙日平,少康封为温城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说明温氏其在夏时不是“己姓”,而是出于“姒姓”即“巳姓”,而这“巳姓”是“姒姓”的一种简化写法。也正是由于这一简化写法,不知在什么时候被人误写成了“己”字,这也正好是黄帝得姓的十四子十二姓中有“己姓”。这样以讹传讹,以至后来人频频中招,也使得现今学者的研究走入了误区。而“己姓”之误,现在看来它是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楚世家》的《集解》(二)虞翻日:“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这“己”与“巳”字型相似而字不同,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而先秦官修《世本·帝系篇》云:颛顼曾孙“陆终娶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隍,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肋,三人出焉;破其右肋,三人出焉。其一为樊,是为昆吾。昆吾者,卫是也。”昆吾,相传他还为古代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由于他为“己姓”就把温姓起源引导到轩辕氏的“颛顼”姬姓之后人。除此处误记外(当然温邈墓志也可能用的就是“巳”字,只是今人认作“己”字。温佶墓碑未见到原拓片),温佶、温邈父子的两碑石,仍不失记载温氏起源的重要物证,它们与温令绶墓志的记载可以得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即可补史之阙,也可纠正史载之误。

温令绶墓志还载有秦朝以后温姓事迹:“秦有青州牧季;汉有护羌校尉序;晋有骠骑将军峤;后魏有并州刺史奇;唐有中书侍郎彦博……府君即侍郎之七代孙也。”这段志文与唐人林宝《元和姓纂》基本相吻合,其载温姓:“又郄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太原祁县,何六代孙序,后汉护羌校尉。七代孙峤,晋江洲刺史。峤从子楷,晋末从桓谧入后魏。楷兄孙奇,后魏冯太守;元孙君攸,北齐开府参军,见文林馆记,生大雅、彦博、彦将……彦博,中书令、左仆射、虔恭公……”这里谓“郄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说的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政治人物、将军郄至(?~前574)被封于温地,号称温季。经查:郄至出自姬姓,姓郄氏,名至,号温季,谥昭,又称郄昭子。而这个“号”温季,是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一种自称。显然《姓纂》作者把毫不相干的历史人物“郄至”与温姓先人“秦有青州牧季”相混淆了,以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书籍,也沿袭了这一说法。志文在这里是说温姓在秦代有青州牧温季。这“青州”是黄帝创始的华夏地域中的九州之一。现存最早的地理书籍《尚书·禹贡》中载:“海岱惟青州。”而在《史记·天官书》中载:“虚、危,青州。”又云: “燕、齐之疆,候在晨星,占于虚、危。”就是说“青州”是在燕、齐之间,即今山东境内。其名称来自《周礼·夏官·职方氏》:“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日青州。”而这个“牧”是为官职,它的起源极早。传说是在置天下为九州时,就设立了州牧,一称州伯。“牧”在这里是管理的意思,也就是各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在《礼记·曲礼下》载有:“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日牧。”此志证实了秦代设有青州牧。但在现今各种史书中,都没有温季为秦青州牧的记载,这里据志可补史阙。同时,亦可弥补上温姓在秦朝中这一重要缺环。志文还谓温姓之人在汉时有护羌校尉温序。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西汉有:“温疥,封侯,谥日顺。生仁,仁子何,始据太原祁县。何六代孙序。”《后汉书·独行列传第七十一》载:“温序字次房,太原祁县人也。仕州从事。建武二年,骑都尉弓里戍(弓里,姓也)将兵平定北州,到太原,历访英俊大人,问以策谋。戌见序奇之,上疏荐焉,于是征为侍御史。迁武陵都尉,病免官。六年,拜谒者,迁护羌校尉。”志与史载相同。志文载温姓之人在东晋时有骠骑将军温峤。《晋书·列传三十七·温峤》中载:“温峤,字太真,司徒羡弟之子也。父儋,河东太守。峤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少以孝悌称于邦族……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志与史载相同。志文还说温姓之人在后魏时有并州刺史温奇。《新唐书·宰相世系二》载晋河东太守温儋:“从子楷,随桓谧奔于后魏。兄孙奇,冯翊太守。”即温奇是晋河东太守温儋侄子温楷兄弟的孙子。在《元和姓纂》中也载有:温奇在北魏时任冯翊郡太守。而这“冯翊郡太守”是汉代的称谓,北魏时已把“冯翊郡”改称叫做“华州”或“华山郡”,且太守改称为刺史。这与志载的温奇“并州刺史”有些异同,在这里可志史参订。而在志中载唐时有“中书侍郎彦博”,且明确记载“府君即侍郎之七代孙也”,即“中书侍郎彦博”是为温令绶的七世祖。而在《唐温邈墓志》中谓温彦博哥哥温大雅是温邈的六代祖,就横向来说温邈要比溫令绶大上一辈,可见他们还应是出了五服的远房叔侄。温彦博(大临)在两唐书中皆有传,而他在青年时代即与其兄温大雅、其弟温大有以品行、学识、文章而闻名于世,时称“三温”。《旧唐书·温彦博传》载:“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开皇末,为州牧秦孝王俊所荐,授文林郎,直内史省,转通直谒者。及隋乱,幽州总管罗艺引为司马。艺以幽州归国,彦博赞成其事,授幽州总管府长史。未几,征为中书舍人,俄迁中书侍郎,封西河郡公……太宗即位,突厥送款,始征彦博还朝,授雍州治中,寻检校吏部侍郎 复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迁御史大夫,仍检校中书侍郎事……四年,迁中书令,进爵虞国公。”温彦博最终成为与房玄龄、魏征等名臣共同辅政的宰相之一,死后获得陪葬昭陵的殊荣。而其墓碑现为陕西醴泉唐太宗昭陵陪葬碑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温彦博在唐朝的特殊地位。而从温彦博的履历来看,他确在隋末唐初受到时任幽州总管罗艺之邀,并在幽州总管府出任长史这一要职,可以说是仅次于罗艺的府衙重要官员。而此志墓主温令绶在新旧《唐书》中皆无传,但其墓志记录的温姓诞生经过且延续过程,足以使此志石一跃成为唐志中极为珍贵的一方刻石,从而在证实温氏家族源流史上占有显赫地位。同时,它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至少是在隋末温氏家族就已到了幽州地区活动,兴许就是在温彦博时,他把后代子孙一起带到了幽州,致使他的后人生活繁衍在幽州这片土地上。

