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颖
(河南工学院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0)
在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资源获取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纸质图书由于自身资源更新慢、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查找资料等原因,难以完全满足高校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电子资源以其更新及时、信息海量、易于存储和查找以及传递迅速等特点,逐步成为高校图书馆数字馆藏的主流资源,并且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来源的重要部分。
文献资源建设是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持续的经费投入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稳定保障[1]。在网络技术不发达年代,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主要以纸质图书为主,当前,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各高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师生的需求,积极拓展图书馆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快速增长并且越来越受师生欢迎,占据重要地位。电子资源与纸质图书资源相结合,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全新的馆藏资源环境。图1为2018年高校图工委发布的《2006—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中纸质文献与电子资源购置费对比图。可以看出,2006—2016年,纸质文献购置费虽然有波动,但总体趋于平稳,从2016年开始有下降趋势,而电子资源购置费不断增加,2016年开始,电子资源购置费超过纸质资源,说明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电子资源文献建设。
图1 2006-2018年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电子资源购置费
信息时代,文献信息类型更加丰富,发达的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数据的瞬息万变,使电子资源更新与传递速度日新月异。目前电子资源数据库涵盖了多个种类和多个学科,典型的包括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各类型考试资源库,视频资源库,文化艺术类数据库,各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电子图书库等。
传统纸质图书,每种书在馆册数一般为3~5本,并且有些高校图书馆还会把其中一本作为馆藏图书不外借,只能在书库阅读,那么每种图书的同时期使用人数最大为3~5人,且纸质资源需要占用大量的馆舍实体空间。而电子资源数据库能够实现多用户同时在线查找资料、阅读图书、下载文章等,不再有人数限制,实现了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共享性,极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与等量的纸质资源相比,电子资源能为图书馆节省大量馆舍实体空间。
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后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时间间隔越短,使用信息越及时,使用程度越高,时效性就越强。一般来说,越新颖、越及时的信息,其价值越高。从某种使用目的来看,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2]。电子资源的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及更新,第一时间将最新的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更好地保证了资源的时效性。传统的资料查找方式,需要读者到图书馆各书库翻阅书本,有时可能需要翻阅几本,甚至翻了书还查不到所需要的资料,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使用电子资源数据库,只需要使用者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检索技能[3],在各平台的数据库搜索框输入检索内容,几秒钟后就能找到大量的文献资料,极大提升了读者的学习与工作效率。
电子资源数据库易于使用和管理,其通过网络与数据库公司建立远程访问,不占用存储空间就能够满足用户的下载、浏览、查找文献资料等需求,直接由数据库方管理,图书馆只要保证网络畅通,读者就能使用。另外在采购数据库时,也可以选择购买镜像文件存储在本地服务器,图书馆只需配置合适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就能满足数据库的正常使用。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采购的电子资源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全,虽然方便师生使用,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导致电子资源利用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十分明显[4]。同时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图书馆仍有部分工作人员未从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变过来,加上目前图书馆馆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不高,无法给读者在使用电子资源数据库中提出的问题做出专业解答。有些图书馆不重视对已购数据库的宣传,造成一些已购数据库没有开放给读者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需要在学校局域网的IP段内才能使用,而师生只要不在校园内,访问数据库就会受限。其次,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使用者大部分是学生,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普遍存在座位数不足、排队时间较长等问题,易使学生失去耐心。另外,设施陈旧、缺乏硬件支持、上网速度慢等问题,也不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体验,直接影响学生的使用感受,降低电子资源的使用率。
目前,电子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但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缺乏总体规划,导致出现重复订购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短缺、分类杂乱、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缺乏特色等问题。另外,管理机制和体制不健全,电子资源管理缺乏专业人才等都是制约电子资源发展的重要原因。
专业的学术搜索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需要检索者熟悉所检索的内容在哪个数据库可以查到,并采用科学的搜索技巧。但是在高校中有相当大一部分读者对检索工具不熟悉,而针对该问题有些高校并未开设检索课程,致使读者不能很好掌握检索技巧和策略,无法准确查找到所需资料。
提升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需要从电子资源的宣传、服务、网络及电子阅览室管理、数据库建设以及读者自身素质等方面着手。
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丰富其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定期对馆员开展培训,使其能够对读者的疑问进行精准解答,辅导学生利用数据库检索资料,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加大数据库的宣传力度。在图书馆官网设置已购数据库、试用数据库和资源专题报道栏目,对于已购数据库,在每个数据库对应的醒目位置添加使用流程;在资源报道中发布试用数据库的简介、使用流程等,以便于读者查看;举办电子资源知识讲座;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媒介,定期或不定期推介数据库资源;打印宣传页,在教学楼或餐厅等学生密集场所发放,促进读者对数据库的认知。
加大图书馆网络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校园局域网覆盖及校外VPN远程访问,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数据库;制定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提升网络速度,升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软硬件设备;提高学习氛围,增加座位数量,改善基础设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面对全新馆藏资源环境,各高校图书馆应关注信息环境的变化,理清本馆文献资源现状,明确馆内资源建设的总方针、总范围,围绕教学、科研工作开展学科资源建设规划。
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制定相对完整、规范的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制度,对数据库类别按照学科或主题等进行整理划分,让读者能更轻松地获取所需信息。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把自身特点与当地特色资源相结合,建设有特色的自建数据库,积极参与由各高校图书馆组成的联盟,共享有关信息资源。
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引进多层次人才,负责管理和维护电子资源的正常使用,定期统计各个数据库的点击及下载量,将电子资源的各项使用情况进行汇总,为采购电子资源数据库提供可靠依据。科学分析电子资源的采购价格,合理分配资金,制定资源建设的基本策略和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建设方针。在采购前期,对全校师生需求深入调研,结合学校专业情况,购买合适的数据库。
简化检索方式,整合已购数据库,设置统一检索平台,将读者的检索要求进行转化,使其只需一次检索就可以查找到所有相关的学术资源。应结合研究课题,帮助科研工作者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制定合适的信息检索策略,从而检索出所需要的信息。为学生开展文献资源检索知识讲座,提高学生检索、获取和使用文献资源的能力,面向学生举办数据库专题知识培训、数据库知识问答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更多学生熟练使用数据库。
如今,电子资源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但由于电子资源数量大、种类多、变化快,其管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也较强,充分发挥电子资源的价值是高校图书馆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图书馆应在加大电子资源建设力度的同时,加强对电子资源的宣传,重视网络环境以及电子阅览室软硬件建设,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并建立电子资源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提升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