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萍,陈其生,赖城贤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福建 泉州 362018)
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人才是高校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通过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职业本科教育的目的。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而言,作为立足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及发展的理论基础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以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以满足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但是,在职业本科专业教育中,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汽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足,出现了学生适应能力较弱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影响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发展。因此,在职业本科专业教育中,教育人员应该认识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教育改革以及服务行业的发展需求。
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其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包含范围较广。通过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模式的分析,最开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与车辆工程专业相关的人才,实现我国汽车产业汽车研发设计及制造的目的。伴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系列汽车服务工程逐渐出现,如汽车物流、汽车销售、汽车保养、汽车美容等,为了满足这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需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通过综合性知识体系的融入,增强职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行业对人才的聘用需求。第二,包含学科相对较多。由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一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以及材料工程等融合的学科,整个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受到学科相互交叉的影响,如果缺少有效引导,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第三,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而言,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也需要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1]。
通过对当前汽车工程专业教育模式的分析,部分学生存在着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主要是在专业选择中,由于对专业认知存在偏差,认为该专业在毕业后只是从事卖汽车及维修汽车的工作,所以出现了选择性不足的问题。虽然部分学生选择了该专业,但是由于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无法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专业定位中,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需要明确自身教育方向,及时转变学生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偏差认识,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为之后的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2]。
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讲解中,包括了汽车从新出厂到报废过程的服务体系,同时也融入了汽车营销、汽车检测以及汽车金融等知识。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课时较少的因素限制下,一堂课程的信息量相对较大,如果学生想要完全理解课程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汽车服务行业的标准及法律在不断完善,相关的课程内容也会随之调整,在知识补充以及跟进的过程中会浪费时间,从而影响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降低汽车服务工程行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汽车服务工程行业的教育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主要是将实践引导作为核心,学生在这种课程环境下,主要采用单一的学习方法,而且教师在学生能力分析中,只是通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知识以及教材内容分析等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专业知识讲解中,部分教师没有将知识内容与实践活动进行连接,从而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发展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实现专业适应性人才培养的目的[3]。
伴随高校教育改革,考试作为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结果检验方式,通过有效的考核引导,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教育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以及笔试成绩,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效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但是,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存在着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由于活动内容相对较少,在每次实验中都采用分组方式,使个别学生出现了消极怠慢的情绪,同时会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连接,限制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所以,在当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考核创新中,需要改变单一性的考核方式,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强调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充分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根据新课程教育目标,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育整合中,学校管理者以及专业的教育人员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科学调整教学内容。首先,为了更好地提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际的课程引导中,需要根据就业目标市场的发展变化调整课程教育内容,充分展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价值,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如果要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教师需要在课时、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探究环境下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其次,在课程教学内容完善中,需要创新教育方法。由于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学校在人才培养中,为了发挥专业人才的有效性,要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育特点,进行实践教育方法的创新,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最后,在汽车服务专业的本科教育中,需要将专业发展作为重点,积极融入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可以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进行融合,通过产学结合理念的发挥,保证院校为企业输送专业的人才,并构建长期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学校及企业长期合作的发展目的。例如,在汽车服务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中,院校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并在专家组委会的指导下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基本的校企实习管理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这种流程化管理方案的确定,可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并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作为重点,实现职业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4]。
图1 校企实习管理组织结构
通过对汽车服务专业教育模式的分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内容整合中,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选择配套性的教材内容,并不断完善课程教学监测机制,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院校共同发展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在教材选择及教学检测内容设计中需要做到:第一,通过对汽车服务工程行业运行特点的分析,在配套教材选择中,应该强调就业为导向的汽车服务模式,并根据行业的发展特点,选择配套性的教育材料,有效避免课程教育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实现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对于应用型汽车服务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知识学习中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基础知识素养,也应该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根据市场运行及发展现状,选择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以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之后的技能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在汽车服务专业的课程内容及实训项目的设计中,为了保证理论基础及实践内容的有效融合,在专业教育中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融合方式[5]。通过这种课程内容及实训内容的调整,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表1 课程内容与实训环节的课程融合
第二,通过对汽车服务专业特点的分析,在课程教学检测内容设计中,为了保证专业课程设计的完善性,教师需要将就业教育作为导向,根据本科院校的专业化发展特点,创新特色化的课程教育体系,并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以便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奠定基础。而且在实际的教育整合及学生素养提升中,为了保证学生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进行教学检测设计中,需要根据汽车服务专业的相关内容,优化学生学习的检测模式,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要构建灵活性的考试设计方案,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现代化本科院校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6]。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汽车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本科教育专业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对学生的职能引导,为了保证人才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院校需要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服务中进行创新,并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将人性化的人才管理作为核心,通过这种理念与专业教育内容的融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以满足汽车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在增强学生创新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第一,根据教育改革模式,院校需要建立创新性的课程教育体系,通过概念理论、理学以及创造学等教育内容的融合,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提高综合素养,以便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在汽车服务专业的教育改革中,应该着重突出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实践技能引导中,教师需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思维意识,通过不定期课外技能活动的构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职业本科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第三,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构建学分认证制度,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探究之中,通过这种认证模式的构建,会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现高校专业人才全面发展的优势[7]。
根据本科院校的教育发展模式,在汽车服务专业的教育整合及考核管理中,教育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课程教育评价方式,并通过细致化评价反馈方案的落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便实现教育考核创新的目的,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通常情况下,在教育考核方案创新中,需要做到:第一,积极构建科学化的实践教育整合机制,通过学生评价、教育内容评价体系的整合,将学生作为中心,通过产出导向以及持续改进理念的落实,将专业实训、实验、社会实践等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校外实践情况,并通过针对性地指导及管理,细化校内外融合的评价整合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第二,在实践教育质量评价整合中,需要落实监督反馈机制。例如,在具体的学生考核中,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评价管理制度,并与第三方进行合作,建立多方位的反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行业监督专家引导以及学生信息评价为一体的管理体系,院校通过反馈结果的分析对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创新的目的。第三,在教学评价中,应该强调对学生的全过程监控,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估、自我检查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及实践能力,有效保证各项实践工作的稳步进行,帮助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8]。
总而言之,在当前职业本科院校的教育整合中,为了实现本科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教育管理者需要根据专业的特点,改变以往单一性的管理模式,强调本科专业学生的技能型,为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融合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在汽车服务专业的教育整合中,院校管理者需要根据专业的基本特点以及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根据专业人才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而且也需要根据专业的特点选择配套的教材内容,有效避免教育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并通过多样化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发挥人才考核优势,有效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为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