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静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包子是我的最爱。
听奶奶说,农村的人家到现在都还守着老手艺,晒糯稻,扬小麦,磨粉屑,蒸出自家的包子。
晚上,奶奶答应带我去做包子。想象着那又大又圆、闪着油渍光泽的包子,我竟有些舌尖生津了。
我们来到包子加工店,只见那一张张面皮,在老板的手中左三下右三下,很快就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包子,看得人心里痒痒的。既然做包子这么简单,那我为什么不亲自试试呢?于是,我也动手啦!可是,经过我的手做出来的包子却奇丑无比,简直是“不堪入目”。我不甘心,打算继续包,老板忍不住制止了我:“小姑娘,你可别再包了。虽说是你们家的包子,但我看着也有些心疼。”我耸耸肩,两手一摊,好吧,看来我不适合包包子,只适合吃包子。哈哈,我还是等着热包子下肚吧!
我默默地坐在锅炉旁,感觉时间如蜗牛爬行一般过得好慢。我想象着一个个热乎乎、圆滚滚的包子出屉,给我的味蕾带来满足,竟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搞得奶奶有些莫名其妙。终于,一个个小型“大白”出锅了,热腾腾的水汽给我的眼镜蒙上了一层薄雾。虽然看不见,但丝毫不影响我的食欲,因为我的“狗鼻子”已经闻见包子特有的香味了。我左手一个肉包,右手一个菜包,吃得狼吞虎咽,不亦乐乎。
天完全黑下來了,昏黄的路灯照亮了一老一少回家的路。或许,只有家乡的包子才能给我渐行渐远的童年添上更多幸福的记忆吧!
【作者系江苏南通市高新区小学六·6班学生,指导老师:吴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