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越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科技型央企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安全保密工作重要决策部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而高效做好涉密项目保密管理工作,不仅对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科技型央企一项重要的攻坚克难任务。
科技型央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主力军,在其经营生产管理活动中会接收和接触很多涉密文件。而且企业的科研骨干和领导作为行业的专家,在参加各种专项会议时,也有可能产生或接触涉密文件、资料。此外,大多科技型央企保有培养硕(博)士研究生职能,统考的专业课试题以及日常内部考试的试题内容、评分标准及答案,在开考启用前涉及相应密级。
同时,科技型央企作为科研成果的孵化基地,在其承担的大量科研课题项目及成果中,除关乎企业自身发展和竞争力的商业秘密,也存在涉及国家战略发展和关键技术成果的涉密科研项目。此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承接军工涉密咨询服务类项目的企业,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和国家秘密的安全,科技型央企在涉密项目保密管理方面也应深入探索。
一些企业对保密工作的认识较为粗浅,对高科技的反窃密泄密和国家安全认识不深。同时,对于技术人员来讲,保密责任认识不到位,往往认为保密工作只是保密管理部门的事,对于人员、载体、设备、会议等方面保密管理要求理解不深,觉得限制多,配合积极性不高。另外,有些涉密项目并非科技型央企重要工作,保密工作未纳入项目组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项目组任务压力繁重,兼职保密管理人员精力有限且要承担的责任风险很大,导致保密工作积极性不高,给保密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一般而言,非军工的科技型央企在日常保密工作中接触的主要是上级部门印发的涉密文件以及企业定期报送的涉密项目阶段性进展情况,多以派生定密为主。由于涉密项目组成员对涉密事项范围认识不清楚、不到位,在秘密载体管理中存在低密高标、无密乱标等现象,给保密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困难。
保密管理工作是一个永久的课题。保密制度制定也应随着管理、制度、任务等方面要求及时更新完善,除保密管理基本制度之外,企业应根据承接的保密项目业务流程制定相应的专项制度,以确保涉密项目依规进行,严格把控。有针对性地对参与项目的涉密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尤为重要,这有助于进一步建立知识完备、技术一流、业务精湛的保密(科研)项目人才队伍。
PDCA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提出,由戴明普及的,又称PDCA循环,是将质量管理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四个阶段,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本方法。
将PDCA循环引入科技型央企涉密项目的保密管理工作之中,旨在有针对性地制定涉密项目各阶段全流程的保密管理具体实施要求,通过企业保密机构组织的内部自查和外部审查,提高保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排查风险控制的合理性,进而调整资源配置、加强企业保密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流程的不断完善,实现保密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图1 PDCA循环模型
计划是保密管理工作的基础。在计划制定阶段,企业应当根据相关保密规定和下达任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涉密项目保密工作方案或计划。总体来说要做到三个“准确把握”:一是准确把握涉密项目下达单位的有关项目要求,制定项目进度实施方案并随着进展变化适时调整充实;二是准确把握项目自身的实际特点,将保密管理流程与科研项目实施的业务各环节实现有机的融合;三是准确把握保密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增强保密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同时,按照“涉密项目谁承担,保密工作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理清相关主体责任,实行分级分层管理,落实涉密项目保密工作责任制。具体来讲,承担涉密项目的单位对项目实施的保密工作负主体责任,项目负责人是涉密科研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整个项目的保密工作负总责;具体参与项目实施的部门负责人负直接责任,而承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的保密工作负管理责任,保密管理部门指导、督查保密工作落实,并且由业务主管部门牵头,人事、财务等部门协同、配合。
实施是保密管理工作的基石。涉密项目管理组织实施主要基于体系思维、底数思维和文化思维的理念,以项目全流程为主线贯穿始终,最终实现涉密项目与保密管理的有机融合。具体来说:①体系思维强调是将保密工作各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组织体系、管理体系上进行整体谋划;②底数思维强调摸清底数,实现动态、精细化台账管理,把握保密管理的主动权;③文化思维是强化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拓展保密教育新思路,使保密意识内化于心,提高涉密人员保密素养。
项目准备阶段:①建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并明确相应职责。选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实行分类管理。②将保密要求融入项目立项批复、专家评审、项目实施、结题验收、成果转化的全过程。③坚持“先审后用”原则,对拟进入涉密岗位人员进行审查,签订保密责任书和承诺书,明确责任。④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分层分期安排专业人员对保密人员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提升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水平。
项目实施阶段:①对涉密项目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将在岗、离岗、脱密期管理、出入(境)管理、保密培训教育等方面纳入涉密人员台账管理,实现全过程管控。②承担单位应实现涉密载体全生命周期管理,对载体制作、传递、复制、借阅、保存、销毁各环节严格按照涉密载体制度要求,实行专人管理。③根据涉密项目密级和任务要求配备涉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以及安全产品等,明确责任人、粘贴标识、由专人管理,并建立相关台账。④审批确定涉密场所及进入场所的人员范围,按照保密规定和技术防护要求,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涉密场所安全。
项目验收阶段:①做好项目载体、设备的清退移交、登记、归档、销毁工作,对项目保密管理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上报留存备案。②按照人员涉密等级办理脱密期管理,强化保密教育提醒,签订保密承诺书。③明确涉密科研成果的密级、密点和知悉范围。
项目推广阶段:项目成果申报、成果转化与推广要经过原定密部门审批,且相关涉密载体的生命周期管理及信息公开须经过审批并符合保密管理规定。
检查是动力。保密管理部门定期对涉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开展保密监督检查,可采取专项检查、保密自查、保密对标等方式,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密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责任是否落实。二是保密管理制度是否全面。三是保密宣传教育是否定期开展,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是否提高。四是涉密载体、设备、场所是否落实管理要求。切实对泄密风险进行排查,找出漏洞与不足,有效降低风险,促使涉密项目保密管理更加有针对性,真正落实积极防范的保密原则,不断提升企业保密防护能力。
图2 涉密项目实施各阶段的保密管理
处理是核心。保密管理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是一个不断提升、完善的动态管理过程。在实施检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对保密项目管理采取适宜而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和实施环节内容进行调整,修订业务管理流程,在保密管理、技术防范、监督检查等方面建立科学、长效的保密工作机制,进入新的PDCA循环,确保涉密项目服务于自身科研生产实际的同时,又能够保守国家秘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