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平,李文丽,张 超,付 佳
(赤峰市医院 a.神经内科; b.全科医学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脑卒中因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1]。而且脑卒中的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我国脑卒中的发病年龄较欧美人早约10年,4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9~63.4岁,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64岁年龄段占比超过66.6%[2]。脑卒中的发病与目前已知的多种危险因素有着密切关系[3],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就医条件等多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城乡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分布存在差异性[4-5]。而现有研究探讨中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40~65岁赤峰市中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城乡分布情况,以期为赤峰市开展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提供精准依据,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1.1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2015-2019年赤峰市行政区域内7个社区(喀喇沁旗湖滨社区、喀喇沁旗广场社区、喀喇沁旗锦园社区、松山区金御华城社区、松山区宁澜社区、敖汉旗新城区社区、敖汉旗新洲花园社区)和7个自然村(喀喇沁旗锦山镇樱桃沟村、喀喇沁旗桥头湾子村、喀喇沁旗蒿松沟村、红山区文钟镇黑沟门村、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敖汉旗新惠镇喇嘛蒿村、松山区安庆镇元茂隆村)40~65岁的常住居民,每个社区/自然村调查比率不小于85%。经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到社区/自然村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填写《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社区、乡镇人群综合干预调查表》。纳入标准:①年龄40~65岁的当地常住居民(年居住时间≥6个月);②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因严重身体、精神疾患等各种原因不能完成筛查及不满足上述标准者。
1.2研究指标及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定义的高危因素进行判定,包括8项危险因素: ①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既往已诊断高血压病,正在服用降压药。②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既往病史或本次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脏瓣膜病:既往病史发现二尖瓣狭窄。③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6.22 mmol/L,甘油三脂(TG)≥2.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4.1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其中一项或多项异常者。④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或既往已诊断糖尿病者。⑤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 kg/m2。⑥吸烟。⑦运动缺乏:体育锻炼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中重度体力劳动者除外。⑧脑卒中家族史: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至少有1人有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定义为高危人群。
2.1研究人群的性别年龄比较 共调查了40~65岁中年高危人群1 832人,城市居民950人(51.9%),男性533人(56.1%),女性417人(43.9%),平均年龄(55.5±5.9)岁。乡村居民882人(48.1%),男性442人(50.1%),女性440人(49.9%),平均年龄(55.5±5.6)岁。城乡居民平均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赤峰市中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城乡居民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 城乡占据前三位的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缺乏运动及血脂异常。除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病外,其余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吸烟史、缺乏运动外,其他危险因素在城市的暴露率均高于乡村(P<0.05),见表1、图1。
表1 赤峰市中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城乡分布比较[例(%)]
图1 赤峰市中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城乡比较柱状图
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可达150~200万例,致残率高达75%[6],我国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平均每年以8.7%的速度上升[7],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脑卒中标准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8年的2.32%[2]。既往文献报道显示,我国脑卒中在流行地理上的特点是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2],同时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城乡差异也逐渐显露,提示城乡卒中防治工作的重心将有所区别,尤其是作为主要劳动力的中年人群。
心房颤动及心脏瓣膜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8],在本调查中,城乡地区中年人的心房颤动及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率均低。考虑可能的因素:①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与年龄明显相关,年龄越高,发生房颤的风险越高;②可能尚有潜在的阵发性房颤在这次筛查中未被检出,长时程心电监测有助于提高心房颤动的检出率[9];③本次筛查中未进行心脏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导致心脏瓣膜病的检出率较低。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的程度与卒中发病呈正比[10]。本研究发现城镇居民高血压病暴露率高于乡村居民,与以往研究不一致[11],究其原因可能是:①城市居民中,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超重和肥胖、精神紧张、血脂异常等因素的暴露率更高[12];②考虑无论医院、诊所还是药房,城市分布更为密集,就医更加便捷,而且城市居民的高收入带来家庭血压计配备较齐全的便利,以致城市地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更高[12]。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高血压均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因此,针对中年人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筛查、生活方式的干预在城乡地区均是卒中预防工作的重点,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糖尿病作为脑卒中的第二大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而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死于脑卒中[13]。本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糖尿病暴露率显著高于乡村居民,与既往研究一致[14],因此城市人群更应加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本研究发现城市居民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的暴露率显著高于乡村,与高血压、糖尿病相同,超重或肥胖、血脂升高与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体重指数范围在25~50 kg/m2时,体重指数每增加5 kg/m2,脑卒中发生率增加40%[15]。总胆固醇每升高1 mmol/L,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25%[16]。究其存在城乡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外卖行业城市发展显著快于乡村,城市中年人群食用过高油脂的外卖更为频繁,且城区餐馆主要以烧烤、火锅等肉食为主。②工作性质的不同,城市中年居民多以轻体力劳动为主,且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而乡村中年居民多以重体力劳动为主;③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城镇中年居民更易接收健康资讯,更重视自身健康,体检覆盖率也更高,容易发现血脂异常,而乡村居民对血脂的重视程度差;④出行方式的不同,城市私人汽车的拥有率明显高于乡村,且公共交通更为发达,因此城市中年居民更倾向于乘坐交通工具代替乡村居民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本研究针对卒中家族史的调查发现,与乡村居民比较,城镇居民脑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较高,这与既往的研究相一致[17]。一项针对65岁以下人群的研究表明,有卒中家族史人群的脑梗死风险显著增加[18]。因此脑卒中家族史阳性的居民更应该加强预防。
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降低25%~30%的卒中发病或死亡风险[19-20],因此,体育锻炼与脑卒中发病明显相关。本研究发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缺乏运动均是常见的危险因素,且乡村地区缺乏运动者更高于城市地区,分析与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城市中年居民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因素暴露率较高导致健康意识较强,而乡村基础设施较薄弱,大量的重体力劳动被机械所取代,寒冷的冬季户外活动少等因素相关。
吸烟作为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每日吸烟数量增加,脑卒中风险随之升高[21]。本研究发现乡村居民吸烟暴露率高于城市居民。与既往研究一致[22],可能与乡村中年人群低文化程度更为普遍、对吸烟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关。应针对全社会加强戒烟宣教,尤其是乡村地区。
卒中危险因素经有效控制和规范化治疗,可以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并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发现中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在城乡之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存在较大不同,应针对城乡差异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城市应更加关注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控制,而乡村则更应强调对吸烟、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从而有效的降低中年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保护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