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混合教研模式在教研实践中的应用

2021-05-20 10:48梁灵辉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线骨干教师混合

摘   要

纯线下教研存在会议规模限制、互动不足等问题,纯线上教研存在实践操作、课堂教学实施困难等问题。综合线下与线上教研各自的优点,构建双线混合教研模式,并应用至实际教研活动,不仅优化了教学比赛流程,强化了骨干教师培训效果,还能提升大型培训的效益。双线混合教研模式作为教研活动改进的参考,可应用于“互联网+”背景下各类教研活动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混合教研模式  教研活动

教研机构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教研活动则是教研机构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传统线下教研活动存在参会规模有限、互动不足、受益面较小等局限性,已不能满足教师参会的需要。随着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地在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研活动中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如基于文本媒体的线上信息交流,基于教案、课件、视频等资源共享的空间建设,基于网络直播加微信群辅助交流的线上教研[2-4]。这些线上教研辅助手段虽然弥补了线下教研的部分不足,但尚不能对线下教研形成有效的支撑。2020年春季开始的全国线上教学探索,对各种在线交互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钉钉、腾讯视频会议等系统经过不断优化,已能满足线上教研的需求。各地在基于“互联网+”的教研实践中,形成了各种线上教研新样态,如跨学科联合教研、分时段多点教研、循环式反馈教研、大规模混合教研等[5]。随着线下教研活动的重新开放,综合线下线上教研的各自优点,有效发挥互联网在教研活动中的支撑作用,构建双线混合的教研模式,将成为后续常态化教研活动推进的重要策略。

一、双线混合教研模式在教学比赛活動中的应用

教学比赛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科优秀教师选拔的途径。教学比赛相比常规教研活动,具有更为复杂的组织流程,比赛过程中既要从程序上保证公平性,又要使各个比赛环节能顺利衔接,比赛后还要组织活动,进行比赛优秀课的教学展示活动。以通用技术教师教学大比武为例,比赛可分为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组织流程可分为比赛会议、课题抽签、素养测试、教学展示、优课展示等共5个主要环节(如图1)。赛前阶段需召开参赛教师的赛前会议以及上课的课题抽签,集中各地评委后召开比赛评审会议。对于地市级活动,需要参赛教师集中到一个地点开会,教师不仅需化费1天的差旅时间,有时还会因为台风、严重霜冻等极端天气,导致教师无法参会,影响后续整个比赛流程的组织。赛中主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及学科素养测试,由于学科素养测试在专用教室举行,无法组织人员观摩;课堂教学展示环节通常在微格教室开展,观摩人数有限,这种情况导致比赛的受益面较窄。为了把比赛中所涌现出的优秀课例进行展示,赛后还要另行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安排优秀的教师开展教学展示。

基于双线混合的教学比赛组织流程,把传统的纯线下教学比赛活动,优化为线下活动及线上活动混合的比赛流程,并把适合在线上举行的环节全部改为线上活动。以教师教学大比武为例(如图2),赛前环节中的赛前会议与课题抽签优化为线上活动形式,赛前建立比赛教师专用微信群或钉钉群,用于发布比赛相关的各类信息。赛前会议采用钉钉视频或腾讯会议等形式进行,可以在夜间或周末等时间节点召开线上会议,避免了教师的调课还可节省教师的差旅时间,并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了后续比赛环节的顺利衔接。选手课题抽签可采用微信小程序,群内随机抢红包等形式,确定教师的抽签顺序及上课课题。赛中环节包括素养测试及教学展示,要求教师在专用教室内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环节需要学生的参与,这两个环节均需要线下场地的支持,则采用“组合式教研”的形式,教师赛课过程在微格教室进行,但通过钉钉视频或腾讯会议等形式进行网络直播,非参会教师在校即可观看课堂教学展示,既方便了比赛的线下组织,也方便了教师的参会。线上同步直播还具有线下活动不具备的优越性,参会教师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点评,避免传统线下活动缺少交互的缺点;直播系统具有录像自动生成功能,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还可观看视频回放,满足了不同教师观看比赛的需要。双线混合的比赛组织形式,把赛前及赛后的比赛环节均改为线上举行,赛中的比赛环节则采用线下线上同步推进的形式,不仅优化了比赛的流程,也扩大了比赛的受益面。

二、双线混合教研模式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既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也能起到在本区域的辐射引领作用。骨干教师培养在学科教研活动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教研员会多年连续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把年轻的教师通过若干年研修,培养成为优秀的教师。以通用技术学科为例,全国各地从2001年开始在普通高中逐步开设通用技术学科。因此,骨干教师的培养规划与培养水平,对于通用技术学科尤为重要。台州市从开设通用技术学科开始,即着手培养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到目前为止已培养了三期骨干教师,每期约18名共计培养了50多名的优秀教师,其中获全国一等奖2名,浙江省一等奖3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台州市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培养以3年为周期,每学期安排一次研讨,每次活动周期为2天,通过3年共6次的碎片式教研,完成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教科研能力培训、命题技术研讨、课堂教学设计等内容。第一期及第二期骨干教师培养,主要采用纯线下碎片式教研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线下集中时间短,研修活动结束后无法对质量加以监控,因此教师的研修并不深入,骨干教师中第二层次的教师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长。

