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体育多样化的教学思考

2021-05-17 11:24刘兴石
运动精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品格核心学科

刘兴石

(上海市嘉定区震川中学,上海 201805)

上海自2015年实施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以来,已然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绩。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初中体育多样化的课程改革中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呢?体育教师又需要作出哪些改变来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更好的落实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提供有益的思路。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运用中国知网,以“核心素养”和“体育”进行检索,检索出论文780篇,整理研究发现,整体发文量从2015年后呈现一个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如图 1)。此外,还通过其他的搜索工具查找并阅读了相关的书籍《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图1 2010年后有关“核心素养”+“体育”的文章发文量

1.2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依据推理归纳、综合等手段,将信息进一步整合,推导出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内涵和落实,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思路。

2 结果和分析

2.1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也叫通用素养,经合组织(OECD)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是指涉及多个生活领域且能够促进健康生活和培育健全社会的重要素养[1]。随着时代的进步,经合组织推出素养等式(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和欧盟的核心素养主体由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维度组成[2]。

我国近年所广泛讨论的核心素养是依据林崇德教授团队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该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分为3维度—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它是对以往课程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升级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石,细化到不同的学科和学段,最终以学生为载体呈现[3]。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一致认为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需要掌握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2.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又称为体育与健康素养,指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共同承担着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它是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带有体育学科教学领域的独有特色,是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的细化[4]。

2.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

有效探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和组成要素对于如何真实的在体育教学中落实有着莫大的帮助。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构建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而展开。不同的学科属性所引发不同的视角,导致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多样性,但其最终都是为了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姜勇等[5]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应包含3维度9要素(如表1)。

表1 姜勇等提出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根据国内外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发展,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3个维度,并且细化到每个目标所应该达到的水平[6](如表2)。

表2 《课程标准(2017年版)》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学者于素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核心素养及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梳理分析后,通过相关的实践研究后,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可以初步理解为包括3大维度6个要素,并且详细的举出每一个要素所应该具备的品格[7](图2)。

综上分析,本文倾向于学者于素梅所提出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其所划分的3维度6要素是与我们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不谋而合,尽管前后都比较完善,但后者更能体现出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强调,更加具有动态性与终生性,也更能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

2.2.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多样化落实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学科教学作为帮助人进行完全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一门强调手脑共同配合的科目,通过体育,对学生的思维品格和运动技能以及多种必备品质、关键能力的掌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海市从2015年启动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以来,一直走在全国课程改革的前列,新理念的提出,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因而,在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下的初中体育多样化必将能够发挥出体育学科应有关键地位。

图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

其次,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出发。面对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学校体育教学不破不立,必须要有新思想、新突破。在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理念的统领下,更加有针对性的实现初中体育多样化的具体目标,为学生更好的成为一个完全发展的人。

2.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3维度6要素是学生成为完全发展的人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在初中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如何让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要素在教学中落实是迫切亟待解决的烦恼。

2.3.1 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不再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为唯一,更多的是借助体育教学这一手段,让学生获得尽可能的体育情感和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同伴互助过程中体验体育情感,了解规则意识,体会不同的心理状态,用体育精神感染学生,为其以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2.3.2 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

初中阶段,让学生对某些运动项目感兴趣,多体验,发现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学习,达到以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最终能够应用并促进体能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下,首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让学生从有趣、兴趣、乐趣、志趣上养成终生的运动习惯。

2.3.3 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

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掌握,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健康。灵活运用健康知识、良好的锻炼习惯、运动中情绪的调控、借助体育发泄自己,放松自己、更快的适应环境等都是健康促进的具体表现。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紧随改革的浪潮,时刻保持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完全发展。

3 结论

3.1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任何一种理念只提出不落实将毫无意义。不同的学科定位,必将有不同的落实策略,不可一概而论[8]。初中体育多样化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有教学组织上和评价上等。因此,要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形式,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寻求适合学生个体特征和兴趣爱好的项目,使每位学生都能处在一个适宜的群体之中学习运动技能,让课堂充满汗水和笑声,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

3.2 师生转变观念,教学互动中实现素养提升

在新时代下,课堂氛围的调整,师生关系的融洽也将影响着核心素养的达成。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导的课堂教学其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单纯的运动技能或者健康知识传授,而是变成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综合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对话不再是单向性的灌输和接受,而是相互之间有所呼应。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地位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解决问题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从而实现素养的提升

3.3 借助课外体育锻炼和比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展现自我

当前我们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体育锻炼能力等重视不足,导致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普遍不强。课外拓展课或者阳光体育联赛的参与对学生的运动体验和运动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比赛中不同项目的规则要求、参与体育比赛的精气神、运动技能展示等核心素养要素能让学生获得课堂上无法得到的体验,因此体育教师应多创设比赛情境,让学生参与实践,培养规则意识和体育品德等关键能力。

3.4 家庭学校同参与,促进体育运动生活化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人,脱离社会的人必然不是具备核心素养的人。现实生活中,为体育中考而被迫的参与体育练习并不能给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带来成效。为了让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长效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应该共同营造生活化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和习惯。

猜你喜欢
品格核心学科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冬季暖男必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