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对比

2021-05-19 06:35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患眼翼状胬肉

方 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眼科,福建 福州 350300)

翼状胬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此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球结膜发生退行性病变,使纤维血管的增生物入侵角膜,使角膜出现赘生组织所致[1]。临床上对翼状胬肉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其眼部的美观度[2]。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用两种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 年7 月至2018 年6 月期间福清市医院收治的65 例(65 只眼)翼状胬肉患者。本次研究排除患有结膜炎、睑缘炎、干眼症、葡萄膜炎、青光眼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0 例,女性25 例;其年龄为44 ~85 岁,平均年龄为(62.51±9.27)岁;其中,患眼为右眼的患者有17 例,为左眼的患者有18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1 例,女性19 例;其年龄为47 ~78 岁,平均年龄为(59.36±8.66)岁;其中,患眼为右眼的患者有13 例,为左眼的患者有1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在手术的前3 天,为两组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术眼,1 ~2 滴/ 次,4 次/d,共治疗2 周。在手术后的第1 天,为两组患者的术眼进行换药,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氟米龙滴眼液滴术眼,1 滴/ 次,4 次/d,共治疗2 周。为两组患者使用浓度为0.1% 的普拉洛芬滴眼液滴术眼,1 ~2 滴/ 次,4 次/d,共治疗2 周。在手术后的第10 天,为患者拆线。

1.2.2 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方法 对两组患者先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方法是:使用浓度为0.5% 的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对患者的患眼进行表面麻醉,使用浓度为2% 的盐酸利多卡因对其翼状胬肉组织进行浸润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距离角膜缘5 mm 处做一个平行角膜缘的弧形结膜切口,再从切口的上下两端向角膜缘的方向延伸,使上下切口的边缘超过病灶1 ~2 mm。将结膜下方分离至半月皱襞,用闭合的角膜剪从角膜缘外进入胬肉下,对胬肉下进行分离处理。用尖刀片在距离胬肉顶部0.5 mm 处划开角膜上皮,直至前弹力层,剪断胬肉颈部。用镊子夹起胬肉颈部,用虹膜恢复器在前弹力层剥离胬肉组织。对于部分难以剥离的胬肉组织,可使用刀片平贴角膜面进行切除。

1.2.3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自体结膜移植术,方法是:按照上述方法先切除胬肉组织,然后在患眼颞上方结膜下注射0.2 mL 浓度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切开并分离相当于移植床面积的结膜瓣,将角膜缘的一侧结膜瓣分离到角膜缘Vogt 栅区处。将结膜瓣平铺到巩膜暴露区。用10-0 尼龙线间断缝合结膜瓣的四个角和移植床结膜的创缘,进针时确保缝线穿过浅层巩膜。对结膜瓣上、下两边中间的结膜进行间断缝合(缝合1 针),对鼻侧边缘进行间断缝合(缝合2 针,保持间距适当),未固定浅层巩膜,缝合效果见图1。手术后,在患者患眼的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使用绷带对其患眼进行加压包扎。

1.2.4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方法是:切除掉胬肉组织后,在患眼颞上方结膜下注射0.2 mL 浓度为2% 的盐酸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处下方6 点位置取结膜瓣。对靠近角膜缘结膜瓣的两个角进行缝合、固定,对合、铺平结膜瓣。在结膜瓣上、下两边的中间处各间断缝合1 针,以固定浅层巩膜,将线结埋在巩膜层。剪除内眦侧多余的结膜,对鼻下角带浅层巩膜的结膜进行间断缝合,并向上连续缝合结膜(中间一针带浅层巩膜)。到达鼻上角后,对带浅层巩膜的结膜进行间断缝合,缝合效果见图2。缝合细节的改良处在于:在间断缝合时,浅层巩膜的宽度与结膜缝合的边距应相当,进针的方向要平,避免穿透巩膜,可以使结膜的创缘对合整齐并紧贴巩膜。对结膜瓣的上、下边对称缝合第1 针后,轻轻地牵拉并铺平结膜瓣。在缝合第2 针时,先从结膜瓣的方向进针,打结缝线时的松紧度应适宜,使结膜瓣能够贴紧巩膜。连续缝合鼻侧边缘时,要把结膜的上皮面翻转出来,且边距不能太宽,可以避免出现边缘卷曲的情况。手术后,在患者患眼的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使用绷带对其患眼进行加压包扎。

