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塑造研究
——以简阳市荷桥村为例

2021-05-18 07:30文晓枫
乡村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简阳市景观节点

文晓枫

(简阳市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四川 简阳 641400)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四川省简阳市展开了全方位部署,相关部门制定了具体实施政策及项目推进计划。不同于企业和村集体主导推进的乡村振兴项目,政府主导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落脚点在于提升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对乡村景观的重视程度不高。简阳市大多数村庄没有企业入驻,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两年来,简阳市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农村地区,农村的道路、住房和配套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荷桥村的成效最为显著。荷桥村是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对口帮扶的贫困村,2017 年脱贫后,被选为简阳市乡村振兴示范点,获得了全市最大的农村资源倾斜。笔者通过对荷桥村实施的乡村振兴政策及乡村景观建设情况进行逐一对应分析,探索在政府主导的乡村振兴项目中现行的政策措施对乡村景观塑造的作用,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完善的方法。

荷桥村位于简阳市平泉镇,区位条件良好,距高速公路出入口2 km,到简阳城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车程分别约为20 min和40 min,1 h可达成都主城区。荷桥村为浅丘地形地貌,山体多为林地,山底多为农田。小(一)型火连桥水库位于荷桥村西北边界处,岸线曲折蜿蜒,水质较好。小龙溪由西至东贯穿荷桥村,村域内河道长1.5 km,宽2~37 m,常年流水不断,河道两侧植被稀疏杂乱,水质较差、淤积严重。荷桥村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以玉米、油菜、蔬菜等传统种植业为主,而且均为散户种植,667 m2平均产值低。荷桥村总人口1 031 人,常住人口727人。2017年,荷桥村脱贫,建成新村委会和30户规模的扶贫安置点,散居农房以砖砌水泥混凝土结构为主,居住条件尚可,但房屋风貌不佳。文化资源薄弱,仅村域西侧有1处旧宗祠,破败不堪,闲置未利用。

1 简阳市荷桥村乡村振兴政策

简阳市荷桥村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涵盖了农业农村局、规划局、交通局、水务局等多部门的相关政策,具体措施数百条,此处笔者提取与乡村景观建设有显著关系的主要政策措施,归纳后从规划编制、产业发展、人居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和运作机制构建等方面来论述。

1.1 规划编制政策和措施

两年间,荷桥村编制了乡村振兴规划,以及精品林盘建设实施规划、小龙溪治理提升规划、土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安置点规划等近20 个项目的实施规划。成都市规划局专款支持荷桥村规划编制工作,并直接把关荷桥村规划编制成果。在成都市规划局的指导下和简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荷桥村的规划成果涵盖了从城乡融合单元的功能支撑到周边镇村的联动发展、从业态策划到空间布局、从土地整治到农民收益、从项目包装到运营模式、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到乡村治理机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集规划、建设和运营于一体的重要成果。由政府意志主导的这一规划成果相当于乡村发展政策体系的合集,虽然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但保障了荷桥村各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1.2 产业振兴政策和措施

荷桥村产业发展政策秉持转化生态价值,打造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场景、新业态和新经济的基本思路,是农业产业景观化打造的基础。根据地形条件和多元主体对农作物的种植需求,划定了若干种植分区:沿小龙溪打造荷莲产业区,营造“莲开龙溪”的大地景观;保留浅丘山顶的白树林作为山体景观背景;山腰种植枇杷、柑橘、晚白桃等伏季水果;山底、山谷种植蔬菜和水稻,形成私人定制“一亩田”景观化体验区,建成244 hm2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植入农创产业,引入知名IP,建设蓝剑中华种子库、松下植物工厂、有机农夫“温室养鱼”和“巨型水稻”中心、智慧农业服务中心、花卉温室等农创项目,强化农业研发、教育和博览功能,并组织开展农事体验、大地艺术展览、农产品加工体验等体验活动。

1.3 人居住宅建设政策和措施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是简阳市整理农村宅基地用作产业和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推进新农村聚居点建设的重要方式。新农村聚居点能为村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公共配套服务,是乡村人居建设景观的核心体现。荷桥村土地增减挂钩新农村聚居点项目安置了122户374人,平泉场镇挂钩安置点项目安置了部分村民,剩余散居人口不足5%。聚居点建筑体现川西民居特色,采用简阳本土材质和本地文化元素进行规划与建设,建筑群背山面溪,布局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彰显了四川丘区民居特色风貌。此外,对扶贫安置点和部分散居的民居院落进行了改造,采取优化建筑屋顶形态、替换建筑立面材质、整理宅前屋后场地与菜园、增加乡土文化小品以及丰富景观植被等措施,实现民居院落景观化和艺术化。

