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1-05-17 03:50赵军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讲授数感乘法

赵军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改专家组核心成员、课堂教学网首席专家余文森教授是这样定义的:从专业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思考和讨论。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而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讲故事、音视频、游戏、竞赛、演示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授10的认识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数字9自恃是数字宝宝0—9中最大的一个,经常欺负和嘲笑其他数字宝宝,有一天,它们玩起了排排队的游戏,9看到自己排在最后面,很生气地对1和0说道:“你们两个小东西,一个又细又矮,一个又圆又笨,还没有我大,凭什么排在最前面,都滚到我的后面去吧。”1和0都伤心得哭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它们想想办法吗?这个故事情境既充满了童趣,又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新知的欲望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很快就投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探究中了。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素材和资源,让学生既能学习知识又能将其灵活地应用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授10的认识时,找出数字10,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有关10的信息,再让学生找找身边哪些事物可以用10表示,并用10说一句话,这样课堂上就呈现出无数个生活中的10,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0的理解,还使学生对身边的数学有了深刻的体验。又如,讲授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栽树、运南瓜等劳动场景,将这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呈现了出来,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无处不在,它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三、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培养学生的数感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着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途径不断培养和建立数感,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形成数感,在猜测验证中发展数感。例如,在讲授10的认识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材主题图中的鸽子和人物、教室里的小朋友、学具盒中的小棒和圆片、计数器上的珠子等,让学生数一数10是怎么来的,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数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从中建立数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又如,在讲授以厘米和米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时,我将教学空间从教室延伸到了操场和校外,让学生先估测再实测,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数感,让数感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養学生的探究意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冲突下认知结构的重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出发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例如,讲授乘法时,学生学习了较多相同数的相加,就会对这种繁琐的计算方法失去兴趣,就产生了需要用简单方式计算的想法。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乘法的意义,有了这一铺垫,在讲授乘法口诀时就省时、省事多了,通过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寻找乘法口诀的编排规律,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只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即可。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就能够提高自身数学核心素养了。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城关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讲授数感乘法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乘法猪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巧估算 妙解题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