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天 崔 伟 韦艳花 曾莉梅 廖韦静 潘雪英 班毓徽 蒙喜斯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神经内科,南宁市 530199,电子邮箱:271652823@qq.com)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2]。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为一种抗氧合酶,在人体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共有HO-1、HO-2与HO-3 3种亚型。其中,诱生型HO-1在正常生理下表达较少,而在应激、氧化剂、细胞因子等诱导下其活性明显提高[3-4]。 有研究发现糖调节受损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HO-1水平升高[5]。但HO-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诊疗中的价值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HO-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44~75(55.79±4.61)岁。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6],且均经头部MRI或CT检查证实;(2)均为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不超过72 h。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血液疾病、感染性疾病者;(2)近1个月接受外科手术、发生心肌梗死者;(3)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另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1~71(54.65±5.0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 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肘部静脉血5 mL,经离心(3 000 r/min,10 min)处理后,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样本中HO-1的表达水平,试剂盒由武汉默沙克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批号:20090507)。采用全自动生化仪(生产厂家:贝克曼库尔特;型号:AU5800)检测观察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LDL-C及空腹血糖水平,并应用髙压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
1.3 颈动脉彩超检查 观察组均接受颈动脉彩超检查。应用颈动脉超声仪(生产厂家:北京坤泰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C9)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的判定标准[7]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 mm,其中,不稳定斑块表现为软斑和溃疡斑,稳定斑块表现为扁平斑和硬斑;无斑块的判定标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稳定斑块亚组(38例)、不稳定斑块亚组(25例)及无斑块亚组(37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或Spearman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O-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O-1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血清HO-1水平为(11.02±4.25)μg/L,高于对照组的(3.39±0.87)μg/L(u=15.429,P<0.001)。
2.2 观察组不同亚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3组性别、年龄、合并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3组血清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稳定斑块亚组血清LDL-C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3组血清HO-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亚组、稳定斑块亚组、不稳定斑块亚组血清HO-1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3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不同亚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学指标的比较
2.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O-1水平与一般临床指标和其他血清指标的相关性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O-1水平与三酰甘油、LDL-C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2。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O-1水平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2.4 血清HO-1水平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能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 HO-1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P=0.031),诊断敏感度为76.29%,特异度为81.46%,约登指数为0.571,见图1。
图1 HO-1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ROC曲线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不仅可造成脑组织血流量供应不足,还可能致使远端动脉栓塞[8]。HO-1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免疫调节、信号传导及抑制黏附分子活性等作用,其可能在氧化性组织损伤及抗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9-10]。最近有研究显示,HO-1可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HO-1诱导产生的胆绿素、胆红素等产物可抑制脂质过氧化;HO-1诱导产生的一氧化碳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周围内皮细胞的增殖;HO-1通过降解游离血红素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11-13]。因此,我们推测上调HO-1水平或将成为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治的靶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HO-1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提示HO-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与李土明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既往研究显示,在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HO-1的表达较为稳定,且其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当机体受到缺血、炎性反应、缺氧等应激因素刺激时,机体中HO-1表达水平升高[15]。因此推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O-1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与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导致炎性因子释放增加有关,这也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
本研究显示,无斑块亚组、稳定斑块亚组、不稳定斑块亚组患者的血清HO-1水平依次升高(P<0.05),此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O-1水平与三酰甘油、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这提示血清HO-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其可能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此外,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O-1水平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诊断敏感度为76.29%,特异度为81.46%,约登指数为0.571。这提示,HO-1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O-1水平升高,其可能参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