1.4 配套设施建设政策和措施

荷桥村新建了展示中心,并将小学、旧村委会、祠堂、水库管理用房和民居等老建筑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文化交流中心、创意工坊、农业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由四川知音元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简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场景基地项目已启动建设,项目以“家风”文化演绎新时代乡村建筑,包含了乡村产业展销、人才培训、资源线上运营、招商引资和场景化示范等功能,还规划有创客林盘聚落、“荷”“桥”文化艺术聚落等产业配套设施。目前,由政府投资的设施已基本建成,由企业投资的配套设施大部分尚未启动。已建设施具体如下:拓宽、黑化20 km道路,并打造道路两侧景观;治理小龙溪水体并打造河道景观;整理迁改电力杆管线;铺设给水、污水、电力、通信和燃气管线;建设乡村绿道和景观节点、2个一体化污水处理站、2 所公厕、9 处垃圾收集点和若干停车场。得益于政府各部门和平台公司的支持,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乡村景观也获得了大幅提升。

1.5 运作机制构建政策和措施

荷桥村的运作机制采用“领导小组+农业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平台公司”的模式,由简阳市委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农经局、规划局等部门派驻到荷桥村的相关人员和镇政府相关人员组成小组成员,负责总协调和推进项目,并召集智囊团参与项目策划和建设。农业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由镇政府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荷桥村具体事务的管理。平台公司负责招商引资、建设配套设施、运营部分项目、创建和推广产品品牌等事务。荷桥村基层治理形成“五位一体”(党支部、村支部、村委会、议事会、社会组织和企业)共管共治模式,并构建了“四合一”(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体经营开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模式,村集体资产以入股的方式参与收益分红。

2 简阳市荷桥村乡村景观建设情况

经过两年的建设,简阳市荷桥村焕然一新,乡村景观获得了显著提升,从一个刚脱贫的落后村庄蜕变为简阳市最具乡村旅游气质的村庄,获得了乡村振兴的初步成效。荷桥村的景观规划和建设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笔者从节点景观、线形景观和面状景观三方面进行景观效果阐述。

2.1 节点景观建设情况

荷桥村的景观节点包含建筑景观节点和环境景观节点两类。土地增减挂钩新农村聚居点(见图1)项目采取独栋住宅围合式布局方式,建筑群落开合有致,建筑材质以砖、木为主,颜色以灰、白、木色为主,展现出四川丘区林盘院落景观风貌。荷桥村展示中心(见图2)演绎起伏的山丘,形成新中式乡村建筑风貌。智慧农业服务中心(见图3)将现代元素融入民居改造中,以木色为主调融入乡村环境。建筑类景观节点采取小体量、散点布局方式,增强景观节点与环境的融合感。环境类景观节点分布在主要村道和小龙溪两侧,包括入口节点(见图4)、站台节点、亲水平台、景观桥(见图5)、汀步、小广场和湿地(见图6)等。以小品和植被搭配形成的乡村环境景观节点需满足具有乡村气息,形态、材质和色彩良好地融入环境,意境充分且不抢建筑风头等特质。荷桥村的数个环境景观节点都经历多次建设、拆除、重建和整改,最终成为大地景观和线形景观中的亮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丰富了乡村景观层次。

图1 河桥村新农村聚居点

图2 河桥村展示中心

图3 荷桥村智慧农场服务中心

图4 荷桥村入口景观节点

图5 荷桥村拱桥景观节点

图6 荷桥村湿地景观节点

2.2 线形景观建设情况

沿荷桥村主要道路的景观界面呈现了荷花、甜橙和蔬菜3种风貌段。道路路缘和农业之间的衔接部分规划设计为虞美人、万寿菊等混色草花,但建成后却是园林草皮(见图7),增加了城市化痕迹和后期的维护费用。沿小龙溪和汇众智慧农场建成3.5 km 乡村绿道,红色的路面和两侧的草皮展现出与乡村风貌不协调的城市化特征(见图8)。相反,以石块、卵石、砖等本土材质铺装的步行道和谐地融入生态自然景观。小龙溪整治完成后,水质得到了改善;以卵石加草花处理驳岸,以菖蒲、水杉、香樟、芦苇和鸢尾等挺水植被为主(见图9),沿岸布置了木栈道和座椅、标识牌、垃圾桶、夜景灯等配套设施。小龙溪两侧景观植被(见图10)种植过密,过度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并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小龙溪及两岸的荷塘、湿地改造完成后,形成荷桥村南部核心景观带,蜿蜒在农田和山丘中,串联村委会、新农村安置点、展示中心等建筑节点,是荷桥村一期工程的功能与景观中心。

