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驴业的新发展格局

2021-05-15 03:58杨怀伟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中国畜牧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消费力存栏生产力

文│杨怀伟(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中国的养驴业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历史性的变换,“新役用驴”是中国养驴业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增强发展“正动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养驴业,才是中国养驴业“正发展”的强大“正动力”。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养驴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养驴历史,曾经是世界上养驴大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驴养殖数量发展从1949年的949.4万头,到2016年259.26万头,中间经过了大起大落,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快速发展期,1949—1955年,中国驴养殖数量从1949年949.4万头,到1955年1240.2万头,增长30.6%。这一阶段,我国逐渐进入和平发展环境,土地改革,小农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养驴业功能主要提供运输、耕作动力。养驴起点低,花费少,起步快,小农经济投入积极性高。除了自然淘汰,驴的存栏数量只增不减,快速储备。1954年多达1270.1万头,这个数字应该是中国养驴数量承载力的极限值,空前绝后,到1990年的1119.8万头也没再超越这个数量,而中国将来还会养这么多的驴吗?马、驴、骡合计即马属家畜数量一直在增加,从1584万头(匹),增加到2143.7万头(匹)。马、驴、骡分别占有比例是30%、60%、89%。

第二阶段,快速收缩期,1956—1965年,从1956年的1240万头,减少到1965年743.8万头,1960年的减少达到了16.64%,总的减少降至40%。三年困难时期,驴的数量降至645.4万头(1962年),之后逐年回升,马、驴、骡养殖数量总体在减少,1962年降低至1409.8万头(匹),然后缓慢增长。在1963年,马属家畜内部结构发生一个特征性变化,马的数量第一次超过驴的数量。这也是养驴的小农经济效应的减退的结果。马、驴、骡分别占有比例是46%、45%、9%。这一阶段,全国的小农经济效应的减退与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对于驴的需要,集体经济比小农经济低。三年困难时期,数以百万头的驴成为食品,补充粮食的短缺,耕驴、役驴、骑驴、车驴等变成了肉驴、食用驴,提前淘汰出栏宰杀,驴的寿命减短,驴群存栏量减少。

第三阶段,恢复发展期,1966—1976年上半段时期,中国养驴数量从1966年的743.8万头,逐渐增加到1971年的851.3万头,增加了14.45%。此后,下半段时期,逐渐缓慢减少1976年的776.6万头。恢复发展期总的增加4.4%。

第四阶段, 持久发展期,1977—1990年驴业持久“正向”发展,直到承载力顶点,形成以“一谷一峰”为特征的发展曲线。1979年又出现一个谷底,达747.3万头。1990年又出现一个高峰,达1119.8万头。这一阶段,全国性养驴的小农经济效应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阶段土地承包、包产到户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对养驴业的需要是一致的。

1988年,中国马属家畜存栏数量达到2695.8万头(匹)。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个“马骡换驴”的迹象。马、驴、骡比例分别为39.10%、41.00%、19.91%,接近2∶2∶1的最佳值。从1988年开始,驴的数量再一次超过了马的数量,一直持续到了2008年。1989年以后,我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社会运输,尤其是农业动力从畜力向机械力转化。马属家畜开始减少,2695.8万头(匹)是中国马属家畜承载力的天花板,2600多万头(匹)持续了10年(1985—1995年)。这一时期,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养驴业几乎不知道什么是“衰退”,也无需要考虑将来。

第五阶段,持续下降期,1991—2016年,养驴的小农经济效应继续萎缩减退。1991年之后,养驴业持续“负增长”,持久而漫长。1996年、2007年、2009年、2015年、2016年都是10%以上的负增长。2016年,驴存栏骤降24.27%。2000年,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驴存栏总量为922.73万头,位居世界首位。马、驴、骡合计存栏2252.34万头(匹)。2016年,驴存栏总量为259.26万头,已经退出了世界前三名。

1995年年末马、驴、骡存栏合计2620.45万头(匹),一年的时间,减少12.11%,1996年年末只有2293.9万头(匹)。徘徊几年之后,2004年年末不到2000万头(匹),只有1929.71万头(匹)。这比1970年还要低,甚至还低于1952年的1957.3万头(匹)。2000年,马、驴、骡合计存栏2252.34万头(匹)。2013年,马、驴、骡合计存栏下降到了1000万头(匹)以下,为995.43万头(匹)。

