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2021-05-20 18:37刘鑫
成功密码 2021年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解题意识

刘鑫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其逻辑性比较强,关联性较大。小学数学是以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才能厚积薄发。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问题意识很重要。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答题方面的技巧与存在的问题,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逐渐形成数学思维,体会数学世界的奥秘。以下是笔者经过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与尝试,供各位数学教师参考。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很重要,而问题意识是数学思维形成的基础。问题意识是学生求得新知的通道,教师与学生行走于这条通道上,因此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让这条通道畅通無阻。当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过这条通道时,教师是领路者,学生是探知者。在学生求得新知,探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从迷雾中走出来。问题意识的培养能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引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问题意识还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达成高效教学的孵化器。高效的课堂需要以活跃的课堂氛围为依托,在特定的课堂氛围内学生能思维活跃,问题意识增强,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问题,促进其思维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质疑

要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需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掌握技巧。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根源并提出问题。在授课过程中,不能脱离教材实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这四种基本内容的训练,这些是学生产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基础,只有基本功扎实,学生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挖掘教材,探究问题

数学教材是小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数学读物,小学数学的教材编排比较符合当下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数学中的公式、定理、概念等都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是只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还很难做到精解,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挖掘教材课本内容。除此之外,要注意教会学生怎样快速、高效地分析教材,寻找问题,这一步骤的关键就是认真听课,带问题寻找答案,把每个数学概念和公式都做好精解。

2.联系生活,发现问题

小学数学是联系生活最为紧密的学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数学知识。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很多相关内容的学习都是为数学打基础。到了小学,他们有了基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认知,能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如超市买东西找零钱的加减法计算,妈妈烙饼所用时间问题,抽屉取袜子的问题,等。所以,在学生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的运用,我们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敢于质疑。

3.解题过程,提出问题

解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关键的步骤,也是最让学生头疼的内容。在做解题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发散的思维进行解题,不要被固定的思维禁锢住,要有创新性的质疑,要掌握高效的解决策略,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指导,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如教会学生先审题,根据题目提出问题,然后罗列厘清解题思路,分析解题方法,最后解题完成后还要对着答案寻找问题,进一步检查,以保证解题的正确率。

(二)多维教学,培育学生问题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较强,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多维教学方式贯穿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从情境到问题

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有重要作用,因为问题的提出需要有相应的数学情境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开展教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情境。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把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紧密联系,在确定最佳的思维方向之后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数学问题情境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主要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得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数学问题情境有三个特征,一是问题情境的障碍性,它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又有目的地让学生陷入一个新的问题之中,并形成新的认知。二是问题情境的发现性,即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挖掘出其他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拓宽知识面。如在讲授乘法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以简单的几个数字相加为导入情境内容,“1+1+1”“2+2+2”“3+3+3”等,通过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3个1为3” “3个2为6”“3个3为9”,这样教师再做好总结,导入新课“乘法”。三是问题情境的可解决性,在遇到新的问题时,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前面乘法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加法的规律引出乘法,让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2.从游戏到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将学生的问题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解答。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问题的难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消化和吸收,有效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例如,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知识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余数是个陌生的名字,为了把余数的概念渗透给学生,笔者通过分山楂的游戏组织教学。给学生9个山楂,首先提出问题“把9个山楂分组放,无论分几组但是每组的山楂要一样多”,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难,分完之后总结,有的分为了1组,这一组就9个山楂;有的分为了3组,每组3个山楂;还有的分成了9组,每组1个山楂。在观察学生分组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果每组有2个、4个、5个为什么就不能平均分了呢?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每组2个,可以分成4组,但是还剩下1个;如果每组4个,分成2组,也会剩下1个。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会有多余的山楂分不出去”,然后紧接着引出“余数”的概念,导出新课“有余数的除法”,帮助学生对“余数”这一陌生的词进行理解。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游戏内容渗透到数学知识中,让游戏服务于数学教学。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学习,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视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过程,教师提供对策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并享受了探究数学问题的快乐。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解题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消防意识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