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涌鲜
在“树有根 人有品”校训精神的引领下,让每一棵小树茁壮成长成为我开展班级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出发点。经过分析班级学生档案信息并进行家访活动,我了解到学生们大多缺乏户外运动,体质偏弱,又关注到学生们行为习惯养成不足,过于自我和缺乏意志力。基于自身从中华武术中收获了强健的体魄和坚毅的品质,并结合班级基本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带领全班学生“从武”,在班级管理中借助内外兼修的武术来正其身、养其神,力求在中华武术的涵养下让每一棵小树都能茁壮成长。在广泛征求学生们的意愿后,我们共同商定以“功夫熊猫”为班级形象,并开展了“以武正人”的班级建设实践探索。
1.以武正身
武术有助于塑身形、壮体魄。开设武术特色班本课程助力学生习惯养成。首先,我带领全班学生学习五步拳。在“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一招一式的练习中,他们逐渐身形挺拔且强健。在此基础上,“挺拔之星”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评选包括课堂坐姿、书写姿势、出操队列等,以此来促进和巩固学生习惯的养成。针对现在学生们普遍比较娇气的现象,我有策略地选择不同的武术拳种,男生练习“南拳”,女生则练习“蝶恋花拳”,使男生皆具阳刚之气,使女生尽显阴柔之美。最后,借助此课程形成了班级特色与文化。
2.以武静心
“外练筋骨,内磨心智”,习武先明礼。学生们在习武中明确了礼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不断践行。课余时间,通过班级群、公众号等家校沟通渠道,定期交流孩子们习礼的行为、分享成长的快乐、搭建家校合力的平台。学生们在与同伴交往中难免有摩擦,他们在控制情绪、处理冲突和解决困难方面能力相对薄弱。武术“胸怀天地阔,眉间一字宽”的修养,可以引导学生们拥有一颗平常心、安静心、包容心。借助学习太极感受知进退、巧借力的好处和魅力,学生在练习太极站桩中,学会了遇事先平心静气;练习太极步伐,明白了面对冲突知道适时进退;练习太极推手,懂得了遇到困难要学会借力打力、互帮互助。班级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课,如“我们都是好朋友”“困难面前我能行”等,让学生们在情境表演、阅读分享、集体讨论、榜样诉说、师生互评中,明是非、学方法、平心态,形成了谦让、团结的班级氛围。
3.以武塑魂
习武以聚势气、汇勇气、扬正气。班级开展“阅读马拉松”“小小书法家”“马步耐力赛”等系列活动,将习武的意志品质散发到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们在共同训练和拼搏中形成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我利用武术训练中分层帮带的方法设置各类班级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每周进行岗位轮换和经验分享,交流自己在岗时的体验和收获,从中学会理解与配合。班级逐渐在自主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实。
“功夫熊猫班”在“以武正人”的班级建设中正直勇敢、和谐友善、团结向上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