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2021-05-19 03:15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东小学邱石连
天津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创设法治道德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东小学 邱石连

为全面落实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教育,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纷纷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此课程在小学教学范围内共包含12册教科书,其内容不仅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同时其教科书内容中也涵盖了小学生个人发展、家庭关系维护、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公民责任、国家长期发展、世界和平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教科书中内容难度以螺旋排列式增长,采用由浅至深的方式编排。

自我国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至今,国家教育部门分别在数十个省份对课程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应用,展开了调查与反馈信息的获取工作。并采用义务教育听课、开设教学论坛、分发市场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此门课程教学工作在实施,与教材使用情况展开市场调研。在相关调查中发现,超过九成的教师认为此课程所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较为广泛;超过八成的学生在调查中表示较为满意此门课程。因此可以认为,在小学低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尽管此门课程的相关教材构建已相对完善,但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实施仍存在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将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例,对此展开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一、创设沉浸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础,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大多处于尚未完全开发的状态,在此种情况下,利用教学情境对小学生心理及学习过程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小学生深入学习情境,更好地理解课本的知识点,并提升自身对于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

基于教学工作的实质层面分析,采用创设沉浸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的方式,属于教师将个人情感融入教学行为的过程,而此行为也正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使学生具备多元化情感表达倾向的过程。在创设沉浸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课程教学内容或其内容所指向的教学方向,同时也应当关注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导向,使创设的课程教学情境来源于生活;或将生活情境进行重构与再现生成,从而努力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此种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到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想要真正理解并领悟此门课程,就应深入剖析生活中的多种事物,挖掘不同事件存在的某种条理性。倘若教师无法树立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正确认知,那么学生也便无法在学习中掌握课程学习的核心,甚至会使学生的自身社会行为受到影响。基于此,笔者对创设沉浸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的相关规则与标准进行了设计,如表1所示。

表1创设沉浸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标准

在上述表1 中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明确创设的沉浸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应具备衔接性与连贯性,即内容应是低年级小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避免学生在学习中认为教师提供给他们的教学情境具有“花里胡哨”或难以理解等问题。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导入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中真正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价值。只有通过此种方式,在课堂中基于情境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学生的个人人格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开展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

除上述提出的指导性行为外,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明确使学生理解课本理论知识点并不是教学的核心,只有通过将问题实际化,才能使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在社会的行为习惯得到升华。并且,学生的学习主体属于其个人,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发挥此门课程的作用,教师应定期组织并开展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设计教学活动的核心与依据,应按照表2 内容实施。

遵循上述表2 中提出的课程教学活动多项原则,真正地做到将教学活动贯穿于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中,使学生扮演自身学习的“主人”,从而发挥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的最高价值。

三、结语

本文从创设沉浸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与组织教学活动两个方面,对提升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展开研究,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真正提升低年级小学生品德素养及对道德的认知。

猜你喜欢
创设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