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勤
摘要: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进行培养。高中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这两方面能力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高中美术教育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也没有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为此,本文将对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兴趣教学;高中教育;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6-0038
美术教学作为高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然而由于学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除少部分有意愿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教师要通过兴趣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兴趣教学法的概念
兴趣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以直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并以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手段。教师通过兴趣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1]。
二、高中美术教学现存的问题
1.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教育各部分缺少重视
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绝大部分家长、教师甚至学生本身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晰的认识。针对美术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笔者对一所高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如图1)。
由图可知,在高中阶段,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家长对美术教学的认识不足,认为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毫无意义,有72%的学生家长表示学生如果能学好美术能够在未来有一技之长,只有8%的家长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师群体中,超过一半的教师虽然认可美术教学的价值,但并不认为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也还有一小部分教师认为高中美术教学毫无意义;在学生方面,有约19%的学生认为美术教学对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部分学生有一些想要报考艺术类专业院校,其他的则表示通过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掌握一项新的技能,对于自身的思维方式也有着重要影响,而57%的学生认为通过美术学习能够开阔眼界,但还有24%的学生认为自身美术天赋有限,以后也不可能从事相关工作,因此美术教学的开展毫无意义,持有这种观点的学生主要是高三学生[2]。
总体上看,当前对于美术教学的观点仍有所局限,对于美术教学的作用仍主要考虑其对于学生未来高考、就业的实际性帮助,而相对忽视了美术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和健全人格等方面的作用,这就导致了美术教学的展开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很多学生只限于简单的了解,而缺少深入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2.教师教学方式不合理
由于校方对美术教学工作缺少充分的重视,一些高中美术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不足,不仅在教学方式上无法引起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所谓的美术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素描教学外,就完全变为美术作品的赏析课。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深入学习美术的兴趣,导致部分美术教师也失去了教学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与学生缺少有效的互动,学生也就缺少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美术教学还需要一定的教学实践,然而高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导致美术教师并没有充沛的时间安排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写生,这就使得学生的美术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1.使教学方式得以优化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学生只是生硬地接受美术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而通过引入兴趣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对兴趣教学法进行深入应用,教师在对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与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后,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并为学生提供相对较为宽松的表达空间,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得到充分提升,从而使教学改革的效果能够得以推动。
2.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通过兴趣教學法,教师能建立起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保障美术教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采用兴趣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得到提升,促使美术教学目的得到实现[3]。
3.为师生和谐共处提供保障
兴趣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向辅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进行转变,负责引导课堂的方向,启发学生自主进行探索与思考,而不再是以往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在兴趣教学法中,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亲切良好的沟通,不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还能够为师生之间的和谐共处提供保障。
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的有效措施
1.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时借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美术学习的效率。
通过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兴趣教学法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利用兴趣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校文化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展开教学工作,通过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进行接触,通过民间美术所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和民族风格吸引学生,进而促使学生对相关的美术技能学习产生兴趣。
比如在《什么是美术作品》这一课中,教师在授课前可以通过运用瓷器、年画、剪纸等一系列生活中相对常见的美术资源进行美术教导,使学生对于美术的不同形式有所认识。通过这些常见的生活资源进行兴趣导入,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继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在授课时还可以采用多样的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对美术形式的直观认识与感知,建立起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
2.创新教学方式
在高中美术阶段运用兴趣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方式做出突破与创新。通过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习中充分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兴趣教学。
(1)情境创设。为了实现更好的美术教学效果,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形态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艺术鉴赏能力[4]。
比如,在《人间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租借古装道具并引导学生排演剧本的方式使学生对于我国古代美术形式具有更深的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古代美术形成的过程进行辩论与研讨,使学生挖掘美术形式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学生在进行表演、研讨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之中,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美术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美术鉴赏与思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礼仪与教化》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国画、古代礼器等对我国古代的礼仪进行认识,并自主讨论其教化功能。这样在观察与分析中,学生就能够加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积极组织实践
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够完全满足美术教学的需求,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针对高中学生学业繁重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寒假、暑假期间组织集体出游活动,组织学生共同前往各大景区进行游览观光,这样既能够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增加学生对“美”这一概念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具有一定美术技能的学生进行写生绘画,使学生的美术技能得到充分锻炼,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摄影,使学生对如何表现美有更清晰的认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繁重的高中学习过程中,通过开展适当的美术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够在实践中使学生认识美术、爱上美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校申报一定的资金支持,并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实践活动计划。比如,武汉的学生可以前往武当山体会其浓郁的道教文化之美,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总结对于旅途中发现的美术形式及其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
(4)通过评价鼓励学生
适当的教学评价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由于自身天赋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对美术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为此,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保持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并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还要做到及时挖掘学生的长处,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5]。
比如,某一些学生可能并不善于绘画,但可能在其他方面(如雕塑、剪纸)等其他美术形式上具有卓绝的天赋,还有一些学生的天赋需要经过一定锻炼才能得以显现。为此,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通过教学评价鼓励学生保持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并能够在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下找到自身的天赋所在,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对于一些有所成绩的学生,教师也要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及时指出学生的失误,以免学生由于自大导致美术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5)开展多样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丰富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和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通过荣誉感、成就感等激励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楷书书写比赛,引导学生重视楷书书写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书写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使优胜学生获得參与的荣誉感,还能使其他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锻炼,不仅对于美术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五、总结
综上所述,要在高中教学中开展有效的美术教学工作,需要运用兴趣教学法引导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为此,就需要教师对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有所认识,找到造成美术教学受到阻碍的关键因素,并据此采取兴趣教学法,使高中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美术学习,从而实现各方面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牛向中.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30-131.
[2]唐小琪.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7):1-1.
[3]孙丽娟.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下一代,2019(8):P.1-1.
[4]伍湘艳.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2):46.
[5]李晓霞.解析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25):P.127-127.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