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摘要:本文将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性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传统
历史科目的教学过程中让很多同学都感觉到枯燥、无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学的方法比较传统,没有掌握好同学们的想法和诉求,因此在教学的效率上、教学的质量上并不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在运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加强同学们的沟通和交流。很多教师在课堂之上的表现是进行不同知识的展现和板书,让同学们进行抄写,看似能够在历史的记忆和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实际上并不能得到正确的解读,而且在历史知识的记忆过程中同样没有办法取得较为深刻的记忆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是比较常见的方法,由于关系到同学们的升学考试,因此教师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基本上完全按照考试的观点来指导,虽然有利于同学们的成绩提升,但是对于同学们的知识获取和历史素养提升并不理想。大部分的初中同学表示,他们在历史的记忆和锻炼过程中,仅仅是想要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一个好成绩,其他的并不在意,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学生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完就忘的现象,而且造成的学习前后知识点衔接并不能得到较好的成绩,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化学习进步。
(二)教学沟通不足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与同学们开展积极的沟通、交流,对于历史文化的探讨、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薄弱,因此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一般。教学沟通过程中,教师比较迷恋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虽然他们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可是大部分的教师常年在学校以内执教,因此在思想上、学识上难免会造成局限性的问题。当教师完全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时,忽略了学生的其他学习途径,再加上日常沟通不足,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上并不高。
(三)教学体系不健全
初中学生在历史的學习过程中,对于自身的成绩提升、能力进步等具有很大的影响,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分析,观察学生的历史观变化。当前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历史进步的结果, 完全是受到各类思潮的大量影响,由此导致同学们在自身的观念上不够正确。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用于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经过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便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听讲,从而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而基于思维导图的引导性、发散性特点,将其应用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中能够帮助学生显著提升预习质量。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预习,在促进学生预习质量提升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 战国的纷争”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应用方式如下,首先就是给学生一个思维原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状态(包含军事、经济、各国关系等)”,让学生通过预习来整合知识点,从而绘制出一张预习思维导图。其次就是给学生一张已经绘制好的预习思维导图,让学生结合这张思维导图进行预习。这样两种思维导图预习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预习质量,优化其预习思维,从而显著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用于课中教学,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清晰明了地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细致的学习,进而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本质。与此同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以此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教师便可以积极应用思维导图来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围绕贞观之治的相关措施和内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致结构的思维导图,并为学生做简单的解。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进行讨论,从而通过讨论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思维导图进行细致化填充。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教师让所有小组展示自己 细致化填充的思维导图,并对其做出评价,之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一步步地对黑板上的思维导图进行细致化填充。在这样的思维导图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了清晰的学习思路,同时能很好地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关联及记忆,从而显著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用于课后复习,强化学生理解、记忆效果
历史复习主要是引导学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记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采用的复习方式通常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书面练习来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一种复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复习效果也不甚理想。而若教师积极采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
例如,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鸦片战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画出时间轴和对应的历史时间,以此来进行发散性复习。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鸦片战争”为原点,结合教材进行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发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拓展性学习。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与初中历史教学结合后,能够在教学的效率上、教学的质量上进一步提升,对同学们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历史观的塑造上得到了不错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高亚军.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1(06):21-22.
[2]魏国华.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J].知识文库,2021(04):118-119.
[3]吴巧玲.浅析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98):153-154.
[4]宋雪晶.浅谈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4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