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临床学者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需求,多采用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多采用推拿按摩等方式,帮助改善腰椎间隙,缓解腰腿疼痛的情况,但于临床应用中发现,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较多,经保守治疗复发率较高,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无显著增益效果,患者接受程度较低;为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多采用外科手术者治疗的方式,以起到根治疾病的作用效果[1]。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具有微创安全系数高、预后周期短等应用优势,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收集本单位门诊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150 例,依据患者门诊序号划分小组,参照组75 例,男41 例,女34 例 ,年龄范围31-77 岁,均值(51.05±1.22)岁,病程1-13 个月,均值(8.55±0.31)个月;试验组75 例,男43 例,女32 例,年龄范围26-71 岁,均值(50.95±1.18)岁,病程1-15 个月,均值(8.48±0.35)个月;就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线资料做数据统计(P>0.05),差异具有比对价值。
两组患者均由相同外科手术小组实施手术,在手术前应用C 型臂X 线下明确患者椎间盘病灶的具体位置,以确定其穿刺入路。
参照组:对患者予以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2]。
试验组:对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具体方法:指导患者呈俯卧位的方式,给予患者局部浸润麻醉,待获得最佳麻醉效果后,于X 线下探查患者椎间孔位置,辅助穿刺针进行穿刺,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置入椎间孔镜,探查病灶位置,部分患者给予蓝染,以确保充分摘除病灶组织,摘除突出髓核组织,于手术操作期间,需加强神经根保护,针对摘除困难病灶,可采用射频消融术,结束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早期康复运动指导[3]。
借助模拟数字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腰部、腿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出血、黏连或损伤发生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估组间的满意度情况。
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术后两组患者腰腿疼痛评分较比术前降低,试验组患者腰腿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疼痛评分统计(±s,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疼痛评分统计(±s,分)
组别 时间 腰部 腿部参照组 术前 5.85±0.65 5.28±0.51术后 3.85±0.47 3.34±0.38试验组 术前 5.79±0.68 5.31±0.52术后 2.04±0.22 1.58±0.18
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切口出血、黏连或损伤,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1/75),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统计
见表3。
表3 组间满意度对比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诱发因素较多,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具有直接关联性[4],或于外力下导致椎间盘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组织、诱导的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考虑疾病早期病理表现不显著,与多种腰腿疼痛疾病相混淆,极易被患者所忽视[5],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干预,易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丧失劳动力,危害患者机体健康。现临床阶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手段较多,保守治疗多采用物理疗法、腰背肌锻炼[6],以缓解临床症状,但于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预后复发率较高,需及时给予手术治疗干预;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包括椎间开窗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7,8],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微创手术,临床优势广泛,借助内镜技术,反馈其病灶情况,于麻醉状况下给予手术治疗,可获得最佳手术视野,降低手术操作对周围肌肉及椎旁韧带的损伤[9],降低手术操作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术后继发神经根损伤概率较低,手术安全系数较高,优化有效的医疗资源[10-12]。
总之,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确保最佳预后。