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水墨画教学

2021-05-14 13:01俞莹
锦绣·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小学

俞莹

摘要:水墨画又称国画,其通过调配水和墨汁之间的组成比例进行绘画,展现出中华美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和基本特征。当前,水墨画作为一种传统绘画艺术,其重要价值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程中日渐被认可,为了进一步推动水墨画教学的发展以及对水墨艺术的传承,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育中水墨画教学进行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水墨画教学

引言

作为中国画中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水墨画,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画种。相比其他形式的中国画,水墨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因此在世界美术史中,水墨画占有一席之地。随着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不断深入与重视,在开展美术教学时,为了推动学生继承传统绘画形式,教师逐渐将水墨画引入课堂教学中。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水墨画教学意义

在世界美术史中,中国画是唯一一种以国家名字而命名的画种。为了将传统绘画形式流传下来,水墨画教学逐渐引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水墨画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外,还能有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作为以笔墨描绘物体的一种绘画方式,水墨画拥有较强的表现性与抒情性,同时由于在绘画水墨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感与体会进行绘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开展水墨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水墨画教学的优越性

(一)“水墨游戏”的教学形式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化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知识,也更加贴合小学生的心性发展。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教师主要面对的是7~14岁的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绝大部分的小学生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依旧处于未成熟阶段。因此,小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时更能接受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水墨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水墨游戏”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开展水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将会以笔墨为作画工具,在具有渲染效果的宣纸上,水与墨的融合会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即便是绘画同一种物体,力度、角度的不同,也会为学生所创作的作品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学生参与水墨画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墨画教育质量与效率,并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似与不似”的造型特征

美术这一门学科是通过特殊的视觉形象来承载、表达对人或事物的思想观念以及情感态度的一门学科。在人们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人们的情感不仅会得到一个的宣泄,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由于美术是一门造型与表现的视觉艺术,因此在学习美术时,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由于水墨画具有中国画以形传神的创作特点,同时受使用媒介特殊新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水墨画时,对学习者的造型要求相对较低。即便小学生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能力与思考能力尚浅,也可以很好的学习水墨画,进一步为小学生日后学习更多的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水墨画教学策略

(一)注重传统绘画作品临摹

对于小学阶段的水墨画初学者而言,最好最快掌握水墨画绘画技巧的方式便是对前任经典绘画作品进行临摹。古人曾说:“初学欲知笔墨,须临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由此可见临摹这一方式对水墨画初学者所提供帮助的重要性。在临摹过程中,小学生会对优秀绘画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风格、笔墨表现、构图方式以及色彩特征等内容进行学习模仿。可以说,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临摹是学好水墨画,创作优秀作品的基本方式。因此,在小学水墨画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优秀水墨画作品的临摹教学力度,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绘画方式与绘画流程,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美术创作水平。

(二)开展写生活动

绝大部分的水墨画作品是对大自然中具体事物景象的描绘与感知。齐白石曾说过:“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具似即为好矣。”由此可见,写生是提供学生创作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師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但自然写生活动,通过走进大自然,直观的观察生活中的自然形态特征,帮助学生获取创作对象,并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神形具优的绘画作品。

(三)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相比其他传统艺术,中国画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文化门槛。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因此,在对小学生开展水墨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讲述水墨画相关理论知识。当学生了解、掌握水墨画发展历程、绘画技术以及艺术风格等基本内容时,学生创作水墨画将会拥有更好的成效。

(四)结合书法教学

作为一种书写性艺术表现形式,线条时水墨画的根本所在。自元朝赵孟頫提出:以书入画的创作理念以来,水墨画的发展步伐在逐渐加快。直至明清时期,水墨画逐渐形成以意境为主,不需神似的绘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此时的水墨画具有一定的书写性。因此在学习水墨画时,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书法的起笔、行笔、收笔等技巧,以此提高小学生在创作水墨画线条时的综合水平。

(五)成立校园水墨画兴趣小组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征,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需要以学生的喜好为基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开展水墨画教学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通过集中表现学生的才能以及有效的沟通交流,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兴趣,提高美术教师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处于学习水墨画的重要阶段,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水墨画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需要学校和教师切实重视水墨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培育学生对中华美术艺术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为目的,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多表达,多创作,多评价,通过营造欢乐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水墨艺术之中,感受水墨画无比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操.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水墨画教学探讨[J].鸭绿江(下半月),2020(09):111.

[2]金香.小学美术教育之水墨画教学随想[J].新课程(中旬),2011(11):92-93.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小学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