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败酱方对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疗效、关节功能、血清促炎因子的研究

2021-05-13 13:27:08陶江涛张敏刘方马玉
中医药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薏苡痛风性附子

陶江涛,张敏,刘方,马玉

(南阳南石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该病是由机体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血尿酸升高,沉积于关节软骨及关节囊、滑膜的一种急性风湿性疾病,多见于中年男性,急性发作期患者关节疼痛剧烈,关节功能受限,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3]。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故而需探究该病有效治疗方法,以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症状[4-5]。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主要采取镇痛、抗炎等方法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患者整体病情控制欠佳,且存在一定复发率,故而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重点[6-7]。笔者纳入134例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寻薏苡附子败酱方治疗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均为我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134例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7例,男性47例,女性20例;年龄(48.34±5.23)岁;病程(3.23±1.24)d。观察组67例,男性48例,女性19例;年龄(48.23±5.55)岁;病程(3.66±1.20)d。比较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8]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诊断标准。1)急性发作1次以上;2)炎症反应1 d时间内达到峰值;3)患者可见关节发红;4)单关节炎发作;5)可疑痛风石;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7)不对称关节内肿胀;8)高尿酸血症;9)关节炎症发作时关节炎微生物培养呈现阴性;10)无骨侵蚀、骨皮质下囊肿;11)第一跖趾关节疼痛、肿胀;12)单侧跗骨关节受累。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中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诊断标准。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烦闷、活动不利、口渴便黄、舌红、脉滑数等。

1.3 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诊断标准;2)患者自愿加入研究;3)患者可接受薏苡附子败酱方治疗,且对药物无过敏反应。

1.4 排除标准

1)精神病史、精神病患者;2)合并其他疾病患者;3)不能配合治疗患者;4)年龄18岁以下,70岁以上患者;5)依从性差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多饮水,低嘌呤饮食,每日口服碳酸氢钠片[上海玉瑞生物科技(安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198],每日3次,每次1.0 g,口服依托考昔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57),每日1次,每次60 mg,治疗时间4周;非布司他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81),每日1次,每次40 mg,治疗时间4周。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方治疗。组方:生薏苡仁40 g,败酱草 15 g,制附子5 g。疼痛严重者加延胡索20 g;湿重者加苍术15 g,黄柏10 g;关节红热者加生石膏30 g,知母10 g;肿胀者加陈皮15 g,枳壳10 g;大便不畅者加大黄10 g。每日1剂,水煎煮,每日早、中、晚温服200 mL,服药时间4周。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10]制定。显效: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压痛等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实验组指标(血沉、血尿酸等)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压痛等症状、关节功能、血沉、血尿酸等实验组指标改善;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症状积分

包括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烦闷、活动不利、口渴便黄的中医症状积分,各项积分0~3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11]。

1.7.2 关节恢复评分

包括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及关节功能[12]。关节疼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分为0~10分,0分:无疼痛;10分:剧烈疼痛。关节压痛采取触摸方法进行评定,0分:重压无疼痛;1分:关节边缘部分重压有疼痛感;2分:重压时疼痛,被动活动轻度受限;3分:重压时剧烈疼痛,被动活动完全受限。关节功能,0分:关节可活动自如;1分:患者活动轻度受限;2分:关节活动中度受限;3分:关节活动重度受限。

1.7.3 血尿酸水平

采取魏氏检测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水平,采取高压液相层析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13]。

1.7.4 炎症因子

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4]。

1.7.5 不良反应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烦闷、活动不利、口渴便黄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烦闷、活动不利、口渴便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烦闷、活动不利、口渴便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关节功能等关节恢复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关节功能等关节恢复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关节功能等关节恢复评分均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关节功能等关节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恢复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血沉及血尿酸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沉及血尿酸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沉及血尿酸水平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及血尿酸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及血尿酸水平比较

2.5 两组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IL-1β、TNF-α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1β、TNF-α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促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1.49%),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χ2=1.007 5(P=0.315 5),P>0.05。

3 讨论

中医学将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痹证”“痛风”“脚气”“历节”“痰火毒”“白虎历节”等范畴[15-18]。关于该病古籍记载较多,如《外台秘要》[19]中记载:“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20]记载:“……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该病病机较为复杂,诸多古医学均由记载,如《素问·痹论》[21]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证治准绳·痹》[22]记载:“热痹者,脏府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痹焓然而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变。”《丹溪心法》[23]记载:“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其指出,痛风性关节炎以湿热浊瘀为患。笔者认为,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湿浊内生、运化失调,故而湿热痰瘀,加之暴饮暴食、劳累过度、外邪入侵,郁而生热,故而可以采取消肿止痛、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等法治疗[24-27]。

薏苡附子败酱方出自《金匮要略》,又名“附子汤”“败酱散”“薏苡附子散”,该方主要包括生薏苡仁、败酱草、制附子、延胡索、苍术、黄柏、生石膏、知母、陈皮、枳壳、大黄等中药,全方具有较好的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可较好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本次研究提示薏苡附子败酱方可较好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血沉及血尿酸水平。

综上所述,薏苡附子败酱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佳,患者症状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薏苡痛风性附子
嗨,树来了
薏苡功能性酒研究进展及工艺优化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18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贵州薏苡新品种(系)的性状表现
农技服务(2020年2期)2020-05-20 09:55:12
不同水温对2种薏苡种子的萌发及黑穗病的影响
种子(2019年2期)2019-03-21 07:28:04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0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