图7 荷桥村村道两侧线型景观

图8 荷桥村绿道

图9 小龙溪湿地景观

图10 小龙溪两岸植被

2.3 面状景观建设情况

浅丘地形地貌不如平原开阔,无法塑造一望无垠的大面景观或大尺度的景观图案;也不同于深丘地形,无法展现壮丽的梯田景观。矮小的山包起伏不断,人的视野相对局促,大地景观不够开阔。简阳市山体植被较为单一,以人工柏树林为主,景观效果不突出;部分山腰种植了晚白桃,但树苗较小,几年内无法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耕地沿着山谷走势蜿蜒曲折,且被划分为多个展示段,景观效果较为混杂。蓝剑集团打造的133.33 hm2高标准农田,涵盖了“一亩田”欧式蔬菜农场、晚白桃园、玫瑰园、水稻区等多个种植区域。农投公司打造了60.00 hm2柑橘农场,荷桥村农民合作社种植了13.33 hm2荷塘。荷桥村农业品类过多,零散而不成规模,肌理和景观形态各不相同的农业区块相互交杂,使本就被小山丘分割的农业大地景观拼贴感十足。其中,荷桥村蓝剑欧标农场如图11所示,荷桥村荷花广场景观节点如图12所示,汇众智慧农场如图13 所示,荷桥村火连桥水库周边肌理风貌如图14所示。

图11 荷桥村蓝剑欧标农场

图12 荷桥村荷花广场景观节点

图13 汇众智慧农场

图14 荷桥村火连桥水库周边肌理风貌

3 政府主导的乡村振兴政策对乡村景观塑造的作用

荷桥村作为简阳市乡村振兴示范点,获得了简阳市最大力度的乡村建设政策和资金倾斜。这类村庄在乡村景观建设方面也远比普通村庄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放大了各类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对乡村景观塑造所起的作用。

3.1 规划管控政策对乡村景观塑造的作用

荷桥村的规划涵盖了村庄产业、生态、文化、人居环境、农民增收和项目运营等各方面内容,融会贯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每个方面,明确了荷桥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为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乡村新风貌、新景观的塑造提供了建设蓝本。完善的村庄发展规划对乡村景观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把握大地景观的整体风格、重要建筑节点和环境景观节点的分布、景观节点的文化主题和风格基调、线形景观的类型和走向等重要内容,能有效避免部门各自为政产生的景观不协调或形成负面影响等现象。乡村规划能对乡村景观风貌的塑造起到必要的强制性约束作用和有效的引导作用。

3.2 产业政策对乡村景观塑造的作用

荷桥村有3家农业运作主体,运营模式各不相同,导致农业产业种类过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农业大地景观破碎。现代化规模农业能呈现统一规整的大地景观,也可设计景观图案或布置草编小品。简阳市农业产业较为落后,处于以个体种植为主的传统农耕生产阶段,甚至部分土地撂荒、杂草丛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大地景观。在经济相对落后、资源较为贫乏的农村地区,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对农村景观的需求不高。这些地区的乡村振兴政策侧重于为农村经济注入内生动力,农业产业政策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和制定高效的发展模式为主。乡村景观集中体现在农业大地景观方面,产业政策确定的农业业态和运营模式决定乡村景观的整体风格。

