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学院)心功能检查科 (辽宁 抚顺 113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多病因心力衰竭与心脏彩超诊断中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心衰患者,对其进行彩超检查,若其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则为A组,若其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则为B组,对其三个心动周期的心脏彩超测量结果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予以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后A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对比为P>0.05,差异无显著性;B组治疗后数据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比A组治疗后低,且组间对比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通过心脏彩超中左室射血分数的诊断,能够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准确评估,以促进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
若患者存在心肌梗死或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则会因心肌损伤引发心力衰竭,患者有呼吸困难、乏力以及液体潴留等常见症状,而该疾病会使患者心肌重构的进展受到阻碍,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根据致病原因的区别,心力衰竭可分为几种类型,其中多病因心力衰竭因致病原因复杂多样,治疗较为困难,需以更高准确性的诊断方法确诊疾病,并予以针对性治疗,以使患者疾病得到尽早控制[1]。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主要标准,心脏彩超检查所得左室射血分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若该指标超过35%,那么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则有了较大提高。为提高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本文对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与该疾病相关性进行了如下研究。
对本院在2018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88例随机抽取,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若其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则为A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则为B组,每组人数各为44例。A组由28例男性及16例女性组成,年龄均值为(64.37±7.69)岁,心功能为Ⅱ级,Ⅲ级及Ⅳ级的人数分别为12例,13例及19例;B组由32例男性及12例女性组成,年龄均值为(64.28±7.64)岁,心功能为Ⅱ级,Ⅲ级及Ⅳ级的人数分别为13例,14例及17例。统计检验A组及B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结果为P>0.05,统计学含义无显著性及参考价值。
纳入标准[2]:确诊为多病因心力衰竭;可配合完成全部研究;知晓研究内容并对同意书予以签署的患者;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心功能异常与其他疾病存在相关性;无法配合医护人员研究工作;患有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晰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实施心脏彩超检查及常规治疗。本次使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飞利浦7500,4VC探头频率设置为1.7~3.5MHz,诊断前协助患者处于仰卧的体位,将心电图仪器与身体连接,对其左室射血分数进行三个周期连续监测,后对平均值予以计算及准确记录。
治疗前对患者病情及临床资料予以评估,然后对针对性治疗方案进行制定。可将面罩吸氧等措施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然后给予强心剂或吗啡,必要时可将血管扩张药或正性肌力药应用于治疗中,若患者出现休克情况,需通过机械通气为其保持顺畅的呼吸。若患者心力衰竭为慢性,可给予扩血管以及强心利尿的药物,并对其合并症予以控制,对电解质紊乱及贫血进行纠正;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可给予强心剂或利尿剂,并监测药物反应,对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
对比疾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治疗效果为痊愈: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均与常人无异;有效:症状及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无效:症状及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3]。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治疗效果为计数数据,左室射血分数为计量数据,录入于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中并分别实施χ2及t检验,P<0.05证明统计学含义存在显著参考价值。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84.09%,经统计分析软件对组间数据的检验和计算可知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且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表1. 评估疾病治疗效果(n=44,n/%)
治疗前A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B组,经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但A组组内数据比较,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B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有了显著提高(P<0.05),但数据仍低于A组治疗后数据(P<0.05),其组内对比及组间对比结果均呈现显著统计学含义,见表2。
表2. 分析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n=44,±s,%)
表2. 分析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n=44,±s,%)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62.47±4.97 60.49±4.86 B组 33.69±4.36 52.06±4.71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心率加快及呼吸困难等,与疾病类型及诱因无关,引发该疾病的根本原因均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4]。比如心肌病变,损伤患者心肌细胞的原因包括致病微生物及持续性缺血,若长期作用可使细胞死亡,并降低其心肌收缩能力,增大心脏负荷,进而使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在正常人群中左室射血分数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即50%~70%,该指标与人体心肌收缩能力呈现正比关系,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由于其心肌细胞损伤及心肌功能下降,减少了患者心排血量,导致无法对细胞代谢所需予以及时充足的供给;另外因为血液无法顺利回流导致静脉系统淤积了过多的血液,致使患者出现各种症状[5]。所以,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可通过评估左室射血分数予以判断,这对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预后[6]。
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原因超过两种,即为多病因心力衰竭,在诊断中应用心脏彩超,可对患者心脏血流及搏动进行直观检测,并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同时该诊断方法能够对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测量,为疾病确诊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后其指标虽得到显著改善,但与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相比,其数据仍较低,组间及组内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经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含义。这表明左室射血分数与患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因为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会对心室充盈或心肌细胞功能造成不利影响,所以降低了预后及治疗效果。
因此,若通过心脏彩超对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诊断,发现其左室射血分数在35%以下时,应据其情况改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