图1 常规自体结膜移植术缝合效果图

图2 改良自体结膜移植术缝合效果图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在手术后的第1 天、第3 天、第7 天、第14 天,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的评分,具体的评分标准是:患者的患眼无疼痛感、异物感,计0 分;患者的患眼存在轻度的疼痛感、异物感,计1 分;患者的患眼存在中度的疼痛感、异物感,偶有眼泪,尚可以忍受,计2 分;患者的患眼存在明显的疼痛感、异物感,不能忍受,存在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的症状[3],计3 分。2)手术后,统计两组患者缝线脱落、切口开裂的发生率。3)手术后,对两组患者均随访6 个月,统计其病情的复发率。病情复发的评定标准是:手术区的结膜充血、组织增生,新生血管及增生的结膜组织长入角膜的创面,至少达角膜缘内1 mm处[4]。4)手术后,统计两组患者中患眼美容效果欠佳的患者所占的比例。美容效果好的评定标准是:患者患眼的结膜平整无充血,结膜瓣的吻合口无卷曲隆起、无明显疤痕。美容效果欠佳的评定标准是:患者患眼的结膜充血增厚,结膜瓣的吻合口卷曲隆起、疤痕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用z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手术后的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评分的比较

在手术后的第3 天、第7 天,观察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在手术后的第1 天、第14 天,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的评分相比,P >0.05。详见表1。

表1 在手术后的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s)

表1 在手术后的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例数 手术后的第手术后的第手术后的第手术后的第14 天对照组 351.94±0.641.63±0.651.34±0.590.46±0.51观察组 301.80±0.761.23±0.430.90±0.610.37±0.49 z 值-0.908-2.647-2.90-0.73 P 值0.3640.0080.0040.464 1 天3 天7 天

2.2 手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及患眼美容效果的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者缝线脱落的发生率相比,P >0.05。观察组患者拆线后切口开裂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对两组患者随访6 个月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 >0.05。观察组患者中患眼美容效果欠佳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观察组患者中患眼美容效果好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详见表2。

表2 手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及患眼美容效果的比较[例(%)]

3 讨论

进行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常用方法。判断翼状胬肉手术成功的标准是彻底切除胬肉组织、恢复患眼的视力、确保眼部的美观性、避免患者的病情复发[5]。临床上对翼状胬肉患者在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基础上,常对其进行自体结膜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自体结膜移植术,可以促进其角膜上皮的修复,重建角膜的屏障功能和眼表结构,恢复泪膜的功能,阻止变性的结膜组织、新生血管侵入角膜,减少胬肉的复发[6-7]。实施改良的自体结膜移植术在角膜缘的下方取瓣,可保护患者的手术部位,这对将来可能需要进行青光眼手术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改良的自体结膜移植术,可有效地缓解其术后眼部不适的症状。在手术后的第1 天,患者角膜的创面尚未愈合,其三叉神经末梢可受到刺激,使其出现眼部疼痛的症状。在手术后的第3 天、第7 天,患者角膜上皮大部分愈合或全部愈合,此时刺激症状主要因线结摩擦引起的。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改良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时线结较少,术中经过埋线处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眼部的刺激症状。在手术后的第14 天,患者患眼的缝线已拆除,只要没有明显的结膜疤痕,其眼部的刺激症状并不明显。

改良的自体结膜移植术具有以下四点优势:1)手术切口对合整齐,拆线后切口不容易开裂[8]。2)间断缝合的边距和所带浅层巩膜的宽度相当,结膜创缘可以整齐地压贴在巩膜上,不会使结膜上皮面内翻而影响切口愈合。3)结膜瓣贴紧巩膜而不易发生移位,对吻合口的牵拉力较小,有利于切口的愈合。4)可使结膜瓣紧贴巩膜,结膜上皮在植床表面可以很快地生长愈合,残留的胬肉组织没有复发生长的空间[9]。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常规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相比,用改良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患眼翼状胬肉
囊袋张力环植入对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用基于络病理论的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法医临床应用
角膜球差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影响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