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探析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2021-05-18 02:1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被访者个数慢性病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0 绪论

(1)研究背景。十九大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在快节奏、高压力、空巢的负荷下,老年焦虑抑郁,已成为重大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国内外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

在我国,85%的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超过40%的老人处于抑郁状态,当前,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养老压力不断增大,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压力增大,中国将失去人口红利带来的显著优势。因此,提高老龄人口的健康水平是应对老龄化的关键。此外,外国学者研究表明:更多老人处于独居模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提升,但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感也随之上升。

针对老年焦虑抑郁,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生命质量,促进积极老龄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机构、个人层面。在社会层面的研究主要探讨立法和制度保障,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颁布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在机构层面分为医疗机构,心理治疗机构,主要探讨药物治理及心理治疗对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例如廖志冬(2019)奥拉西坦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抑郁,韦鸾英(2019)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分析。在群体方面,探讨社区小组干预,例如赵金兰(2002)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对比分析。在个人方面将老年焦虑抑郁可以分为两类:(1)年轻时的焦虑抑郁延续到老年时期;(2)老人生活压力、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社会角色转换不顺利导致的老年抑郁问题。

(2)研究问题。纵观目前研究,对老年人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系统地展开调查较缺乏,对老年人的焦虑、抑郁同时展开调查的研究不足。本研究以老年人的焦虑、抑郁为主题,通过量化研究和问卷调查考察其主要影响因素,从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居住方式、学历、慢性病数量)入手再深入到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及自立能力,在1350名北京市海淀区的老年人中考察这些因素对于老年焦虑、抑郁的影响。

(3)研究意义。从理论上而言,当前有关焦虑抑郁的研究大多围绕青年、中年群体展开,老年人焦虑、抑郁这一领域的研究尚不足,本文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

从实践上而言,老龄化是个体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人体功能日趋下降,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风险上升,不仅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还可能导致负面情绪加重,解决老年人焦虑抑郁问题对积极老龄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老年人抑郁焦虑的因素,为缓解老年焦虑、抑郁提供切实的建议,以期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1 文献综述

1.1 自变量

社会支持。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关心和肯定(Kahn Anto,1980)个体从社区、社会网络及亲戚朋友获得的物质及精神的帮助(Cohen和Mckay,1984)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汤芙蓉,2009)本研究中的社会支持是指在个体从家人亲戚朋友处得到的精神和物质的支持。

1.2 因变量

1.2.1 抑郁

抑郁是一种心情低落的情感,其主要特征有:消极的自我评价,有无价和自卑感,严重者有自罪至自杀(李九丽,2007)。我国老年人抑郁状况处于较高比率(于华林,2009)。

1.2.2 焦虑

焦虑指当个体面临不可知的事件时,产生一种担忧、恐惧、不愉快等情绪体验,表现为担心,易怒,不集中,入睡困难、肌肉紧张等。焦虑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1.3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潘毅慧,2010)对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性别、户外活动、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等因素对其产生影响,(殷怡.屈智勇.袁嘉祺,2020)认为老年人的日常烦心事与积极应对方式对其抑郁程度产生影响,(李月,陆杰华,2019)认为童年逆境对老年人的抑郁有影响,但由于这些研究是质性研究,样本量较少或者研究的区域与本研究不同,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通过量化数据进行验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2.1 自变量

研究采集了:(1)人口学变量,即性别(1男/2女)采用二分选项;(2)年龄组(65岁以下 21.7%,65-69 21.3%,70-74 24.6%,75-79 17.4%,80岁以上 15%);(3)婚姻状况(是否有配偶1是,2否);(4)老人的慢性病情(1是/2否);(5)老人的社会支持情况(能与被访者放心谈话的亲属/朋友个数、每月至少可以见一次以上面的亲属/朋友个数、在需要时可以帮忙的亲属/朋友个数);(6)子女数量;(7)老人受教育情况(1未上学,2小学,3初中,4高中,5大专以上);(8)老人的居住类型(与配偶同住、与子女同住、独居);(9)健康状况通过问题“您是否患有慢性病”通过(1是/2否)进行检测,为了提高题目的客观性,进一步调查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名称(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结核病、类风湿等25种老年疾病)并统计老年人慢性病的数量。

2.2.2 因变量

老人的抑郁焦虑状况作为研究因变量,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老年焦虑量表(GAI)。对30名老年加测贝克焦虑量表(BAI),以考察GAI的效度;对另外30名老年时隔一周后再次测量(GAI),以考察量表的重测信度。

2.3 研究过程

2.3.1 资料收集过程

本数据收集受益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基金项目,笔者于中国学术调查数据库CNSDA检索得到。中国人民大学于2011年12月进行的“北京市老年人焦虑症状调查”。

2.3.2 提出假设

在进行研究之前,笔者对于老年人焦虑抑郁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假设。

images/BZ_263_259_2099_1204_2863.png

2.4 数据分析

此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首先描述样本的总体特征,计算报告频数和百分比,两组间采用t检验,例如:比较男女老人的差异,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统计

各研究的描述统计见表1。被访老人平均年龄71.35岁(SD=7.44),最年轻的被访者年龄为60岁,最年长的被访者年龄为95岁。被访者受教育的程度分布分散,大部分的被访者都患慢性病,占总体的80%。大部分的被访者都有配偶,占总体的 74.4%。大部分的被访者为非农业户口,占总体的73.6%。大部分的被访者采取居家养老,与子女同住或与配偶同住。占总体的 93.4%。被访者的平均焦虑总分为 2.20(SD=4.18)。被访者的抑郁总分为3.17(SD=2.55)。被访者的健忘总分为1.79(SD=1.42)。被访者的自立能力总分29.5(SD=4.78)。