综上所考,温氏渊源应归结为:温氏,姒姓。出自华夏“人文始祖”轩辕氏的后裔,夏后太康的直系嫡孙姒平。因姒平辅佐夏后少康,平叛寒浞父子复国有功,因功受封邑温城侯。他的后世子孙因封地于温城,就以温为自己的姓氏,姒平也被尊称为温姓始祖。在殷商末期有少师温强(疆),对于商纣王施行的暴虐不能忍受,他放弃了自己的封地与侯位,抱着礼器与太师疵一起,归附于日益强盛起来的周武王,后被周武王重新封邑温城。从温平到二十六代温城侯、周朝大司马温义(义)时,温义又被周王室分封到了并州(祁地),这样温氏后人就以并州即祁地(太原)为自己的郡望。在秦朝时温氏还有著名的青州牧温季;汉代时有护羌校尉温序;晋代有骠骑将军温峤;后魏有并州刺史温奇;唐有中书侍郎温彦博等。可见,温氏从夏经商到周,前两次被封邑于温城(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西),第三次才被封邑于并州(祁地、太原),其过程也是温姓先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责任编辑:牧风)

猜你喜欢
温氏墓志黄帝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走进温氏,学习与5.54万户农民打交道的奥义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股份 适合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
黄帝是个养生大师
不要小看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