基于双线混合的骨干教师培养策略,保留了线下的6次碎片式研修活动,增加了多次带质量跟踪反馈的线上研讨活动,形成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相结合的混合式培养模式。双线混合骨干教师培养策略,同样以3年为培训周期,周期内设计6次线下活动,每次线下活动安排2天的集中研修,线下活动的培养过程保持不变,但在两次线下活动的半年间隔周期内,加入了若干次的线上研讨活动(如图3)。线上研讨活动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解决线下集中活动时间不足的问题。如面向骨干教师学科素养提升项目,其中的三维造型UG软件,软件功能强大而复杂,需要教师持续研究至少一个月,才能较为灵活的掌握软件的应用。所以在线下活动结束后,主讲老师布置6个学习任务群,每次作业周期为7天,教师作业完成后,再组织线上活动进行答疑,经历6个任务的学习及6次线上答疑活动,教师对三维造型软件的掌握及与学科的整合度更强。二是解决线下活动缺乏跟踪反馈的问题。如面向骨干教师命题技术培训项目,布置任务后需要教师不断地磨题与优化,才能命制出较为合理的题目,在培训后半年内甚至两年内,均需对教师的命题任务进行监控及反馈,引导教师不断地优化题目,这种长周期持续性的跟踪与反馈,才能使教师的试题命制水平得到提升。三是使线下活动的目的性及受益性更强,一般线下活动任务布置在纸质通知发出时同步部署,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周期,并由教师自行完成。如线下的课题研究培训项目,在前置“命题技术”培训项目结束后,即可部署下次线下活动“课题研究”的项目,中间开展线上研讨活动,对教师的“课题研究”项目提供基本指导,进一步优化后,在“课题研究”线下项目开展时,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将更加有效。

三、双线混合教研模式在大型培训活动中的应用

学科全国年会,全国性新课标、新教材等培训活动,由于组织方为各学科的国家级教育学会,专题讲座聘请的均为国内外知名专家,教学展示参与的均为经过各省选拔后的优秀教师,教师论坛中参与交流的也为全国各地知名的学科教师。这种一年一次的高端培训,对参会教师来说受益匪浅,由此带来会议规模的逐年增加,线下会议组织已不能满足教师的参会需求。以通用技术全国年会为例,一般包括专题讲座、教学展示、教师论坛三个项目,专题讲座安排在大报告厅,由国际知名专家分享技术学科进展及学术思想,一般可容纳400至500人左右的参会规模。教学展示则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包括优秀课展示及学科技能展示,优秀课展示及学科技能展示安排在微格教室或专用教室,每个教室能容纳50位左右的参会教师观摩,一般同时设置5个以上的分会场,供参会教师流动观摩,但观摩效果不理想,组织效果较差;教师论坛则为全国各地通用技术教师,对于学科教学研究中出现问题交流的场所,一般同时设置5个以上的分论坛供教师们交流,由于既要考虑代表的发言机会,又要考虑参会教师的人数,一般也采用流动参与的形式,会议的组织效果较差。虽然目前的会议规模已增至400人左右,但每省的平均名额仅为10人左右,随着通用技术学科的推进与发展,教师的参会意愿越来越强,对办会场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会议组织越来越复杂,即使多方协调,也很难满足大部分教师参加年会或参加培训的需要。

基于双线混合的大型培训推进策略,线下活动组织形式维持原有环节不变,通过线上活动增强线下活动的功能,使得会议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形成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相结合的混合式会议形式(如图4)。以全國年会中的“专题讲座”环节为例,传统线下组织需要国外专家到现场分享,采用双线混合的会议组织,部分国外专家可采用线上形式开展讲座,并把讲座视频推送至会场,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未参会教师,则可采用在线直播的形式,线上观看国外专家的讲座视频,还可通过在线网络平台向专家提问,有效解决原线下会议交互性不足、参会人数受限等问题。“教学展示”环节则可采用教师线下上课,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展开,解决了原线下教学展示观摩人数限制的问题。“教师论坛”环节不仅借助线上形式扩大观摩教师的人数,还可以组织更多的线上论坛,让全国各地的教师在线上论坛中交流想法。这种双线混合会议组织形式,不仅方便了各地专家交流学术思想,也可成为普通教师教学交流的场所,扩大了会议的受益面与参与面。

双线混合教研模式采用线下教研加线上教研的形式,相比纯线下教研或纯线上教研,均具有较多的优越性。能优化教学比赛中的复杂流程,减少线下环节的影响;能强化骨干教师的培养效果,有效利用线下培训之间的空余时间开展线上培训,还能对每次培训提供反馈,并筹划下次活动的主题;能提升大型培训的效益,在开展线下活动时,同步开展线上活动,使会议的参与面与受益面更大。双线混合教研模式,既能实施课堂教学、素养测试等需线下推进的活动,也能加强专题讲座、各类研讨等可线上推进的活动,是新形势下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

201911/t20191128_409950.html

[2] 禹明,潘华东.五种组织形式+九种技术工具=网络虚拟教研新机制——深圳市南山区让教研工作走向信息化的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05):16-19.

[3] 谭自云.名师工作室“互联网+”成长新样态[J].中小学德育,2019(10):57-59.

[4] 岳维鹏,王春.数字化时代教研新路径与教研员的新作为[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2):79-81.

[5] 梁灵辉.基于互联网的教研新样态[J].辽宁教育,2021(01):56-58.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双线骨干教师混合
混合运算大篷车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基于C2C模式的校园二手商品“双线”交易平台研究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探索
关注字感培养,“双线”并进识字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余华小说中的“双线”父亲情结探析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