表1:对于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n=1318)

3.2 相关分析

对老年人是否患有慢性病、子女数量、年龄、焦虑、抑郁这五个变量进行Person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老年人是否患有慢性病与老年人的年龄、抑郁总分、焦虑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在.06~16之间,焦虑总分与抑郁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为.60,老年人的年龄与子女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为.09。

表2

3.3 独立样本t检验

分析变量的性别差异见表3,将被试分为男女两组,分别进行检验,t检验表明,被试的在焦虑总分(GAI)、抑郁总分(GDS)、自立水平,这几个变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5.20,p=0.00;t=-3.29,p=0.00;t=4.46,p=0.00)。女性老年人的焦虑总分(GAI)平均分为2.66(SD=4.57)高于男性老年人焦虑总分(GAI)平均分为1.51(SD=3.43)。女性老年人的抑郁总分(GDS)平均分为3.36(SD=2.58)高于男性老年人的抑郁总分(GDS)平均值为2.87(SD=2.47)。男性老年人的自立水平总分的平均值为30.28(SD=3.91)高于女性老年人的自立水平总分的均值为29.10(SD=5.22)。

表3:主要研究变量的性别差异

3.4 回归分析

此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进入法)对影响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因素进行集中检验。

结果见表4,慢性病数量对于老人的焦虑感、抑郁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15,p<0.01)(=.06,p<0.001),p<0.05,假设1,2的零假设不成立,说明慢性疾病数量对其焦虑抑郁产生显著影响且老年患慢性病越多,其焦虑抑郁的程度越高。

表4

最后,老年人自立能力对于老年人的抑郁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06,p<0.01)p<0.05,假设4的零假设不成立,接受原假设,自立能力对老年人的抑郁影响显著,老年人自立能力越高,老年人抑郁程度越高。这与外国学者Carl Cotman的研究结果一致,如今,老人独居更为普遍,他们生活中没有子女的帮助,缺少社会支持,自立能力上升的同时抑郁程度随之升高。国内学者杨静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感与孤独感三者呈正相关。从一般认识出发,老年人的自立能力强应该有更轻度的抑郁感,鉴于上述研究,笔者就社会支持和居住类型对老年人抑郁感的影响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研究假设9:

H0:老年人不同的社会支持方式对其抑郁感的作用相同。

H1:老年人不同的社会支持方式对其抑郁感的作用不同。

研究假设10:

H0:老年人不同的居住类型对其抑郁感作用相同。

H1:老年人不同的居住类型对其抑郁感作用不同。

(1)能与被访者放心谈话的亲属个数;(2)每月至少可以见一次以上面的亲属个数;(3)在需要时可以帮忙的亲属个数;(4)每个月至少可以见一次面的朋友个数;(5)可以与其放心谈话的朋友个数;(6)在需要时可以帮上忙的朋友个数几个变量构成多元回归模型,来预测老年人的抑郁状况。

总的来说这个回归模型是显著的;F=4.00,p=0.001<0.05,拒绝假设7的零假设,接受原假设老年人不同的社会支持方式对老年人的抑郁感的作用不同。

在被调查的预测变量中,老人能够与其放心地谈话的亲属个数对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即老人能够与其放心交谈的亲属个数越多,老人的抑郁程度越低(B=-0.08,=-0.10,t=-2.53,p=0.00<0.05)这个变量对老人的抑郁程度相对其他社会支持类变量而言是显著的,由此可见,老年人拥有可讲心里话的亲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的生活抑郁感。

通过一维组间方差分析得出,老年人的居住类型(与配偶同住、与子女同住、独居)不同,不会对其抑郁感产生影响。(p=0.08>0.05)接受零假设。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从多角度探索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老年人焦虑抑郁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总分高于男性老年人焦虑抑郁总分,这可能由于女性积极应对能力低于男性,导致负面情绪高于男性,产生焦虑、抑郁;老人患慢性病数量、社会支持、教育程度、自立能力对于老年人抑郁存在显著影响。老年人所患慢性病越多,其焦虑、抑郁感越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其抑郁感,其中老年人有可讲心里话的家人对其减轻其抑郁感尤为重要;老年人的教育程度越高,其抑郁感越低,这可能由于文化程度高者,可选择的活动越多,并且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家庭背景相对较好,精神物资上比较丰富;老年人的自立能力越高,其抑郁感越高,这可能与自立能力高者,社会支持低导致。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居住类型、孩子数量、年龄对于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4.2 建议

从社会支持上来看,可讲心里话的亲人可减轻老人的抑郁程度。家庭是养老的重要场所,提倡每个家庭成员积极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多陪伴老人,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做到代际平衡,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社区服务中心应开展积极预防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系列讲座,健全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使老年人“病有所医”,减轻慢性病对老年人心理负面影响;健全社区心理资讯站,加强对心理疏导结合社交网站给与老年人更多的社会支持;丰富社区老年活动,鼓励长者长期学习;医疗机构引入放松治疗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干预;增加志愿者进社区,积极开展为老服务,真正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猜你喜欢
被访者个数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