马属家畜内部结构也在演化。2009年,驴的数量再一次降低到马的数量之下,马、驴、骡比例分别为43%、41.00%、17%,马多驴少的结构一直持续到现在。

第六阶段,触底反弹徘徊观察期,2017年至今,养驴的小农经济效应继续萎缩减退。从2017年开始,加大发展肉驴养殖,任重道远。驴存栏量增长率为3.29%,为30年来新高,虽然有偶然因素,但是应该是好的迹象。马属家畜持续下降,总存栏量在690万头(匹)以下。《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发展特色畜禽养殖,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兔、鹅、绒毛用,羊、马、驴等特色草食畜产品,满足肉用、毛用、药用、骑乘等多用途特色需求,积极推进优势区域产业发展,支持贫困片区依托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脱困”,肉驴养殖方兴未艾,多元化供给侧多功能养驴尚未成形,任重道远。

二、养驴业的发展动力循环

我国驴存栏量从1954年的1270.1万头,到2016年的259.26万头,绝对数量降低了1000万头以上,减少将近80%,如果降减速度依旧,驴几乎在中国将要灭绝。因为一般社会动力=需要力+生产力+共产力+消费力、养驴业发展动力=需要力+生产力+共产力+消费力,这一段可以说是养驴业的政治经济学。

◎图1 新中国养驴业的年度期末存栏数量变化(万头)

表1 全国拖拉机数量情况%

1.需要力是养驴业发展第一社会力。需要力是人类个体或类有意识地对物质和自身产生渴求或欲望并要求满足的作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很显然养驴业是在农业生产上满足人类的需要,农耕生产直接提供犁耕动力。虽然说“驴全身都是宝”,但是畜力是养驴业的第一需要。食用、药用、骑乘用和文化需要等都是附加需要,是非主流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养驴需要力转化没有真正开展。而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养驴业的原始需要逐渐转化为了“不需要”。不需要驴来耕地拉车,自然就是淘汰。而其他的需要也在市场规律中不占据优势,养驴业被社会经济淘汰成为大趋势,这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养驴业逐渐衰落的根本原因。

2.生产力是养驴业发展第二社会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和自我的作用。养驴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而畜力和机械力比较明显越来越不利。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拖拉机的数量变化,1978年全国拖拉机数量约在193万台,而到了1990年达到了779万多台,2000年已经是1300多万台,2015年之后是2300多万台。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和竞争力是畜力无法战胜的,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畜力退出农业是生产力进步进化的结果。

养驴业其他生产力又如何?驴的肉用生产力,“驴年马月牛十天”,这种自然生产力局限还没有克服,对于中国人民以食猪肉为主,驴肉竞争力也无法抗衡猪肉。驴肉产品地域性限制较大,产业化发展滞后。药用的阿胶更是少数人的消费品。食用、药用、骑乘用和文化需要的驴业生产力明显弱小和不足。

养驴业生产力低的原因除了历史和自然原因,中国养驴业基础研究几乎没有,科研能力低下也是核心原因。比较需要力和生产力的关系有简单的规律,需要力小于生产力,价格下降,存栏增加;需要力大于生产力,价格上升,存栏减少。养驴业综合生产力小于需要力,虽然驴产品价格上升,但是驴存栏量不断减少,每个生产周期之后,都是如此,累计起来,在一些地区,养驴业就彻底消失了。

3.共产力是养驴业发展的第三社会动力。共产力是人类在对生产的结果进行处理时产生的对内或者对外的作用。要知道何谓“共产力”,去查阅各种词典,就会发现根本也没有“共产力”一词。“共产力”是“力学”的、不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中性的与“生产力”并列的范畴。

什么是养驴业的共产力?一切驴产品用来交换的结果就是驴的共产力。从一定程度说,养驴业的共产力就是产值,就是GDP(国内生产总值)。驴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如果卖不出去,无法交换,就无法换不来货币,这都是共产力的不足、缺失、减少的原因。在小农经济、传统农业时期,驴产品很少面对市场,共产力弱小。笔者通过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养驴业时发现,1985年全县驴存栏量达2.41万头,占大家畜总数的24.74%,占大小家畜总数的8.25%,驴创造产值达8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6%。从数量占比看,驴的共产力是很低的。也是就是说,商品化、市场化水平很低。

◎图2 养驴业社会发展动力循环

生产力小于共产力,价格上升,存栏增加;生产力大于共产力,价格下降,存栏减少。养驴业生产力很大很高,但是共产力小,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养驴业养殖数量、存栏数量必然逐渐减少。

4.消费力是养驴业发展的第四社会动力。消费力是人消化自然资源和自己劳动、成果、产品的作用。驴的消费力分为两个部分,驴消费力=驴肉消费力+驴皮消费力。目前,我国大量进口驴皮,但是驴肉是不进口的,这也反映出驴的消费力不平衡特征。驴产品生产之后,如果没有真正消费,只是被购买,也是隐性的库存,不会有良性顺畅的周期循环,而消费品之间是互相作用的。驴肉和猪肉之间竞争,阿胶和其他滋补品之间的互补和竞争,这些都是影响驴产品消费力的社会因子。

