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文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体检中的普及,早期肺癌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磨玻璃样结节(GGO)和小的肺实性结节,对于这部分患者,临床经常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早期肺癌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术之一[1-3]。胸腔镜下手术剥离面止血手段多为电凝,但是棘手的渗血,电凝止血效果不理想。因此,术中找到合适的局部止血方法是胸腔镜医师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科采用肺癌根治术后肺内创面填塞粘附S100吸收性止血绒止血,术后观察出血效果较好,术后胸管引流量较以前显著减少,且术后肺恢复膨胀的更快,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诊断为早期肺癌患者72例,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所有患者均经MIRI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入选标准:排除远处转移;术前未经放化疗治疗;单病灶直径<5cm;无其他恶性肿瘤;术前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淋巴结转移。排除标准:术前接受放化疗;合并其他心肝肾等重大疾病。肿瘤分期根据最新国际肺癌研究协会TNM分类标准。其中男性41例,女21例;32-74岁,平均(64.27±3.53)岁。病变位置:右上肺叶18例(29.03%)、右肺中叶4例(6.45%)、右下肺叶19例(30.65%)、左上肺叶12例(19.35%)、左下肺叶9例(14.52%)cTNM分期:I a期16例、I b期20例、II a期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和家属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腋下垫软枕。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约1.5 cm,置入套管,放入30°镜头探查胸腔。主操作孔在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隙,约3~5 cm。副操作孔在腋后线第8或第9 肋间。一般采用解剖性肺叶切除方法,即在胸腔镜下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分别处理肺动静脉和支气管。肺动静脉也可用丝线结扎或Hemolock钉夹闭处理。标本取出后,术中冰冻病理报告如确诊为肺癌,常规行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毕检查无出血、无漏气,置入胸腔引流管1~2 根,逐层关胸。
其中观察组在将病变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后,将S100吸收性止血绒(北京泰科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平铺于手术切面,其中,肺叶闭合创面表面采用双层贴敷的方式,并滴加少许生理盐水,使S100吸收性止血绒化成半透明凝胶状,更进一步紧贴肺叶切除创面。对照组无此操作。两组置入胸管观察胸腔引流情况。
1.3 观察指标对比
两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引流量对比两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胸腔引流量逐渐减少,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对比(±s,mL)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对比(±s,mL)
组别 例数 术后第1天 术后第2天 术后第3天对照组 36 203.48±66.91 154.37±51.28 105.54±37.72观察组 36 165.26±50.35 109.85±34.64 64.46±22.43 t 2.74 4.32 5.62 P<0.05 <0.001 <0.001
2.2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是(3.61±1.42)d、(6.33±1.41)d,显著短于对照组(4.68±2.33)d和(7.15±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拔管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6 113.28±42.73 4.68±2.33 7.15±2.07观察组 36 114.13±42.79 3.61±1.42 6.29±1.41 t 0.08 2.35 2.1 P 0.93 0.02 0.04
2.3 两组并发症两组无术后开胸止血、感染、支气管胸膜瘘发生。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早期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4]。淋巴清扫是肺癌根治术的重要环节[5,6]。但肺癌患者淋巴结增大,淋巴管增粗,局部血供丰富[7],同时内镜技术本身的局限和操作者的水平,患者淋巴结清扫创面出血依旧是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胸腔镜后需胸腔引流,胸膜腔负压,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已止血的血管会再次发生出血。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何在手术中快速止血,减少淋巴清扫创面的渗出、减少肺表面微小气泡的漏气并促进患肺术后早期膨胀是外科医师重视的问题之一。目前止血材料有多种,但各有优缺点。理想的局部止血材料能有效直接减少机体失血,维持血容量,缩短手术时间,间接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S100吸收性止血绒是100%纯天然植物源性再生纤维素,经专利技术加工而成[8,9]。国内外长期、大量临床使用验证[10],止血效果明显。S100吸收性止血绫具有以下特点:(1)局部靶向止血。S100止血绒遇水后发生溶解,变成透明凝胶状,能够迅速封堵出血口,形成毛细血管微血栓止血。(2)止血速度快。吸水网罗血小板红细胞,对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覆着速度提高,形成毛细血管微血栓的速度也会增快。(3)紧贴创面,不易脱落。S100吸收性止血绒能够在第一时间完全渗透到出血点,并与其密切接触,尤其凹凸不平广泛渗血的创面,止血速度更快。(4)具有塑型性,进一步提高止血速度。(6)安全性高。无组织反应,无占位性压迫。
蒙勤[11]等在腹腔镜切除阑尾术中使用S100吸收性止血材料,术后防粘连效果较为理想。玉海[12]等学者研发发现,S100吸收性止血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泌尿腔镜手术后创面渗血,无不良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将肺叶切除术后切面双层贴敷S100止血绒止血、封闭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胸腔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充分证实,S100吸收性止血绒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能够有效地减少胸管内引流胸液量,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出院时间。经过实际使用作者发现,S100吸收性止血绒由于溶水速度很快,能够很容易放在注射器内与生理盐水混合成溶胶,借助输注条或者专用腔镜延长管直接喷洒在创面表面,手术中使用更方便。
综上所述,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使用S100吸收性止血绒,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敷料贴敷性好,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