3.3 人居住宅政策对乡村景观塑造的作用

目前,简阳市正在全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宅基地指标转换,补充各类建设用地。为了获得更多的结余指标,简阳市新农村聚居点的人均建设用地被尽可能地挤压,建筑布局十分紧凑,除去道路和停车位,景观绿化空间狭小。为节约成本,安置点的户型设计多以3 层的一梯两户单元式建筑为主,外观设计粗放,选用外装材质廉价,环境景观打造简陋,聚居点的舒适性和观赏性普遍不高。荷桥村的土地增减挂钩新农村聚居点,在建设资金、人均建筑面积和人均用地面积等方面突破了简阳市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建设标准,采用独栋围合布局模式,精致的建筑外观和院落景观展现出新时代乡村的高品质生活。从两类村庄的建设成效可以看出,人居住宅政策对乡村聚居点的景观风貌和环境品质具有直接显著的作用。其中,荷桥村新农村聚居点庭院内部景观和宅院入户景观如图15和图16所示,而简阳市三星镇新星社区新农村聚居点杂草丛生的庭院环境如图17所示。

图15 荷桥村新农村聚居点庭院内部景观

图16 荷桥村新农村聚居点

图17 简阳市三星镇新星社区新农村聚居点杂草丛生的庭院环境

3.4 配套设施政策对乡村景观塑造的作用

荷桥村将建设配套设施与乡村景观塑造相结合,在道路建设和水体治理的同时打造线形景观和节点景观;为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而梳理架空电力线;将展示中心、文化中心等建筑的艺术化效果和周边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专项改造村委会和扶贫聚居点的建筑立面和周边景观环境,强化了村庄景观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普通村庄的配套设施相对贫乏,在设施建设中通常不会详细考虑设施对乡村景观环境的影响,公服设施外观效果普通,泵站、污水处理设备、垃圾收集点等市政设施常常对景观环境起到负面影响。配套设施建设对乡村景观所产生的作用取决于政策对景观环境的重视程度,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景观因素,配套设施的建设效果将会大为不同。

3.5 运作机制政策对乡村景观塑造的作用

政府主导的乡村振兴项目与企业建设和运营的乡村振兴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在项目策划阶段就设计好运营模式和投资收益,而政府欠缺运营团队和运营经验。荷桥村虽然也考虑了运营问题,构建了一套基层治理模式和项目运作机制,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绝大部分项目的建设经费由政府财政和下属平台公司承担,两年耗资数亿元,仅打造出不到1/2的项目,环火连桥水库区域是规划的旅游类项目核心区,多家企业参与项目建设,但目前仅1个项目开始启动,数年内荷桥村的产业无法创造能维持其运转的收益,需要政府每年支出几十万元的管理费用。依靠政府建设和维护的乡村景观是不可持续的,要想长期维持良好的乡村景观,必须探寻项目运作机制的转变路径。

4 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反思和建议

首先,对于简阳市这类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不可能每个村编制村规划,但需要规划对各类乡村建设进行控制引导,以避免出现城市化痕迹过重和过度建设等问题。建议在编制区(市)县全域乡村振兴规划或者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结合村庄产业发展和功能定位,明确每个村庄的整体景观风貌,对各类设施的建设提出选址、形态、体量、色彩和材质要求,加强对周边景观环境风貌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将乡村景观风貌统一纳入规划和建设管控,加强配套设施与乡村自然环境的融合度。

其次,景观需求是生活品质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当经济水平和生活品质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政府和村集体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乡村景观建设,而且部分因整治任务而建设的乡村景观无法得到良好的长期维护。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实施的乡村振兴政策应以加强农村经济发展为主,尽量减少因政治任务而专项打造景观环境的决策。建议在制定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业大地景观效果;在修复裸露山体、改造重要林地和治理水体的过程中,对植被进行梳理,充分考虑植被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对景观有负面影响的设施,在选址和建设时需要考虑进行隐蔽或景观化处理,公共服务建筑应充分融入周边的乡村环境,体现地形地貌和文化特色;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保护,将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的复兴措施纳入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中。

最后,随着农村允许农民自建住房政策的不断缩紧,政府性建设逐渐增多,政府为乡村建设了大量聚居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但后期维护问题随之而来,阳台搭建彩钢棚、木构景观腐坏等现象较为广泛。建议在乡村景观设计和建设时,尽量采用后期免维护的建设材质和植被。建议探索先进的乡村组织机制,将项目运营、管理从政府手中转移到企业或其他第三方机构;探寻多种方式激发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归属感,让村民能自觉自愿地维护村庄环境和乡村景观。

猜你喜欢
简阳市景观节点
西部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景观别墅
乡村振兴背景下简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图连通支配集的子图匹配优化算法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面向复杂网络的节点相似性度量*
采用贪婪启发式的异构WSNs 部分覆盖算法*
《景观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