例如,2014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食物消费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千克、食用植物油12千克、豆类13千克、肉类29千克、蛋类16千克、奶类36千克、水产品18千克、蔬菜140千克、水果60千克”。消费力根据营养学的标准计算,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摄入量:鱼虾类75~100克,畜禽肉类50~75克,蛋类25~50克,奶类300克。每人全年需要27.38千克,2010年肉类生产人均57.99千克,是2.12倍,人均占有量没有持续增加,而在不断下降,这也反映了肉类生产的承载力已经在下降。而根据2013年中国产畜禽肉8373万吨算,人均消费肉类近60千克。我国生猪的饲养量约在12亿头/年,其中出栏7亿头,全国的消费量大体上是两个人消费一头猪,生产力和消费力比较,生产率远远高于消费力,这意味着,人均肉类消费量需下降一半。

消费力大于共产力,价格上升,存栏增加;消费力小于共产力,价格下降,存栏减少。需要力小于消费力,价格下降,存栏增加;需要力大于消费力,价格上升,存栏减少。

这是肉类总的比较,而驴肉消费由于自身生产力比较低,价格高,在肉类内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也是驴存栏、出栏量都不断降低的根本原因。

5.社会发展动力是合力。马克思关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不管是消费、分配还是交换都只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而绝不是一种并列的关系。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动力总体增加,新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尤其是科技进步在各个领域都体现的前所未有的增长,人类自身的单项力的独立性越来越大,因此在合力之上,作为分力的需要力、共产力、消费力都会逐渐独立。但是,在社会现实中,还是统一表现为总的合力。在数量少可以体现在“价格”这一个指标上,例如驴价格=驴肉价格+驴皮价格,但是驴皮价格≠阿胶价格,而形成阿胶价格的“价格力”=需要力+生产力+共产力+消费力。如图3,每一个阿胶的市场价格,都是经过交换的讨价还价,甚至期货,出厂指导价,成本价格,资本价格,消费价格,储存价格,等等,共同磨合、浮动形成了一个阿胶价格,而且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

◎图3 阿胶价格资料

三、中国养驴业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养驴业自古就不是以肉用为主,而是役用,役用驴还没有找到新发展出路的时候,规模自然下降萎缩。而肉用驴在世界性肉食品基本过剩的背景下,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役用驴”是中国养驴业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一头毛驴,同样的身体,体力一样,可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其对于社会的动力就大大不一样了,养驴业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发展现代养驴业?传统养驴业正在加速土崩瓦解!发展新的养驴业是否就是消灭旧的养驴业。什么是传统养驴业?传统养驴业会彻底消失吗?是否会成为遗产?需不需要大力保护?目前,我国驴饲养量在270万头左右,内部产业结构陈旧,势必无法满足人民美好需要。我国毛驴资源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展动力下降,驴产业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负”发展。

发展动力下降之一是创新、绿色不足。养驴业顶层设计和施工缺失。对肉驴生产没有科学创新的发展规划,以及技术创新,包括品种改良目标和具体项目,基础研究几乎为零。中国“绿色养驴”历史优势没有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反而黯然褪色消解。

绿色生产力发展动力下降之二是协调、开放不均衡。驴产业转型随意自然,缺乏主动奋斗。随着我国肉、蛋、奶全面增长,驴肉竞争力低。同时,驴皮消费力为主导,较大地影响了世界养驴业的格局。耕驴被拖拉机取代;役用被电机、发动机替代;驴车被汽车代替,随着机动车的普及,驴的役用价值越来越低,使驴的饲养量逐渐减少。驴产业转型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饲养方式落后,产业链结合不紧密,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导致其生产性能和养驴效益低下。

发展动力下降之三是共享发展不充分。文化是全社会的,文化共享才是充分的共享。驴产业共享发展的瓶颈是“没文化”,驴文化是养驴业共产力的核心,典型是驴文化不振兴。我国在驴文化保护、开发、创新起步晚,文化产品缺失,增长潜力深埋历史生活中没有发掘,驴文化传统断裂。

中国养驴业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增强发展“正动力”,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养驴业的现实,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养驴业发展难题、增强养驴业发展动力、厚植养驴业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新发展理念承上启下,也指导着养驴业未来的发展大势,业界决不能缓慢等待,决不能奋斗乏力。

猜你喜欢
消费力存栏生产力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我国消费力不足的多维判断标准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的主要症结及其矫治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全面发展与提高消费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