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爱孔(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张雨(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效途径,为补齐农村畜禽养殖发展短板,开创畜禽粪污治理新局面提供了发展思路。
自2008年以来,中央设立包含农村畜禽粪污处理在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对农村污水处理进行了专项支付。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中央资金投入500亿元,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800亿元,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0多万套,污水处理能力较2008年有了不小提升。2015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其中明确指出,目前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不到50%。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2018—2020年)》,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了详细的工作指导。2020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有关标准和要求。文件中分阶段制定了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指标,指出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到203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
虽然政府各部委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投入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推广和运营的模式仍需不断优化。202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目前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充分,利用水平不高,与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还存在不小差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是粪污无害化处理后的再利用。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养殖和种植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资源化利用,具体方式是上游养殖排放,中游无害化加工处理,下游农业种植消耗,最后完成就地吸收。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把畜禽粪污视为农业种植之宝。当时农村还处于集体经济时代,工业生产比较落后,农业的肥料主要是农家肥经过简单发酵后,应用于种植业,很少出现畜禽粪污排放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化肥生产线。化肥在种植业上的广泛应用,对提升农业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劳动力提升和社会化大分工出现,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分离,割裂了二者的良性互动,造成种植业对畜禽粪污的应用越来越少,导致化肥替代了传统农家肥。由于农村养殖污水无处利用,只得就近随意排放,给当地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202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在《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引导广大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污水治理技术和模式,鼓励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推广种养结合、以用促治的方式,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以贵州省为例,铜仁市陈芬等学者根据贵州省2009—2018年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资料得出,贵州省畜禽粪污年平均产生总量为4577.04万吨,畜禽粪污年养分总量在41.67万~45.12万吨。畜禽粪污养分主要以氮为主,年均占总养分量的51.43% ;其次是钾,年均占总养分量的24.49%;磷最低,占总养分量的19.07%。2008年以来,贵州省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83.1万吨逐步增加到103.7万吨,增幅达24.79%。将畜禽粪污通过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后作为肥料施用,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2008—2017年贵州省畜禽粪污年总养分量占可替代化肥用量的42.29%~52.66%。因此,种养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好畜禽粪污的处理,还能实现粪污的深度资源化利用,为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提供安全的肥料,从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产品在差异化营销中获得市场优势。
首先是认知上的偏差。地方政府和养殖户一般认为种养结合只是为解决自身畜禽粪污排放实施的一种行为,没从产业融合提升经济附加值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这造成很多养殖户各行其是,缺乏区域统筹。
其次是技术层面欠缺有效的检测手段。目前,种养结合主要以粪污肥料化利用为主要手段。对于规模较小的家庭农场,可选择简易还田。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或专业化养殖污水处理企业,可选择结合农业秸秆回收和粪污回收,或通过粪污运输车对小规模养殖户的畜禽粪污进行回收集中处理,加工成商品有机肥或沼肥还田,运营方式主要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承包或租赁农地实现种养直接结合。这种模式可通过土地消耗促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但不能忽视粪污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2018年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明确规定,畜禽粪肥养分需求量应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类型和产量、粪肥施用比例等确定;畜禽粪肥养分供给量应根据畜禽养殖量、粪污养分产生量、粪污收集处理方式等确定,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式。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限于技术能力,依旧存在按照经验施肥的现象,而不是事前进行土壤肥力测算,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施肥。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土壤难以消耗粪污中多余的营养元素,也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严重,对以土地为中心的整个食物链产生污染转移。
最后是成本利益的权衡。畜牧业盈利水平波动较大,且具有一定周期性。在农村地区实施种养结合的模式,如果农产品销路得不到保障,就会造成产业链发生断裂。虽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以替代化肥成本,但在人力、土地承包等成本增加的基础上,种植户要权衡利弊,若成本增加,容易造成产业融合资源化利用难以实施。
第一,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模式的应用中,应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融合作为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要途径。在资源化利用上,对有能力进行种养结合的养殖户可以鼓励支持其发展;对愿意不强的小型养殖户可以通过PPP模式建立集中的畜禽粪污管理,按照公共产品使用者付费制度对其养殖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对大型养殖企业应对其资源化利用状况进行监督和政策支持,强制其进行粪污的污水处理,保证区域内污水处理的全覆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体协同推进。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农业科技推广。一方面要加强对种植养殖人员的业务指导,让其掌握科学的种植养殖方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摄入和排放。另一方面,要建立区域内的农业科技团队,从畜禽养殖的源头入手,包括区域内养殖投入的抗生素科学用量和畜禽粪污的药物残留检测、土壤肥力测定、植物养分需求,改进并完善粪肥、沼肥及商品有机肥的质量参数,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对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水平及环境可承载力进行科学测算,在区域内推广与土地畜禽粪污承载力相适应的畜禽粪污资源化施肥标准。政府部门可通过增加检测补贴资金、技术支持、设备购置补贴等方式,鼓励有能力的养殖企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障从源头养殖、农作物种植、产品销售等各环节原料投入的科学合理。
第三,重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后种植的农作物在销售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种养结合模式的顺利实施。在现有条件下,当地政府可以推广品牌建设,通过市场宣传、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等获得市场认可,依托品牌宣传与畜禽销售、农产品推广结合获得协同效应。借助特色品质吸引顾客,以品牌建设获得消费认知,打造具有种养结合的产业竞争力差异化特色产品和具有广泛化大众需求价格优势的品牌产品。
第四,政府支持引入农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大数据技术。以山地生态农业为基础,“畜禽粪污—沼气—作物”“畜禽粪便—有机肥—作物”等生态循环模式为依托,将大数据技术与畜牧业和种植业供给链深度融合,打造大数据农牧生产性服务业。农民可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得农牧市场信息服务、农机种植服务、农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服务等技术指导。政府和社会资本要协同共治,拓宽销售渠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新的特色种养结合民俗文化,提升种养产业融合,切实带动种养结合的增收能力,增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性发展,保障乡村振兴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